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17-09-08 18:51孙慧娟
商业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河南省

孙慧娟

[摘 要] 旅游经济与交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构建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6-2013年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及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0.176上升为0.658,由严重失调状态发展为初步协调,但总体耦合协调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旅游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提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水平。推动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优化网络布局,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打造旅游体验“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交通系统,耦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9-0063-02

一、引言

旅游与交通密不可分。一方面,旅游活动有异地性特征,交通工具是沟通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桥梁,区域间旅游交通可达性、便捷性、舒适度也影响游客出行决策、旅游体验和区域旅游形象等众多方面。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发展拉动交通经济发展,影响交通格局,推动区域交通系统完善。旅游与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者之间的关联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外学者对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1]、旅游交通规划、区域旅游交通的影响[2]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贡献分析[3]、旅游交通碳排放评估[4]和旅游交通空间行为感知[5]等。研究区域涉及景区景点、城市、区域等多个层次多个尺度,研究方法为定性定量[6][7]综合分析。当时,对于旅游与交通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整体协调度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据四个,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同时,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纳入国家规划,构建铁路、民航、公路、水运、管道、邮政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旅游经济与交通蓬勃发展,2013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387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接待国内外游客4.11亿人次,增长13.2%。铁路、公路、水运旅客运输量22.6亿人,增长8.4%,机场旅客吞吐量1412.9万人,增长11.3%。基于上述讨论,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对2006-2013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状况。

二、研究方法

(一)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耦合度是描述系统或要素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但难以反映系统或要素间的协同作用,为此引入协调度,协调度是反映系统或要素间协调状况程度。耦合协调度既能反映系统间影响程度的大小,也能反映协调状况的优劣程度[8]。基于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借鉴已有学者研究成果,构建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D=(C*M)1/2

C={(u1*u2)/(u1+u2)2}1/2

M=au1+bu2

u1为旅游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u2为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D值越大,表明交通系统与旅游系统的协调发展越好,D=1时表明交通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最佳达到理想状态。C为耦合度,M为协调度,a、b为待定系数,表示旅游与交通的重要性,一般取0.5。参考相关学者研究,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划分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度等级。

(二)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1.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基于旅游经济与交通间复杂系统测度及其内涵,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借鉴已有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分别构建河南省交通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旅游经济系统选取入境游客人数、旅游创汇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床位数、旅行社数、旅行社营业收入、A级旅游景区数、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等11项指标。交通系统选取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民用汽车拥有量、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民航旅客运输量、水运客运量、铁路旅客周转量、公路旅客周转量、水运旅客周转量、道路面积等12项指标。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为数据补充。

2.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线性加权法,分别测定交通系统与旅游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ui表示第i年的综合评价值,uij是xij标准化值,xij是第i年第j项指标的取值,wij是第i年第j项指标的权重,wij测定采用熵值赋权法。

三、结果分析

利用模型公式计算得出2006-2013年间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1,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2,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耦合度C,协调度M,耦合协调值D,并划分等级,见表3,绘制u1、u2和D的散点图(图1)。

(一)综合发展评价

由表3可知,2006-2013年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发展态势良好,且交通系统整体增长速度快于旅游经济系统。对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29,表明旅游经济与交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旅游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是因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国民休闲娱乐需求多样化增长,旅游业逐渐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重要性服务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交通系统增长速度优于旅游经济,是由于河南省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周边省份的竞争、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而交通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呈现大发展状态。2006年,综合评价值中旅游经济系统0.167远高于交通系统0.023,这是因为河南省旅游業发展起步较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处于交通滞后型失调发展。2013年,交通系统评价值0.927高于旅游经济系统0.808,交通系统厚积薄发,发展迅速,处于旅游滞后型初级协调。endprint

从旅游经济系统评分值来看,由2006年0.167上升为2013年0.808,旅游经济发展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2008年略有下降,从指标上看主要是星级饭店个数、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三项指标低于2007年,这是由于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较大,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增长放缓,旅游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冰雪灾害、取消“五一”黄金周、四川地震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这也表明旅游业对危机事件的敏感性。2009年之后,旅游经济又迅速回温,综合评价值由2008年的0.202上升为0.388,增长92.08%。2013年,旅游经济系统各項指标中,除了旅行社数、旅行社营业收入、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三项指标外,其他八项指标均为历年最高。

从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值看,由2006年0.023上升为2013年0.927,交通系统发展快速上涨。2006年,交通综合评价值仅为0.023,除铁路营业里程和水运旅客周转量两项指标外,其余10项指标均为历年最低值,河南省交通基础资源相对不足。此后迅速发展,2010年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掀起铁路建设新高潮,郑西高铁专线开通;深入开发航空市场,提升民航运营能力;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交通系统指标中铁路、公路里程和旅客周转量,铁路、公路、民航客运量、民用汽车拥有量及道路面积均为历年最高,综合指标值达到0.927,交通条件飞速发展。

(二)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2006-2013年,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从严重失调状态转变为初级协调状态。2006-2009年,处于失调状态,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协同效应较弱。2010-2013年,进入协调状态,2013年协调度为0.658,仅达到初级协调等级,旅游经济和交通耦合协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06-2009年间,除2008年旅游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旅游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u1低于交通系统评价值u2外,其他各年u1>u2,表现为交通系统滞后型失调,表明交通发展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应该加大交通设施投资建设。2010-2013年,u1

四、总结

2006-2012年间,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均呈现上升态势。初期阶段,2006-2007年和2009年,旅游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高于交通系统,表明旅游经济良好带动性和交通制约性。2010年之后,交通系统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滞后性凸显出来,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

2006-2012年,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阶段,由2006年的严重失调转变为2013年初步协调。其中,2006-2009年,整体处于交通滞后性失调。2010-2013年,处于旅游经济滞后型协调。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仍需不断加大旅游发展和交通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交通深度融合。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旅游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提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水平。推动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优化网络布局,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打造旅游体验“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 C A,Witt S F.Substitute Prices in Models of Tourism Demand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2): 255-268.

[2]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9(4):394-399.

[3]张广海,赵金金.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管理,2015(7):116-126.

[4]包战雄,袁书琪,陈光水.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J].地理科学,2012(10):1168-1175.

[5]王兆峰.张家界旅游城市游客公共交通感知、满意度与行为[J].地理研究,2014(5):978-987.

[6]陈新哲,熊黑钢.新疆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及时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118-121.

[7]牛丽静,林涛.上海市交通与都市旅游的相关度及协调度的定量研究[J].旅游论坛,2011,4(1):72-78.

[8]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社区居民生计模式变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协调研究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江苏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的时空演变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