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医疗支出的影响

2017-09-07 17:22黄嘉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

黄嘉雯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情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Barthel Index评定表(BI)、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减少医疗支出。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自理能力;医疗支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96

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 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1],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早期溶栓是治疗脑卒中的主要手段, 同时结合临床护理进行康复治疗, 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2]。本研究应用对比试验方式,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对比常规护理,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 所有患者均经核磁共振确诊, 签署了同意书, 且无肝肾功能不全、颅脑损伤、凝血障碍、精神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 女27例;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62.7±

5.6)岁;病程5~14 d, 平均病程(8.1±2.6)d。观察组男35例, 女25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3.1±5.3)岁;病程6~16 d, 平均病程(8.2±1.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包括入院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即把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 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②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主动与患者交流, 向患者讲解相关病理及护理知识;③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 按照方案进行护理;④整理出现问题的病例, 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相应解决方案;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前进行病情护理, 稳定后2 d指导患者相关自理技能;⑥出院时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协助其办理出院手续, 并为患者制定家庭护理计划;⑦定期电话联系患者了解情况, 给予指导。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自理能力评定:于出院时对两组患者BI评分进行比较, 分数越高, 能力越好;②医疗支出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③病情情况:用FMA评定运动功能, 分数越高, 恢复情况越好[3];④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 分数越低, 恢复情况越好[4];⑤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护理满意度, 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分满意和不满意, 并通过电话或上门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BI、FMA及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的BI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满意度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58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6.7%, 对照组患者满意43例, 不满意17例, 护理满意度为71.7%;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0,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0 d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3例(5.0%), 低于对照组的12例(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 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临床观察发现, 在临床治疗中结合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减少医疗支出[5]。

本研究中所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下进行模式化、流程化管理, 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6]。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患者自理能力得到加强, 减少自理不当等发生, 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增强护理效率, 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人员、患者之间建立了互相信赖关系, 护理质量得以提高, 增加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 通过护患之间的交流, 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又调动患者抗病积极性, 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 减少了患者出院后因自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进一步降低医疗支出, 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提高了整体生活质量[7-10]。

綜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减少医疗支出。

参考文献

[1] 柏晓玲, 王天兰, 石国凤,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的 Meta 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32(2):158-160.

[2] 李凤娣, 陈焕红, 欧阳秀珊.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 2015, 14(3):62-65.

[3] 周建梅, 陈祢, 王宝兰.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影响效果.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9(8):1062-1064.

[4] 单秋菊, 魏志华, 魏瑞丽, 等.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3):38-39.

[5] 高健, 张菊芬, 李建,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3):287-290.

[6] 张黎, 姜曼, 冯雪艳.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6):671-673.

[7] 闫坤丽, 顾志娥. 护理临床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 14(6):108-110.

[8] 宋玲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5):84-85.

[9] 赵海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信息, 2015(2):31.

[10] 李可, 吴萍兰.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外医疗, 2016, 35(6):135-137.

[收稿日期:2017-0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