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患者控糖的运动技巧

2017-09-11 03:40苏文凌
益寿宝典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身性医学会运动量

文/苏文凌

“糖心”患者控糖的运动技巧

文/苏文凌

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最严重的是心血管病并发症。“中国心脏调查”发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中,约80%存在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糖心”患者适合什么运动

“糖心”患者同一般的糖尿病患者一样,控制血糖不能光靠药物,应采取综合疗法,其中运动是不可缺少的。但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了冠心病,由于心脏病的特点,许多患者对于锻炼小心翼翼,甚至不再做锻炼,我们将这类人称为“心性致残”。其实,越不动,患者的身体状况越差,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更严重的是血液循环受阻,血液淤滞,造成静脉、动脉血栓,甚至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所以,适量运动从来都是内分泌科和心内科医生向“糖心”患者推荐的一味良药。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认为:“介入手术只是‘疏通’血管,时间久了,脏东西还会继续累积。而运动则能切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根本上清除垃圾。”欧洲心血管病多位专家也赞同这一观点,“应该鼓励病情较重的冠心病患者积极运动,其效果可能优于介入手术”。一般来说,散步、慢跑、太极拳、跳舞等都是适合“糖心”患者的运动种类。

专家简介

苏文凌

天津市胸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天津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天津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天津市医药学专家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身心医学会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糖心”患者怎样运动才科学

谈到心绞痛、房颤等这类心脏问题时,许多“糖心”患者似乎都能“对号入座”。生气时心脏难受,高兴时心脏也难受;运动快了心脏吃不消,不运动心脏也受不了。面对这么多的心脏问题,“糖心”患者怎样运动才更科学呢?

其实,找到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心脏健康的运动方式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掌握好运动的“度”。因此开始运动之前,最好为心脏健康做个“运动设计”。我们都知道,医生治病有“药”,同时还必须有“方”,“方”才是治病的关键。运动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因此,“糖心”患者应该在运动前咨询医生,“设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即使是这样,运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运动前的准备:常规应做静息时的心电图;平时静坐过多的人群,应做运动试验,即在踏车或活动平板上行走时进行心电图的监测与记录。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运动计划。

2. 锻炼方法: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 运动时间的选择:“闻鸡起舞”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健身习惯,但对于“糖心”患者来说,这个习惯却很容易引发危险。因为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6∶00~9∶00常被人们称为“魔鬼时间”。运动的最佳时间应选择在下午15∶00~21∶00之间,长短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

另外,餐前应该尽量少运动,以免低血糖的发生,但也不应餐后马上运动,应该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l小时以上。

4. 运动适宜温度: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 运动紧急状况: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求助于医生。

6. 运动结束后: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运动后如果感到轻快,食欲、睡眠较好,表示运动量适宜。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胸闷、心跳不适、气促、明显疲劳、睡眠不佳,说明运动量过大,须及时调整。

7. 其他:运动以全身运动为好。“糖心”患者做全身性活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没有全身性活动量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这是由于机体供血方式的改变引起血压变化导致的。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着全身性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正常水平。

总之,适量的运动是贯穿治疗始终的一剂良药,不仅控制血糖,又可使心血管获益。但应切记,运动贵在坚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猜你喜欢
全身性医学会运动量
大树的日常
具身学习关键概念的语文学科实践意义建构
运动量
癫痫类型及抗癫痫药物对病人大脑皮质兴奋性影响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中国成人肥胖患病率的地理变化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Lithuanian Sleep Medicine Society
意大利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