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时代 科技引领未来

2017-09-10 13:00王景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产率生命周期数字化

文|本刊记者 王景

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工程建设行业贡献了全球GDP的6%。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数量将会达到现在的1倍,而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两大国家带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工程建设行业每天要为社会至少建造1000座各种各样的设施,以满足全球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从现在到至少2050年,工程建设行业都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当然,工程建设行业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行业整体利润偏低,从施工角度而言,行业整体只有1%~2%的平均利润率;工程建设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同时,整个行业比较碎片化。实际上,这些挑战多年来一直存在,而造成这些挑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总体来看,工程建设行业在技术应用方面多存在模拟化的应用阶段,很多设计的智慧都隐藏在二维图纸里。

工程建设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点是整个行业的本质非常传统,没有用到很多高新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数字化技术在工程建设行业的渗透缓慢可以通过两组数据对比体现:工程建设行业每年的数字化投入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2%,而制造业每年的数字化投入则占全行业总产值的3.5%,是工程建设行业的3倍。根据相关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如果工程建设行业10年内能在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实现100% 的数字化,非住宅类建筑业每年整体可节约高达1.2万亿美元的费用。这表示,如果全球建筑业每年总产值按10万亿美元计算,节约的费用将高达12%。

考虑到工程建设行业的年利润只有1%-2%,数字化无疑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观察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人劳动力生产率和制造业生产率的差距,还可以发现工程建设行业的生产率基本上是停滞的,而制造业的生产率则是逐年提升的。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引领整个行业数字化进程、实现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得到了行业相关部门、使用者和用户,包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的拥护与支持。

在2016年举办的“第7届创新杯BIM大赛”中,收到了来自265家各种规模的设计施工企业,包括一些业主提交的470个参赛项目,涵盖建筑、基础设施、工厂等各个分领域,在数字和规模上创造了历史新高。这些项目和企业可以说代表了中国BIM应用的典范和最高水平,

前几年,当人们谈论BIM的时候,讨论的大多是利用BIM做分析,随着BIM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当人们谈论BIM时则会发现已经发生了太多颠覆性的转变。BIM与颠覆性新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传感器、移动终端、VR和AR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使工程建设行业已经从 “BIM1.0”时代进入了 “互联BIM” 时代或者说 “BIM2.0” 时代。

在互联时代,意味着BIM的工作流会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联动起来,这又是一次完全的自我颠覆。从上一个优化时代进入到全新的互联时代,人们会发现联通无处不在,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都已经实现了互联。相关数据显示,未来4年,互联互通的物件将达到500亿件,人们手边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和其他东西连接起来,这给予人们一个全新的机会去收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去做前所未有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 “互联BIM” ,它使 “1+1大于2” 成为了可能。

在互联时代,整个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是跨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关联和逻辑关系。项目团队有能力不局限于具体的决策本身,而是着眼于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角色会对整个环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的BIM也必然能够推动BIM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更广泛的应用,包括设计、预置加工、建造等各个环节,从而为行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生产率生命周期数字化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三)4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