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具企业粉尘环保安全管理措施

2017-09-10 15:29李张权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粉尘

李张权

摘 要:长期以来,公众对粉尘的认识仅限于环境污染,基本不知道粉尘会造成爆炸事故。近年全国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致伤亡事件,引起监管部门及企业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家具企业粉尘来源,针对环保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家具企业;粉尘;环保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但过往大多数家具企业都是粗放式发展。如果企业忽视粉尘的管理,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也间接危害工厂员工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引起爆炸事故。

1家具企业粉尘类型以及危害

1.1粉尘类型

①原木开切、刨花等工序产生的木屑、木糠、木粉等,其特性为颗粒较大,容易沉降,易燃;②油磨过程产生的细屑粉尘,该类粉尘较细,且吸附了油漆,有热值,易挥发;③喷漆过程产生的漆雾,这类粉尘极细,与油漆中有机废气混合,有热值,易燃。

1.2潜在危害

①上述第一类粉尘遇明火会燃烧,容易引发事故;第二、第三类粉尘悬浮在助燃气体(如空气)中,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可能会发生爆炸;②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在于它會长期侵袭人体诱发疾病,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如尘肺病;③此外,粉尘不仅会对企业厂容厂貌造成影响,外排、泄露的粉尘也将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粉尘环保安全管理要求

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环保部门没有对粉尘除尘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单位进行资质管理的职能,也没有对可燃性粉尘以及可能涉及安全问题除尘设备的环境监管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目前仅对家具制造行业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以及排放标准等方面有相关规定,如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27-200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对粉尘(颗粒物)设有“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因此,家具企业要对粉尘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环保部门应对企业粉尘治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其外排粉尘的达标排放情况进行环境监管。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总局令《严防企业粉尘爆炸第五条规定》第68号明确了企业选址、防爆措施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结合有关要求对企业进行监管。

3环保安全管理措施

以上三类粉尘主要存在尘爆风险的是油磨和喷漆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漆雾,其中喷漆废气的治理措施一般有设置水帘,极大程度降低了尘爆风险,故上述三类粉尘中存在尘爆风险最大的是油磨过程产生的细屑粉尘。

从环境污染治理角度来说,粉尘收集效率越高越好,收集方式一般有三种,全围闭、半围闭和设置抽风罩,其中收集效率最高的是全围闭,但在安监方面全围闭会加大尘爆风险。综合环保及安监的要求,对于已存在较大尘爆风险的粉尘不使用全围闭收集,如油磨过程产生的细屑粉尘;对于其它粉尘可使用全围闭收集。同时在废气收集处理过程中加強防爆措施,具体有以下五点:

首先应当采用有效的除尘设施来控制粉尘,如采用封闭设备、通风排尘或润湿降尘等措施。要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金属粉尘不能用湿式除尘设备,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设备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为防止粉尘飞扬,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相反。

第二是厂房设计时应采取防积尘措施,如粉尘车间各部位应平滑,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避免设置一些无关设施(如窗幕等)。管线等尽量不要穿越粉尘车间,宜在墙内敷设,防止粉尘积聚。另外,不忌水的粉尘可以考虑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在被粉碎的物质中增加水分促使粉尘沉降,防止形成粉尘云。还可在车间内做好清洁工作,及时人工清扫。

第三是采取措施消除点火源。粉尘具有较小的自燃点和最小点火能量,一旦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只要外界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多在10毫焦-100毫焦)或温度超过其自燃点(多在400℃-500℃)就会爆炸。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明火、与粉尘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源等)可能存在的热表面、静电、摩擦撞击等因素引燃粉尘。在大量贮存能自燃的粉料时,应对粉料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并设置粉料冷却措施。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并使用防爆工具。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第四是采取措施降低助燃气体含量。通常采用方法是在粉尘与助燃气体混合气中添加惰性气体(如氮气),减少氧含量,使可燃粉尘无法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五是消除相对封闭空间。将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设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将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设在建筑物内较高位置,并靠近外墙。

4结语

粉尘爆炸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对粉尘危害性的认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全面、综合的粉尘治理技术和防静电火花措施,才能降低爆炸事故风险。企业也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使员工掌握基本的防爆措施,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参考文献:

[1]DB4427-200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S].广东: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

[2]张刚,郝萍,冯伟.本质安全型粉尘防爆技术措施与检验[J].电气防爆,2015(02).

猜你喜欢
粉尘
镜片树脂粉尘爆炸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应用研究
粉尘太多
“肺尘”勿扰
美国MSHA 矿山防尘规定第二阶段成绩显著
缉拿彩色派对“凶手”
粉尘威力不容小觑
油页岩破碎过程中页岩粉尘特性的研究
“静电布袋”联合除尘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