关于《史记》的退稿信

2017-09-03 05:34杨君宇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3期
关键词:戏说本社大屠杀

杨君宇

尊敬的司马先生:

见信如晤!

《史记》一部,皇皇巨制。不过,本社觉得在当今时代略显不足,故与您商榷一二。

首先,强烈建议您删去开头的《太史公自序》。恕本人直言,您的开篇太过严肃和沉重,且文字晦涩难懂,使不少人展卷即辍步弃读。不妨少一些历史的严肃和沉重,多一些吸引读者眼球的图片。比如柏林的一些游客就做得很好嘛,他们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点,希望您能有所考虑。

其次,您的正文部分多拘泥史实。君不知,当今时代讲究的是戏说历史、穿越历史。您的那点对历史的敬畏早已落伍,要知道,现在连“柏林大屠杀”都可以拿来恶搞,您那点历史为何不能拿来戏说、恶搞呢?

依本人的愚见,您在叙述历史时,不妨多一点诙谐和幽默。比如刘邦的心机、吕雉的善妒、秦皇坑儒时的得意,都可以成为恶搞的对象。依现今世界文化圈、娱乐圈的潮流,《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都能和东方不败玩暧昧,想必刘邦和项羽之间也应该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断背秘事。再比如,既然现代人能穿越回古代,您那个时代的人为何不能也穿越到21世纪呢?

君不知,当今文坛乃至整个社会浮躁之风盛行,鸡汤文、小资文等吸睛利器风靡朋友圈;君不知,网络恶搞文化正如火如荼,无数纸媒苟延残喘,只得抱团取暖;君不知,人们对历史的敬畏早已荡然无存,无人再去考究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而那些艺术家们的些许反对之音,哪能敌得过这如潮的文化攻势呢?

最后,您所使用的文言文也太老套了,很不鲜活,缺乏笑点。不如采用白话文写作,并多用一些颜文字、表情包,这样才能迎合大众口味,还能改变您固守历史的夙愿,又能饱本社之私囊,何乐而不为?

您若能采纳本社的建议,以君之妙笔、本社之奇思,再借这恶搞的潮流之势,定能博人眼球,更遑论财源滚滚了。

望您能顺潮流,识时务,另修《史记》,早日交稿。

莫尊重

恶搞历史出版社编辑

猴年马月骆驼日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姜有榮老师点评

本文以“退稿信”之旧瓶装“恶搞”之新酒,粗读忍俊不禁,细品笑中有智。笑,因其极尽反讽之能事,大有“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喜剧况味;智,因其直击浮躁社会戏说历史、亵渎历史之流弊,深得“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要义。观其形,深感笔法之老到;烛其神,更叹用心之良苦。

猜你喜欢
戏说本社大屠杀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犹太人大屠杀并非始于集中营,而是仇恨言论。这段历史不可忘却 精读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戏说自行车行业 3大最“苦”的工作
戏说考试
戏说球迷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