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2017-09-07 02:19吴佩强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7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吴佩强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也越来越突显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促进作用。因为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力资源加强管理,是每一个事业单位稳固社会地位的基础保障。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改善这种不良发展现状,相关单位应积极完善现有的人员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52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7- 107- 02

0 引 言

盡管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较其他行业的人员稳定度要略高一些,但是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却仍处于起始状态。而现下,我国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只有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综合素质,使其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1.1 工资分配方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工资分配方式较为滞后,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都是以固定薪资为主,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一些先进的业务骨干失去工作热情,对本单位发展产生很多不利因素。因此,事业单位这种滞后的工资分配方式,对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1.2 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意识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尤其在人员管理方面,开始在大范围内积极推广和落实各项绩效考核制度。另外,很多事业单位对考核制度较为忽视,在具体实施开展过程中,并未做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不仅无法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对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构成了较大的阻碍。

1.3 激励机制落不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实效作用,我国事业单位就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全面贯彻和落实激励机制,站在全局角度去考虑问题,使其可以为单位社会地位的有效稳固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2 完善激励机制的意义

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一席之位,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现有的激励机制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其早日提升员工队伍水平,实现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完善人员激励机制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内容去分析:

首先,通过对人员激励机制的全面完善,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自主地参与到各项事业单位工作中,在岗位中真正做到发光发热,不断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其次,事业单位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才可以最大化吸引人才,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才能构建水平高、素质高的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对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 具体优化措施

3.1 科学调整人力资源薪资结构

良好的薪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对现有的薪资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最大化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更好地为单位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和义务。

首先,要摒弃传统固定薪资的管理模式,大力宣传和落实绩效考核理念,为自身发展和单位发展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要在大范围贯彻和落实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实际行动来弥补以往固定薪资结构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使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深入人心,以便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2 加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并行开展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管理效率的提升作为核心理念,不断提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并行开展,以便可以最大化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效融合,来实现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全面激励,一方面可以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员工亲身感受到单位领导的人文情怀,确保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为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而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3.3 制订完善有效的职业规划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作岗位都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很多员工产生消极态度,给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状,相关单位应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制订出对应的职业规划。首先,要为员工树立岗位目标,有效完成上级领导所布置的工作任务。其次,制订完善的职业规划,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最后,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结合单位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岗位结构,增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4 构建健全的激励体系

员工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激励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热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对现有的激励理念进行全面的创新,提高单位领导对激励机制构建的重视度,使其可以正确认知健全的激励机制对单位长期发展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以便可以为激励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其二,对现有的激励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如通过树立榜样典范、开展思想教育培训活动等,来提高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使其新的激励方式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工作成效。

其三,在激励体系创新前期,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并结合员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健全的激励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4 结 语

事业单位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机构,其主要基础力量为人力资源,只有对其加大管理力度,使人力资源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有效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了避免其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有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在加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杜柏权,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交际, 2016(9):16.

[2]翟小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7(3):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