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2017-09-06 16:07戴圣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客观存在历史事实文学创作

戴圣云

文学与历史,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又存在着联系。一方面,文学和历史虽然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分支,但是两者却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文学存在着虚构,主观色彩强烈,甚至可以说因为作者的主观色彩才使得文学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但是历史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记录,它应该客观真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实,不能存在着虚构。另一方面,文学与历史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两者不是静止的事物,而是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两者是社会人文科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谈到社会科学,总是绕不开这两个方面;历史为文学提供着创作素材,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同時文学通过借助历史提供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某一个时期的历史,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首先,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意味着历史是文学的本像,历史是文学创作内容的来源之一,历史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材料。一方面,文学虽然存在着虚构的属性,但是文学创作的内容却不是凭空捏造的。文学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个现实生活可能是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历史上发生的现实。自然文学的创作内容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历史作为文学创作内容的来源之一,突出地表现为文学运用历史事实来创造文学内容。中国拥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创作长河中,有很多的文学创作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提取创作素材。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文学从历史中取材的典型。读过这本小说的读者都知道,这本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为创作基础,记录了从东汉末年的宦官乱政,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家归晋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都是在这段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小说人物的建构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小说中的多次战役,如火烧博望坡,官渡之战,赤壁大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小说中的情节,如白帝城刘备托孤,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整部小说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线索,讲述了一段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也正是因为小说对于这段历史的借鉴,再加上对于这段历史事实的尊重,很多人往往会把这部小说当做真正的历史来阅读,对于其中虚构的故事也是毫不怀疑。比如,在小说中,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作者设置了关羽单刀赴会的情节。很多人也将这一段作为历史事实来记忆。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鲁肃,并不是像小说中所叙述的那样。

其次,这意味着文学反映着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当我们对于某一段历史存在空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文学来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因为文学它不可能完全凭借着作者的主观想象凭空捏造。当涉及到历史题材的范围,作者总是先要熟悉那一段历史,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历史中取材。在取材的过程中,虽然当中会受到作者方面的影响,使得文学反映历史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无可争辩的是,文学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这也就为我们通过文学了解历史提供了可能。同样以《三国演义》为例。首先,我们假设三国这一段历史处于空白状态,为了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小说《三国演义》。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存在着虚构的可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当中寻找到一些历史真相。纵观整部小说,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专政,当时的中国逐步地走向了分裂。虽然具体的宦官名字、情节,作者可能虚构,但是宦官乱政却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再比如,三国混乱局面的结束。小说对于这一情节的描写,出于各种各样的写作需要,小说有可能会虚构某些情节。但是不管小说如何地虚构,不管小说如何地进行艺术化地创作,它最后还是回归到了历史事实这一基本点上,它还是客观描写了三家归晋这一历史事实。之后,我们再对照三国这段客观存在的历史,一个事实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小说可能在某些情节上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在历史的大方向方面,小说却和历史事实存在着一致。因此,文学虽然存在着虚构,对于某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可能存在着虚构,但那只是某些细节的虚构,对于历史的大方向,文学是一定会遵守的。也因为这样,文学也就存在着可以反映某一个时期历史的可能。

但这面镜子并不是平面镜,并不意味着文学像照相机那样忠实地记录历史。因为文学和历史虽然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两者之前却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文学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文学允许虚构。比如文学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学作品中的人并不一定在现实中客观存在,它是多个人物形象的集合体。它可以借鉴张三的五官,它可以借鉴李四的头发,它可以借鉴王五的粗暴。因此,文学的人物虽然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同时它又高于生活。文学中的人物,你可以在现实中看到具有这个人物某一方面特征的人,但你几乎找不到和文学人物一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但在这方面,历史却与文学截然不同。历史,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虽然我们有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这段历史,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的的确确发生了。它不会因为人为地虚构而不存在。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历史事实是曹操大败而归。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我们人为了虚构而被改变,它不会变成曹操胜利,孙刘失败。简而言之,历史不存在虚构,它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从这一个方面来讲,文学并不会像照相机那样完全忠实地反映历史。好比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小说《三国演义》为了渲染关羽的英勇,特意为关羽虚构了单刀赴会的小说情节,以此来达到小说的创作目的。但在真正的历史中,单刀赴会的主角是鲁肃,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关羽。从这个细小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

因此,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着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文学有其独立发展的道路与规律,历史也有其独立发展的道路与规律。文学可以被虚构,也鼓励被虚构;历史强调地是还原事实,需要尽力避免虚构。两者看似毫无相关,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在看到两者区别的时候,也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辩证地看待文学与历史的关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客观存在历史事实文学创作
界限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自然法是客观存在还是价值追求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内在的客观存在”的表现者
研究军战史要忠于历史事实——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