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善用电子产品

2017-09-11 00:21苏航
中华家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动画片科技

苏航

2016年台湾出版的《超强未来父母手册》中提到:“科技正在迅速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父母的责任是把科技交到孩子的手中,让他们拥抱科技,驾驭科技,有了科技的能力他们才有办法解决科技世界的问题,以及抓住科技带来的机会。”而培养孩子驾驭科技的能力就要从小培养。

周末,嘈杂的商场里,男孩的哭声响亮,引得路人频频张望,仔细一看,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跟妈妈哭闹,一定要玩手机,妈妈担心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默然不语,男孩儿于是继续哭闹,最后这位妈妈只能无奈地妥协了。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相信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上都备感困扰。

孩子为什么喜欢电子产品

班杜拉曾提出的社会学习论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孩子爱玩手机与父母无意识中的示范有很大关系,慢慢在成长中也建立了对手机的概念。因为很早开始参与父母使用手机,他们喜爱手机的态度,是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养成的。

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受到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影响而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或电视等,但电子产品并不是罪魁祸首,例如现在的手机并不只有通讯功能,它涉及日常的衣食住行,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完全脱离手机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怎么和手机相处。那么在引导之前,不妨分析下你的手机都为你干了哪些事情。

建立正面的手机使用形象

我们先列出手机都可以做什么,然后再回顾自己的手机在使用功能中所占的比例。

我曾安装过一个软件,自动分析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分析完毕后发现,手机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有的父母在分析后,发现自己的手机大部分是用于游戏或娱乐。这些高频被使用的功能,就是手机给孩子的印象。我曾经问我家5岁的大宝,你觉得妈妈的手机有什么作用呢?孩子说妈妈的手机可以查天气、找地图、打电话和视频聊天,还可以订玩具回家。孩子对手机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一提到手机就想到游戏。这得益于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操作手机,帮助他了解手机的功能和用途。

父母在生活中使用手机的形象,会给孩子埋下深深的印子,产生一个示范的作用,包括正面积极的影响,或者负面的影响。虽然在孩子长大后,同伴和社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多的参与进来,但是在年幼时建立的一个基础,确实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子媒体生活习惯。

掌握正确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有家长常常问,孩子几岁可以用手机、平板这类电子产品?每次又能用多久呢?一般来说,3-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一小时,因为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会扰乱他们的注意力和睡眠,甚至影响社会、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所以建立明确的规则尤其重要。包括什么时候可以用,用什么类型,可以用多长时间,都有一个预先的计划,然后需要严格执行,规则才有用。

5岁以后,父母需要继续帮孩子培养正确的习惯,实行规则。这个阶段的孩子探索愿望非常强烈,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或者一些电子信息技术,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例如查找信息,语音输入,使用电子地图,影像工具的探索,尝试编程等。

记得有一天,我家5岁的大宝,趁我在照顾他弟弟的时候,拿走了手机。过一会儿,他激动地说:“妈妈你看”。屏幕上显示,他从地图中找到了南极,并从地图的图片储存中找到了他喜欢的企鹅。短短几分钟时问,任务达成。孩子打开手机屏幕,找到地图,然后按键输入语音,点击确定,然后“飞”到南极,再从南极地域中搜索出来一张他喜欢的图片。这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企鹅”这个词,或者是图片。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一个主动性的探索体验。并且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促进了多方面的发展,包括视觉、空间、语言、聽觉,还有触觉。

给予孩子爱和信任,鼓励孩子自我管理

孩子比较逆反父母的就是“关机”。他们需要在停止之前做一些准备,以及需要被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要到关机时间前,父母可以坐到旁边聊几句,问:“佩奇和她的弟弟在做什么啊?”;约定好关机时间后,也可以提醒孩子,比如时间只有5分钟啦。到停止的时候,虽然还是不舍得,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答应过的事情就要遵守,与此同时也可以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有时没看完,也可以放入播放清单,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有了预期,就会容易执行。

邻居的男孩儿五岁半,叫辰辰。辰辰很喜欢看动画片《海底小纵队》。辰辰妈和他约定:“妈妈也觉得《海底小纵队》是一部很精彩的动画片,你喜欢看,妈妈觉得很好。但是,每天晚上的时间有限,除了看电视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做,每天你只能看一集,但愿意看哪一集由你来选,看完之后,自己关掉iPad好吗?”辰辰很开心地答应了。不过,他第一次看完一集非常舍不得关,磨磨蹭蹭过了3分钟才关,期望的眼光还不时流向妈妈。妈妈说:“节目很精彩你还想看是吗?这么吸引人,让你马上关机是不太容易。虽然晚了几分钟你还是自己关机了,真不错”。“下次你按时关机,节约了时间,晚上你可以多挑一本故事书,妈妈给你讲。”在妈妈的鼓励下,辰辰自己开iPad,找到想看的动画片看,再自己关机,做得越来越自然。有一次妈妈出门买东西,只有晨晨和爷爷在家,没人监督他看视频,他也是自己看完一集就关了。

用这样的方法,上述的情景中的动画片还可以换成巧克力、糖、玩具和电子游戏。孩子如果愿意,也欢迎他加入协商,比如,辰辰说“周末比较有时问,能不能看两集?”完全可以讨论嘛,为什么不呢。

“电子产品”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家长们既不要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避恐不及,也不要过分夸大电子产品的功能,任孩子予取予求。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康正确的使用习惯和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动画片科技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