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气度与自然真趣
——刘明雷山水画写意

2017-09-12 09:48/韩
南风 2017年26期
关键词:神游画院水墨

文 /韩 旭

山河气度与自然真趣
——刘明雷山水画写意

文 /韩 旭

刘明雷

山水画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画院画师,农工党济南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参展

2005年 作品《秋水共长天一色》获第五届全国当代山水画展创新奖。

2006年 作品《九松清秋》获山东省群星奖二等奖;

作品《云山入霄汉》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二等奖。

2007年 作品《江流天地外》参加《水墨锋滴》七十年代画家水墨邀请展。

2008年 作品《天风吹荡》入选《中国美术》杂志主办走进经典——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展并被收藏出版。

2009年 参加《周末状态》全国青年画家学术邀请展(滨州艺术馆)。

2010年 8月《云峰千岫百重生》入选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美术作品(中国画)展;

9月作品《断云遥天幕》入选山东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

参加《新水墨》全国青年画家邀请展(莱芜美术馆);

参加《锐水墨》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提名展(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2011年 11月作品《重岩绝壑》入选山东省第十五届美术新人新作展;

参加《水墨状态》全国著名青年画家邀请展(深圳鹏宝轩美术馆)。

2012年 参加《临界》山东青年画家水墨大展(日照现在美术馆)。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一 68cm×136cm

2013年 参加《山山水水》全国青年山水画家邀请大展(滨州现在美术馆);

参加《心境山水》山东七零后青年山水画家大展(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2014年 参加《逸品墨彩》青年画家学术邀请展;

参加《东岳风韵》曾昭明、刘书军、刘明雷水墨作品全国巡回展永康展;

参加《多彩沂蒙》第十二届书圣文化艺术节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5年 参加《水墨青春季》书画邀请展(济南德吉轩美术馆);

参加《咀写物华》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国艺美术馆);

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五工作室邀请展(石家庄河北美术馆);

参加中国国家画院2014年卢禹舜工作室写生作品展(北京国中美术馆);

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毕业作品展(国家画院美术馆);

参加第四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山东鲁银美术馆);

作品《天朗山清》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家山净如碧》入选2015年“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天地无尘之家园》入选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云晖颐和》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山水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晴岭云归》入选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 作品《山静云初吐》入选201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天地神游》参加山东省首届山水画学术大展(山东美术馆)。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从某种意义上讲,山水文化和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我所认为的山水画作品,不是形象逼真的对景翻摹,也不是刻意追求的唯美工写,而是一种脉源清晰的艺术呈现,是一种自然物象的精神外化。它的基因链条里应该有奇崛、雄浑乃至苍茫的因子。正是基于此,当我读到刘明雷先生的山水作品时,恍然被某种气息所感染,宛若一股暖流袭过心头。

刘明雷先生是近几年山东山水画创作方阵中颇受关注的一位青年画家。他从天津美术学院科班出身,功底扎实深厚,路径清晰纯正,且展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到与成熟。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随着《天朗山清》《家山净如碧》《云晖颐和》《天地无尘之家园》等一批代表作品相继入选全国性重要展览,这位默默耕耘的青年画家犹如一匹“黑马”,在名家林立高手迭起的齐鲁画坛脱颖而出。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历经多年对绘画艺术的探索与整合,刘明雷笔下那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艺术格局和文化气象日渐清晰起来。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二 68cm×136cm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三 68cm×136cm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四 68cm×136cm

胸纳山河气度,笔生自然真趣——这是我对刘明雷山水作品阅读后的第一感觉。可以说,他是站在了传统笔墨的精神源头之上,以墨与色的交融去描写大自然的山川河水,并以此来呈现自然伟力和法外之象。我一直认为,在传统文化的脉流中,山水文化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品格、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比如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一生好入名山游”以及宗炳透过山水画“卧游畅神”,等等。从某个角度而言,以形媚道是山水画的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也是当代山水画创作所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我记得程大利先生说过:“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主观生命与客观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人格文化。”那么,如何在尺幅之内以“山水之形”而去“触发道机”,并以此去表现这种独特的“人格文化”?时下的山水画家大都热衷于去表现所谓的“个性”,但恰恰忽视了“共性”的重要性。共性是什么?是自然之理,是和谐之美,是山水人格化。刘明雷敏锐地看到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桎梏所在,在传统的法度之内不断探索现代价值重构的可能性。在他新时期的作品中,常以宏大的架构展示自然的洪荒场景,呈现出一种新派的山水图式,揭示出一种新的人对自然的观照方式。

从画风画技上看,刘明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宋元时期范宽、王蒙、郭熙以及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的影响。在他的求学经历中,颇得张志民先生喜爱,后拜入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门下,并不断得到国家画院诸位名师的亲授。从他最近这些年的艺术成长轨迹能看出他对历代经典的用功之勤和对传统笔墨的体悟之深,也能体会到他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苦绝求索与大胆开拓。在作品的表现手法上,刘明雷善用物象密集的全景式构图,画面尺幅宏大,气势逼人,有咫尺千里、吞吐大化的浩然之气,能给人以坚韧、挺拔和力量,还能给人一种意象明确的文化审美感受。从技法上看,他的行笔灵活,笔笔有力,尤其是对山体山石突出色勒、强化骨体,表现出很强的质感。整幅作品中皴擦点染兼使、中锋侧锋互用,笔线参差交错,疏密聚散得宜,毫无堆砌生硬之感。他还十分注重墨与色之间的对照和呼应关系,巧妙地使用青绿浅绛,使墨的光泽和敷色之彩相互掩映衬托,进一步凸显出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张力。在格局上多以宋元为基调,大胆纳入传统与现代元素,并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进而把传统法式、笔墨语言推导进自然山水中,呈现出一脉清新的现代气息。

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盖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也就是说,古人讲求的是“师迹更要师心”。其实在艺术家的笔管濡下,作品中的线条、墨色、布局乃至气息等都与他的内在情感、审美品格相合相应。记得龙瑞先生说过:“知古人之心,然后下笔,方能别出心裁不违规”。在刘明雷的画里画外能看到一招一式的传统法式,也能看到他自己的在场与再现。可以说,他的山水画给予我们的不只是技法的展示,不只是泼墨设色勾线的技巧,更多的是作为画家的率真和坦荡,是一种山水家园的艺术呈现,是对自然意趣的深刻体悟与理解。

当下画坛繁杂多变、浮躁日盛。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刘明雷不存心机、不求刻意、不善张扬,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带有革新意识的画风,展现出一位青年画家可贵的人文担当和对笔墨精神的自觉坚守。诚然,作为一门艺术的绘画,绝不是一座没有文化根源的“孤岛”。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在突破技法樊篱之后,更需要丰富的学养、渊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胸怀,与之互为滋养、相映生辉。限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刘明雷对绘画艺术的感悟和理解还未到大化之境,接下来还有一段长路要走。但可以期待的是,以他的天赋和勤奋,假以时日当有更大成就。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五 68cm×136cm

刘明雷 天地神游系列六 68cm×136cm

刘明雷 飞瀑下云中 68cm×136cm

猜你喜欢
神游画院水墨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水墨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召唤与留白——读李元洛先生《诗国神游》
黄鹤楼
泼尽水墨是生平
荣誉光影·图说大赛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