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的发展与瞻望”研讨会综述

2017-09-07 15:50孙冰娜刘磊
艺术评论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代戏中国艺术研究院剧目

孙冰娜 刘磊

2017年6月1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京剧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京剧的发展与瞻望”学术研讨会在中

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

剧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和来自《光明日报》《中国戏剧》《艺术评论》《中国艺术时空》等媒体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

议。研讨会由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主持,专家们围绕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创作演出及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展

开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发表了真知灼见。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 5月9日至 29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届京剧节秉承“京剧

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 ”的宗旨,坚持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整理改编传统戏“三并举”,演出 62场,其中参演剧目 29

台、武戏折子戏专场 5台,祝贺演出剧目 2台,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京剧艺术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在研讨会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京剧艺术节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

盛会,推出了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了京剧艺术繁荣发展。他认为,科研与评论对于引导文

艺创作、提升审美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思潮涌动、众声喧哗中,研究人员要站稳脚跟、辨明是非、坚守立场,

牢牢把握学术科研与评论的方向,希望与会专家为京剧艺术的长效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学理性的建议。

一、总结京剧艺术节剧目创作之经验 ,分析创作之得失

与会专家对本届京剧节的创作、演出做了整体评估,对京剧节的创作趋向进行了学术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安葵认为,参加这届京剧节的各院团都在努力寻求创作的突破,无论是在舞台形式的创新,还

是剧目立意的新颖上,都有所开拓。新创剧目既重视思想内容和人物刻画,也注意与舞台表演的紧密结合,展现出一派新

气象。在京剧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思想浮躁。优秀作品的出现,需要不断的打磨和长期的积

累。艺术的发展跟艺术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建议召开有关京剧事业发展的规划会,进行京剧行当、

流派、地域风格特点的整体策划和设想,发挥院团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促使京剧艺术事业健康、全面地发展。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尧认为现代京剧的创作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第一,加强现代京剧的创新质量,强化京剧艺术的

写意特色。京剧节上命题创作和委约作品比较多,作品过于“符号化”,创作者应该正确理解中央有关精神,避免“符号

化”創作。第二,关于京剧创作,艺术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艺术性,创作就陷入“符号化”怪圈,艺术性要与思想性、政

治性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好作品。第三,现代京剧的创作既要关注思想性,也需要关注传统审美精神。第四,现代京剧的

创作不仅题材需要开拓,在程式方面也要有所创新,不能再走话剧加唱的老路。第五,关注这届京剧节上的现代戏将有多

少台戏传播下去,未来的剧目选择要把握好质量关。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秘书长陈迎宪在会上和大家交流了对这届京剧节的观感。她认为京剧需要有好戏来吸引观众,

京剧是“角儿 ”的艺术,京剧艺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京剧节上现代戏的创作吸收其他艺术的精华,艺术起点较高,这对

当下的剧目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能否翻出新意。京剧能够成为国剧,在于它

所传达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对人类心灵的美好做出了深度挖掘和艺术呈现。京剧新创剧目的音乐唱腔不能不顾演员条

件,一味追求高亢,关键在于要唱出人物、情感、意境。有时候,浅吟低唱或许是更高境界,更具意韵诗意。更多演员投入

和参与唱腔的传播,才能让唱腔在演出后能够真正流传下去,成为新的经典之作。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苏丽萍从自己多年的看戏经验出发,指出当前京剧创作的问题是唱段流传少,剧目

成活率低。她分析其中原因有:第一,选材不妥,她认为并非所有的现代故事情节都适合用现代戏来表现;第二,现代戏

表现手法匮乏,从老戏套过来的程式缺乏新意,一些新创剧目创造的新程式,没有固定成为普适性的程式。第三,唱腔

设计方面,只注重于观众叫好,却忽略了传唱性,创新意识薄弱。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从京剧节的剧目选择和剧作内容上探讨了当前京剧创作。她指出,本届

京剧节上的剧目绝大多数是生行戏、旦行戏、净行戏,悲剧、壮剧、正剧雄霸舞台,却没有一出以丑角为主的戏,没有一出喜剧作品,这值得忧虑。当下丑角行当在分化,丑角有时变成了生角,有时被净角替代。她认为政策导向、主创人员行当意识缺乏等因素,限制了丑角行当的发展。丑角承担的游戏态度与娱乐精神,能使戏曲跳脱历史与现实生活,摆脱现实的各种束缚,具备嘲讽和自嘲精神,这是戏曲原有的本质,而现在这种精神极其缺失。她认为,应该在观念上重视丑角行当,大力培养丑角人才,像振兴武戏一样振兴丑戏,建议举办一次丑角戏展演,弥补生、旦、净、丑四个基本行当中缺丑行的短板。她还指出,京剧节上一些剧目连故事都没有讲明白,却追求叙事技巧的新奇性,这体现出主创者见识、才识的不足;一些剧作抱着地域观念、回避特定历史问题,也是创作者胆识缺乏的表现。创作团队应当注重打磨剧本,创作者要介入早期创作,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静波以“京剧的规矩”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提出京剧有其自身的规矩。她所讲的“规矩”指的是京剧传统的核心。不论如何创新,不能丢掉核心,要更多地去发现传统戏能够成功的规律,参考和把握这些规律,创作新的作品。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把一些规律提炼出来,使之成为规矩。这就需要一线的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共同努力去发现、研究和总结。她认为京剧的多元发展取向值得鼓励,但创新的基础是对深厚传统的理解。在多种舞台艺术样式并存的形势下,京剧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样式的影响。从业者应该首先理解、尊重京剧的本体艺术,在自己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对其他艺术进行借鉴,在观摩其他艺术的同时,反观和理解自己的传统,进行有机的创新。

二、探究京剧现代戏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

本届京剧节的现代戏创作是一大亮点,展现出三年来京剧创作者贴近现实、推陈出新的积极成果,参会的专家学者认真分析了京剧现代戏的发展史,探究了京剧现代戏的艺术特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总结京剧现代戏发展史的经验教训,认为现代戏首先要注重现代性,要在精神实质上反映时代,关注社会热点,为人民代言,为百姓请命。其次,现代戏反映现代生活,在艺术上要有新的表达方式、表现节奏和舞台呈现。他指出,近三十年来现代戏创作了不少,但保留下来的很少。他建议京剧从业者齐心协力,继承早期时装新戏及后来样板戏的发展经验,为倡导、发展、创作现代戏进行有益的探索,为现代戏的繁荣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绍军从时装戏针砭时弊特性的角度,阐述了现代戏的定义,同时对现代戏的时代和题材做了界定。他认为,当前的现代戏中,力图打动观众情感的作品多,但发人深省、思想性强、能够展现丰富人性的作品却很少,一些反腐题材的现代戏甚至成为剧团新的“吃饭戏”。此外,他剖析了现代戏的艺术形式,指出当下现代戏创作中存在四种现象:舞台样式的话剧化、艺术风格的歌剧化、音乐配器的交响化、现代人物表演方式的传统程式化。对此,他提出个人见解,认为现代戏应该向生活要人物、向戏曲要技术、向话剧要形式、向舞蹈要元素,做到有形的生活化举止,无形的戏曲化韵律,同时要开掘现代服装的可舞性,要向传统要程式,激活传统,化旧为新。他指出,现代戏应该具备五个特性:时代性、历史性、独创性、延续性和传承性。

三、讨论京剧武戏的重要地位

京剧节上精彩纷呈的武戏受到观众的欢迎,也吸引了专家的关注。本次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论及京剧武戏,对武戏的现状与发展给予极大的关心,探讨了武戏在京剧创作演出中的重要性。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冉常建指出,观众在京剧节上对武戏的热情以及折子戏专场一票难求的情况让人感到振奋,但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一是武戏剧目少且有重复;二是不同戏里的绝活多有重复;三是与老艺术家相比,青年演员的武功技术提高了,但在绝技与人物的结合、绝技韵律化所呈现的神韵方面,做的还不如老先生们。如何继承武戏、如何在创作中增强武戏的表现力,他提出:第一,在继承传统武打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加工提炼传统武戏,使之更加合情合理。第二,根据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中戏剧情节的需要,继承传统武打戏的精华,吸收其他艺术的特长,创造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现代京剧武打戏或武打场面。第三,当代京剧舞台创作空间很大,可以发展大群体的武戏场面。最后,武戏演员的训练要吸收、研究、消化體操训练的科学方法,借鉴和发展武打片、枪战片中严密的保护措施,在推动武戏发展的同时,保证武戏演员演出的安全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从戏剧批评的角度切入京剧批评的理解,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说明知识分子是

超越国界、时空的,知识分子用尽心血来追求学术、艺术真理,背后隐含着怀疑精神,理论家首先需要具备知识分子的素质,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才能进行艺术批评。批评家、理论家要丢掉票友心态和戏迷心态,必须抛弃个人趣味,不能以欣赏趣味代替艺术史走向。他认为,在分析一种艺术现象的生命力时,不仅要分析其技艺层面,还要结合艺术史进行分析。京剧现在存在很多问题,但未必都是僵化,也可能意味着它还不够成熟,它的现代生命力还没有耗尽,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增长点。在谈到武戏问题时,他指出,追求武戏表演的“无极限”竞技性,是武戏的歧途。武戏里的武打动作应该被舞蹈化、被戏剧化、被艺术化,武打动作应该化成故事的叙事语汇。面对武戏衰落这个问题,应该保持中立立场。一方面,武旦的打出手,很难总结出适合今日观众趣味的美学原则,只能以非遗方式存在,这在现代戏里很难被继承。另一方面,武戏与当下时代趣味有点脱节。此外,他还探讨了传统武戏与现代武戏的精神内涵,认为传统武戏如《三岔口》兼备武生、武丑、武净、武旦,有故事,有悬念,有趣味,表演方法也充分代表了中华戏曲美学精神,现代武戏如《奇袭白虎团》的枪舞、排雷舞,都是新程式,今天的很多戏已经无法达到这种程度。当下现代戏弱化程式,歌舞大于程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从对戏曲渊源和京剧孕育期的追溯中,探求了武工和武戏的重要性。她认为武工是文戏演员的基础,文唱是武戏演员真正成熟的标志。当下京剧不重视武戏,导致武戏演员练功缺乏,文戏演员更不重视武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做”与“表”,也危及了京剧未来。武戏衰微很重要的原因是观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武戏就是开打,观众只是看功夫、绝活、杂技,而较少关心动作下所表现的人物、内心及其有关的东西。她指出,京剧节武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院团普遍存在武戏演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其次,武戏的风格有雷同化、模式化倾向;再次,目前武戏有“折子中的折子戏”倾向;最后,武戏行当发展不平衡,武生、武旦戏较多,武净行人才最堪忧。重振武戏,关键在于常演,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武戏汇演、展演、巡演机制,避免剧目重复。重视武戏,防止武戏断裂,应先从重视武戏演员开始,要给予武戏演员足够的展示平台,让那些进入剧团,却不得不沦为龙套表演的演员重新站在台心,让武戏演员重拾自信,让武戏剧目得到传承与恢复,同时带动整个京剧从业人员对武工的重视。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侠在发言中谈到,她关注近年来戏曲剧目,几乎多年没有武戏作品问世,平时演出更是“文强武弱”,加之武戏人才培养不易,武戏演员青黄不接。因此武戏专场的设置,不仅可以展示武戏的表演魅力,更有促进武戏的继承与发展,完善京剧行当,平衡发展的意义在其中。从传统的角度看,京剧武戏保留的是昆曲武戏的精华,并始终奉昆曲武戏表演体系与规则为圭臬,加之南派京剧擅长武打的江湖特点,而逐渐形成京剧武戏的表演体系与传统。武戏的衰微是戏曲表演传统的流失,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武戏的衰微与流失的背后,是否有什么原因值得我们深思?这种衰微和流失是需要苦苦坚持、继承的传统?还是一种因社会进步而产生的自然的艺术现象?是不是暗含着观众审美趣味更趋向于文明、理性与现代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学锋从武戏的角度阐发了他对现代京剧发展与传承的看法。他认为,武戏的发展是理解戏曲艺术尤其京剧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视角,也是未来京剧艺术发展不可偏废的重要支柱。京剧发展要多条腿走路,在剧目建设和剧种建设上都要文武并重,这样才能保持好戲曲艺术的生态、格局、张力。接着他以《狄青》为例,谈论了对“大武戏”的认识,大武戏不仅是表现武事、展示武打场面的较大规模的武剧、本戏,也不仅是武生等擅武行当的演员在剧中可以全面展示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夫,而是可以把武打手段发挥出叙事、抒情乃至象征的功效,将打与唱、念、做有机融合、统一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气质来。大武戏不仅要追求完整性、戏剧性,还应追求诗性。他认为本届京剧节武戏创作方式多非简单的守旧、新创所能涵盖,守旧和新创间不是泾渭分明,广阔的中间地带大有可为,其中蕴含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传统在传承者身上往往是结构性、生命性的存在,应注重共同传承、整体传承。

四、展望现代京剧未来发展之途径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本届京剧节京剧创作与舞台演出的实际情况,对京剧艺术的历史和特性进行了严肃而生动的探讨,对现代京剧的建设与发展做了乐观而积极的瞻望。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伟明对现代京剧如何发展进行了剖析,他以为有三个要点:一是不做“九斤老太”,一方水土有一方戏,一代京剧人也可能有一代戏,新的京剧人可以有自己的演法、唱法和新的代表剧目。二是不忘往圣先贤,对京剧的艺术传统、精神气质,后人必须倍加珍惜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更自觉、更清醒地面对未来。三是不废江河长流,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曲折式发展是事物的正常态,要理性看待京剧目前所处的低潮期。他认为当前要进行两个带头人建设——即京剧院团主演团队和院团长建设。其次,关注院团风格建设。国家级院团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省级院团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第三,关注京剧的文学性,戏曲是诗的戏剧化存在方式,是一种诗性的戏剧,当前一些京剧的新戏唱词有粗鄙的苗头,台词有随意的、过于口语化的苗头,要有所遏制。他认为在京剧发展的前景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青年京剧”问题。他建议中国京剧艺术节套办中国青年京剧节,由社会中介机构承办,以35岁以下青年演员为主,青年演、演青年、青年看、青年评,鼓励网络京剧试水,探讨京剧会员制、高票价和化整为零的营销方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郑雷说,“现代”是价值判断,当前经济已经趋向全球化,但文化尚有保持地域化、民族化、个性化的可能。京剧艺术应该在精神层面上有所提升,在程式、表演语汇等的创新发展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理论需要对实践作出总结,实践反过来与思考相印证。从题材上看,现代戏可分为表现近代生活、表现现代生活和表现当代生活等几类,以往现代戏的成功作品大多表现与农耕文明关系更密切的生活状态,这与当代生活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以戏曲样式表现当代生活,尤其是当代城市生活,还是个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审视当下时代和自身生活,可以为现代京剧建设找到重要的参照系。

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戏曲现代化是戏曲在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的重要艺术命题,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京剧的现代化不是现代戏的累积,也不是让现代生活题材全面取代戏曲艺术遗产,而是在世代相传的艺术遗产总量中,彰显现代中国对于文化传统、对于现代追求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个性和民族风采,契合并引领现代生活观念。本届京剧节展示了京剧持续发展的空间。在现代戏新创剧目中,如何体现京剧特有的艺术品位和全面的艺术本体,仍然是京剧创作的核心内容,这决定着京剧在现代化追求中能否实现对于自身艺术品格的遵守与拓展。历史剧作为京剧创作的难点,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如何发现历史中的人与事、如何发掘历史经验,成为创作的重要前提。中国戏曲中的传统艺术经典能够表达人性里“微妙之极”的部分,同样具有现代意义。现代京剧应该推重思想性,要真正切入到现代人的灵魂深处,具备时代应有的理性精神。“现代京剧”实际上就是要把接续传统的创造观念贯彻下去,这也是近百年来戏曲人让戏曲走向现代的理想。

孙冰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刘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现代戏中国艺术研究院剧目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王菽一《大画西游》
戚鑫宇《待》《纪念》
叶紫《家书》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戏曲化妆造型漫谈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