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2017-09-10 07:22彭明芳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转型升级国际贸易

摘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开始逐渐改变传统国际贸易的方式,本文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以及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转型升级,最后分析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2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占比已经达到30%。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6万亿元;2012年约为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元,到2016年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远高于一般外贸7.6%的增速。据eBay统计,大中华区跨境零售出口电商交易额最高的三大產品品类依次是电子类产品、时尚类产品、家居园艺类产品,增速最快的是家居园艺、汽配产品和时尚类产品。PayPal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五大跨境电子商务目标市场五年后对中国商品的网购需求预计将超过1440亿元,巴西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在线商品的新主力购买群体。

二、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促进国际间商品、服务与要素的自由流动。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而言,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独特的突出优势。

(一)商品和服务信息获取更加便利

众多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聚了丰富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其直达全球消费者,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相对传统国际贸易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公开与共享,国外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直接搜索不同商家提供的同类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质量与价格比较,选取最有利的商品和服务。

(二)企业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面向全球市场。因此,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对外贸易市场的进入障碍,大量的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际贸易途径,更多差异化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商品的进出口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公开与共享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流更加充分与透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降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还提供了买卖双方直接沟通的渠道,去除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冗余、低效的中间环节,由此,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信息能为全球消费者所熟知,有利于企业品牌向全球推广。

(三)在线交易更加便捷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信息的传递效率,交易信息、单证传递、购买支付等通过互联网瞬间完成。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与支付的时空限制逐渐消除,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和购买来自各国的商品和服务,商家迅即响应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跨境物流系统,快速配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机融合,使得对外贸易更加高效和便捷。

(四)跨境网上交易批量小、频率高

跨境电子商务中公开、透明的商品信息增强了对外贸易商品价格的透明度,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流通渠道的减少也为在线商品价格的降低提供了空间。因此,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线对外貿易商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并且趋同化。丰富的商品、较低的商品价格、便捷的交易方式促进了大量消费者跨境网购。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跨境网络零售呈现出单笔交易批量小、交易批次多、频率高等特征。

三、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一)促进多边贸易发展,优化配置多边资源

跨境电子商务拥有不断更新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具有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理范围的限制,因此,全球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查看和购买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内外供需双方直接接触,流通环节减少,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企业由此可以直接面向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物流服务等平台,国际贸易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融合,促进国内外生产者、零售商、物流企业、其他相关服务机构和消费者形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为重点,融商品生产、物流配送、海外仓储、电子支付和信息服务等于一体,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价值链,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推动对外贸易转向差异化竞争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及其他服务平台积聚了大量的国外消费者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收集、整合和处理分散孤立、动态、高维、复杂的消费者数据提供了基础,而全面的消费者数据为分析消费者偏好提供了依据。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和高度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对外贸易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升。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中大量的数据,还能够预测市场的消费规律,创造与消费者潜在需求相适应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新的价值创造,提升贸易质量。因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贸易质量提升转变,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

(三)促进新型服务贸易发展

目前跨境网络零售的物流方式主要采用快递和邮件,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将会推动海外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的快速发展,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跨境第三方支付市场主要由PayPal等境外支付公司垄断,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的跨境第三方支付将会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将带动软件、影视、音乐、电子期刊、游戏等数字内容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数字内容产品是一类特殊的数字化信息产品,与传统的物质产品有很大差异。第一,数字内容产品存储方便,内容具有可变性和易复制性,附加值较高。第二,数据内容产品具有使用价值的非排他性,可以反复销售,从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第三,数字内容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从而附加值较高。第四,数字内容产品的数字化特征使其非常适合网络传递。跨境电子商务为数字内容产品提供了对外贸易的运营平台,消费者可以从平台上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产品。

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建设

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最大瓶颈之一。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行为不够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失信成本较低,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和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频繁出现。相比信用体系建设及管理相对完备的美国及欧盟国家,中国的信用管理明显滞后,引发其他国家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严重不信任,导致跨境交易平台的发展比较缓慢。应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加强信用信息服务,减少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奖惩联动机制,培育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意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由于各国缺乏统一的信用标示,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建设需要各国政府的密切合作。

(二)加强快速通关、退税和结汇

通关、退税和结汇等问题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通关是跨境电子商务流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传统贸易通关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商品,通关的周期长、费用高,难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小、频次多、周期短等特点。由于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的出口普遍以快件邮件方式通关,按当前的通关管理制度退税非常困难。传统贸易的结汇方式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显得非常繁瑣,若通过跨境第三方支付企业结汇,银行又难以掌握买卖双方的真实交易情况,第三方支付平臺容易成为非法资金的流通渠道。加强企业、海关、工商、税务和外管等方面的协同运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通关、退税和结汇的一站式服务,将会大大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和水平。

(三)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府尚未建立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在交易方式、流通方式、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现行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因此,应结合跨境电子商务特点,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交易、物流、税收、通关和结汇等管理办法,形成相应的制度保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

[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

[3]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 2015.

作者简介:

彭明芳,男,汉,硕士学历,南昌工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转型升级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