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2017-09-08 01:09李苏颖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生医学

杨 颖, 李苏颖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郑州 451191)

教育科学

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杨 颖, 李苏颖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郑州 451191)

通过对河南省医学专科院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影像技术、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医德素质现状调查,对谈话内容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处理,分析医学生医德素质现状及其原因,以期指导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工作。

医德素质;医学生;培养模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生誓言。医学生应树立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畏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这诠释了医德的内涵,即用尽一切办法为病人治愈,‘用尽一切办法’指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责任;‘为病人治愈’则指医生自身所应具备解决病情问题的专业素质。医德素质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1]。因此,医德素质教育纳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医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环境、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全面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医德素质现状,对改进当前医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机制和运行方式有益,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医德教育实践活动。本文对医学高职高专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师走访调查,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以探析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相关文献和调查目标设计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素质的调查问卷[2-5]。随机抽取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护理学、检验技术、影像技术专业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取走访教师、师生座谈及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参与走访调查的教师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实习实训老师,职称包含初级、中级和高级。针对调查对象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对医德教育满意度、医德素质现状及原因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份,回收 597份,回收率为99.0%,其中有效问卷 586份,有效率为97.4%。

2 结果

2.1 医学生专业认同度和医德素质现状情况 学生对医学专业认同度较高,有半数以上学生热爱本专业,96.3%的学生认为培养医德素质非常有必要,但在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见表1。

2.2 医德素质现状成因调查情况 学生对目前医德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满意,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太少,同时社会环境对教育效果没有起到很好的积极影响。见表2。

3 讨论

绝大多数医学生认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医德素质有待提高。近半数的学生在选择医学专业时,初衷有功利、现实好处等因素的考虑,而非将医学事业作为职业理想,而是谋生手段。

医德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跳跃式思维不相符,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单纯的医德理论教育对学生医德素质形成必不可少,但效果甚微。实习、实训等临床实践环节和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医德素质形成影响更大、作用更显著。实践环节中带教老师、医生的医德表率的作用明显。

医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靠学校、教师、课堂完成培养目标,社会环境因素对其也有重要影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影响及部分医务工作者医德素质下降,出现收红包、拿回扣、重提成等不良现象,破坏了医务工作者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误导了医学生。

表1 医学生专业认同度和医德素质现状情况[例(%)]

表2 医德素质现状情况[例(%)]

探索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立体化的培养模式,形成“学习+实践”的医德教育方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从每个阶段、逐个方面、各个环节中都贯穿医德教育内容;采取全方位渗透、多渠道开展、分阶段实施、各方面影响;注重医德素质培育的阶段性、层次性、连续性;坚持灌输式教育、互动式教学、体会式实践、反馈式活动,抓住课堂的主阵地,开辟实习环节的副阵地;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全社会关注三位一体,合力增强医德素质。

把医德素质培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医德教育环境。医学院校应重视体现学生医德素质培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6],利用传统的宣传媒介加强医学道德宣传教育,利用新媒体如APP、校园网、微信、微博等平台,组建医德教育专栏;利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文明修身工程、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医德认知、陶冶医德情感、锻炼医德品质、践行医德行为。

医学生医德教育途径要与医术培养的模式齐头并进,具体学习了解医德优良传统、深化医德素质培育的基本内容。低年级学习基础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组织其接触病人,培养仁爱精神;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利用见习、实习、实训的机会,搭建学生与病人面对面交流服务的平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医德素质。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医德素质培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尝试医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统一,坚持人文素养培育与科学素养培育相统一,文明修身与成长成才相统一,服务学生与教育学生相统一,教学生做人与教学生做事相统一。

[1] 徐玉梅,刘宪亮.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 24(2):181-183.

[2] 杨颖.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医德教育现状教育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3] 梁仟, 陈茂怀, 沈沛麟,等. “服务-学习”模式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医教协同提高医学生医德人文素质的有效模式[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2):205-208.

[4] 王自春, 路博文, 母春兰,等.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医学生医德的重要作用[J]. 中国科技纵横, 2014(6):235-236.

[5] 曹璞, 曹励民. 陕西医学生医德素质调查及培养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2014,(4):60-61.

[6] 桂明, 钟狂飚, 彭伟莲,等. 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J].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99-400.

[责任编辑:刘迪]

2017-03-06

2015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4051)。

杨颖(1982-),女,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G 718.5

A

1008-9276(2017)05-0505-03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