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6型泵在输送低温液化气工况下的应用

2017-09-10 15:29张鹏超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4期

张鹏超

摘 要:VS6型泵是立式双壳(内壳为导流壳)悬吊式离心泵,该泵的适宜应用于低汽蚀、冷或热中性或腐蚀性的清洁介质的工况。

关键词:VS6型泵;低温液化气;设计及制造

1 VS6型泵在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一般要求

使用寿命为20年,连续运行寿命至少为3年,所用材料必须满足全部工况下的使用要求,具有一个优先选用的工作区,该工作区位于所提供叶轮最佳效率点流量70~120%区间内。额定流量点位于所提供叶轮最佳效率点流量的80~110区间内。压力泵壳的连接紧固件直径不低于12mm。内壳可以承受最大压差或350kPa表压的压力,二者中取大者。轴与密封套的配合为h6/G7。应沿轴的全长进行机械加工并抛光,轴的径向总跳动小于25um。

为了得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最严重的动态条件下,在泵的允许工作范围内,在主要的密封面处,轴的刚度应当限定轴的总挠度小于50um。

耐磨环应该可更换,且摩擦副耐磨表面应当具有50个布氏硬度差,应使用运转间隙来限制内部泄漏,必要时可平衡轴向力,同时,要注意选取耐磨环的最小运转间隙,避免咬合。

2 VS6型泵在输送低温液化气工况下的安装注意事项

2.1 现场保护

设备到达现场后应该尽快清除里面的脏物、冰、盐和其他杂质。保存和保留包装的完整性,所有碳钢和低合金钢不能接触腐蚀性环境或潮湿气候,以防生锈。

现场贮存设备的场地应远离积水区,设备下方铺有平齐的枕木,以确保设备被可靠支撑。设有临时性保护遮盖物,并允许空气自由流通,以防止潮湿产生水蒸汽和积水。定期检查涂漆表面生锈的迹象,依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方法和材料按需修补涂漆。设备加工表面应涂保护层,每月检查一次设备加工表面有无生锈痕迹。

润滑设备,拆掉设备转子上的定位块,定期进行盘车,以免发生轴变形的情况。

2.2 现场安装

基础必须有内部防水衬里,不允许设排水孔或开口,防止水接触泵的筒袋。泵的筒袋与基础的径向、轴向净空应该满足泵制造商及技术资料要求,以满足现场绝热施工、运行操作及热胀冷缩而需要的空间要求,一般径向最小净空为50mm,轴向最小净空为300mm。

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测量并调整泵的水平度,在泵的横、纵方向水平度均达到为200微米每米后,使用指定的灌浆料进行灌浆。在按照规定的时间、方法对灌浆层进行养护后,使用千分表检查灌浆层硬度,将一个磁性千分表放置在地脚板上,检查地脚螺栓拧松和上紧时有任何移动。地脚板的移动不应超过20微米(0.001)英寸。润滑所有地脚螺栓螺纹,按照技術资料要求的力矩紧固地脚螺栓,21/2螺纹伸出地脚螺栓螺母。

2.3 管道

管道的设置在符合相关施工规范、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应该以有利于泵的现场操作、维护、检修为准。

出口止回阀周围提供一个尺寸为NPS1或更大尺寸的旁路,以满足大功率泵启动泵时的最小流量要求,同时,当泵的管路系统处于备用(静止)状态时,可以通过此旁路来连接止回阀前后的管路,避免因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管路系统憋压现象,产生安全隐患。当然,在此旁路安装一个截止阀或球阀,操作时也可以考虑通过此旁路进行低温泵的液相预冷,从而保证泵的液相预冷速度符合技术要求。

吸入管道朝泵的方向倾斜最小10毫米/米(1/8英寸/英尺)来防止气体积聚。

用于泵出、入口管路上与的偏心异径管,应该采取顶平(即偏心异径管的直边应朝上)安装方式,来防止发生气体积聚现象。在安装与泵相连的管路時,应该按照泵的要求进行安装,同时,管路系统的最后焊接的焊缝宜选在离泵最近的焊缝,以确保管路施加在泵上的应力最小。

在泵的灌浆工作、管路连接工作结束后,应对泵进行轴校准工作,一般采用千分表对轴进行校准。

2.4 管道应力检查

为了降低管道对泵的影响,减小管道应力对泵运行的影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检查管道应力。检查管道应力一般与泵的轴校准同步进行,松开泵的进、出口法兰,调整泵的进、出口法兰与其连接的管道法兰平行,轴向间距至垫片厚度,径向间距满足螺栓自由进出要求。对泵进行轴校准,轴校准合格后,恢复泵的进、出口法兰连接,以连接前后,泵可以自由盘车,轴向偏移为0.02mm、径向偏移为0.05mm为合格标准。

2.5 泵的单机试运行

在所有的安装工作均已结束,管道吹扫、气密合格后,进行泵的单机试运行工作。低温液化气用泵不宜使用水进行单机试运行,这样会给泵后续的干燥带来一定的困难,若现场不具备利用其他代替物料进行单机试运行条件的,可以待正式工艺物料进入系统后,在进行泵的试运行工作。

2.6 泵的运行操作

2.6.1 干燥

在低温工况下操作的泵在引入物料前需要先进行干燥,干燥一般采用干燥的氮气进行,通过向泵及其与之连接的设备、管路反复的冲入、排出氮气,最终通过分析化验,泵内排出的气体组分、露点满足工艺要求后方才完成干燥操作,泵系统完成干燥后,要保证系统内的压力满足工艺要求,且不会有外界气体漏入泵系统内。

2.6.2 气相预冷

在泵系统的干燥工作完成后,通过泵的管路向泵内引入低温液化气的气相,以此来置换泵系统内的氮气,同时系统开始缓慢的降温,注意控制引入气相的流量。在气相预冷的过程中,边预冷边盘车,以轻松顺畅为宜,若在盘车出现卡涩现象,则应退出系统内的气相物料,待泵升至常温后,对泵进行检查调整,确认无问题后重新进行干燥预冷操作,直至系统温度降至与气相温度相同或规定的工艺操作温度为止,方可完成气相预冷操作。

2.6.3 液相预冷与灌泵

在完成气相预冷操作后,向系统缓慢的引入液相物料,注意控制物料流量。边预冷边盘车,以轻松顺畅为宜,若在盘车出现卡涩现象,则应退出系统内的全部物料,待泵升至常温后,对泵进行检查调整,确认无问题后重新进行干燥预冷操作,直至系统温度降至泵的操作温度、泵内无气相存在为止,方可完成液相预冷与灌泵操作。

在所有的前期工作准备好后,方可启动泵。启动泵后,一是要核查泵的出力情况,确定泵是否可以达到设计工况,二是按照泵制造商提供的性能曲线图进行泵的工艺调整操作,以确保泵在优先工作区间工作。当运行参数严重偏离设计参数时,可能会导致泵的严重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2.7 密封操作

VS6型泵在应用于低温液化气工况时,一般配用集装式串联2CW-CW结构机械密封,采用API PALN 13+52+62(或14+52+62)冲洗方式,一般“方案52”用密封液罐配有高、低液位报警,压力报警,玻璃面板液位计等,其顶部与火炬系统相连。在气相系统冲入气体并保持正压后,应密切关注机械密封的工作状况。一要观察与机械密封相连接的所有管路是否存在泄露,如存在应及时处理。二要注意观察“方案52”用密封液罐视镜液位,如出现液位异常波动或出现气泡,则应停止相应的工艺操作,待对密封进行检查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艺操作。三要注意观察“方案52”用密封油循环管路即与机械密封“LBI”、“LBO”相连的两条管路的温度变化,如出现温度下降或管路表面析出水分、霜露时,就可能出现机械密封损坏的情况,此种情况通常伴有密封液罐液位快速下降及视镜“沸腾”现象发生,此时应该停止工艺操作,待具备检修条件后,更换机械密封。四要观察密封的上部是否存在泄露,通常伴有结霜情况发生,若出现此情况,必须开大“方案62”接管的阀门,通入大量大气,降泄露出的物料浓度将至最低,同时迅速排出泵内的物料,待具备条件后,更换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泄露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发现后应及时处理。

3 结论

总之,不论是设计制造还是现场安装,只要每一各环节都严格执行规程规范要求,保证制造、安装质量,同时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多花心思、动脑筋捉摸泵的操作,及时发现现场的问题,灵活处理,VS6型泵就可以发挥应有的工艺作用,保证现场生产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ANSI/API610-2004,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API682-2014,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