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热洗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7-09-10 15:29王瑞东王占文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优化管理技术创新

王瑞东 王占文

摘 要: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新木采油厂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以往油井热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油井热洗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借深化改革之契机,实行了油井热洗专业化管理。通过加强基础性研究,精细化洗井技术,形成了以提高油井免修期和油井热洗综合效率为目的,以优化管理为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3清楚、6细分、5创新”为核心的新木特色“365油井热洗管理技术”,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现综合创效200余万元。

关键词:油井热洗;现场监督;优化管理;技术创新

1 基本情况

新木采油厂下辖13个采油队,油井开井1500余口,2个特车队4组热洗车。2015年实现油井热洗3433井次,流程自洗600井次,加清防蜡剂20吨100井次,油井平均洗井周期93天。但随着油田形势的发展,各方面问题和矛盾突显,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生产需求。

2 存在问题

2.1 部分油井生产形式发生改变

2015年新木老区整体改造后,原三管拌热流程全部改为掺输或冷输,原有的自洗流程都改为热洗;所有新井的流程都为掺输或冷输及单井罐生产,洗井工作量增加了912口。由于设备限制(只有4组热洗车),如果还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会造成大量油井失洗,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指标。

2.2 站队洗井监督工作职责不清

在以前的生产管理方式下,热洗车组去采油队进行热洗工作,有专职洗井员的采油队可以进行洗井现场监督管理,没有洗井员的采油队由技术员进行洗井现场监督管理,造成人员占用多、责任不清、监督不利等诸多矛盾,严重影响热洗效果。

2.3 设备配置监督设置存在矛盾

原有的洗井监测设备为5年前购置,且每个采油队一套,破损严重,不利于洗井现场监控管理,而且年维护费用较高,鉴于这种生产状况,经厂领导批示,厂作业管理科与生产厂家共同设计并购置无线传输洗井监测仪器6部,进行热洗现场管理。但由于以目前的生产管理方式无法实现13个采油队全部配齐的要求,同时配备13套也会造成资产的无形浪费,因此如何将6部监测仪器实现全厂范围内的合理利用,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油井修前处理管理存在问题

以往由于没有专门的人员督促和指导全厂修前处理工作,基本上各队自行解决,导致洗井与修前处理结合较差,修前处理成功率不足5%,因而对全厂免修期指标影响较大;而且由于修前处理要协调采油队维修班、热洗车组等多方人员,难免出现相互等、靠、停现象,影响了修前处理的最佳时机,对修前处理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

3 解决的办法

2016年初,针对老油田调改所带来的形势变化,新木采油厂在热洗管理机制和模式上实施了创新管理,提出了“365油井热洗管理法”。

3.1 “365”油井热洗管理确立的依据

通过油井井筒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前期的現场测量取样、测温、观测回压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确定了合理的洗井温度、洗井用时、洗井液量、洗井周期。

结蜡井段的确定:通过作业现场起杆后测量,全厂结蜡剖面大致在井深300米-400米。

3.2 “365”油井热洗管理法主要内涵

3.2.1 “365”油井热洗管理法之“3”清楚

“3”清楚指生产流程清楚、生产状况清楚、生产参数清楚,“3”清楚的主要作用是为合理进行洗井方式的改进、合理优化洗井参数提供理论支撑,其中:生产流程清楚指对油井生产流程是否合理、能否具备洗、碰等操作情况清楚。

3.2.2 “365”油井热洗管理法之“6”细分

以产量分组、以含水分级,通过优化形成六大类洗井周期,1-6类洗井周期分别设定为60、70、80、90、120、180天,管理重点以1、2、3、4类井为主,同时注重临界点附近的油井生产状况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调整,油井类别划分标准如下:1类井:含水80%以下,产油量1.0吨以上的井,洗井周期60天;2类井:含水80%以下,产油量0.5-1.0吨,含水80%-90%,产油量1.0吨以上的井,洗井周期70天;3类井:含水80%以下,产油量0.3-0.5吨,含水80%-90%,产油量0.5-1.0吨,含水90%以上,产油量1.0吨以上的井,洗井周期80天。

3.2.3 “365”油井热洗管理法之“5”创新

油井热洗过程中为提升油井热洗综合效果,进行了五种形式的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作业管理科从优化生产管理要素(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出发,实行油井清防蜡现场专业化监督管理,设立6名专职现场清防蜡监督员,实行6人轮休制,每天4人与4组热洗车进行配合,保障油井热洗工作的全方位监测不失控,有效且全面的进行新木老区与木南区的洗井现场监督、监测及修前处理工作的全面进行,专职现场清防蜡质量员的工作职责在油井热洗的基础上,增加碰泵、调防冲距等修前处理工作。

4 實施效果

洗井监督员减少:由13名专、兼职洗井员(原来8名专职、5名兼职)减少到6名专职现场清防蜡质量监督员,同时这6名人员负责全厂的洗井监督、修前处理和加化学清防蜡剂工作。

洗井工作量提升:2016年热洗油井工作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60口,同比增长2.3%,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以清防蜡监督先期沟通、踏察道路,避免热洗车组空跑作用突出。

猜你喜欢
优化管理技术创新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