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气与书卷气
——碑帖融合的书法名宿耿彬先生书艺管窥

2017-09-12 09:48李志华
南风 2017年26期
关键词:书卷气碑帖书风

文/李志华

金石气与书卷气
——碑帖融合的书法名宿耿彬先生书艺管窥

文/李志华

“金石气”与“书卷气”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也是贯穿于书法风格史的两大书法美类型,它们既具有各自独立的书法审美的特征与价值,又相辅相成地活跃于书法发展的特定历史时代里。

耿彬先生学习书法的年代,还延续着清末民国以来碑帖之争的余绪,大量出土的简牍和墨迹残纸又在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济南,还是以雄强浑厚的金石气的碑派书风为主,像金棻、关友声、任晓麓等先生,还是以堂皇大度的碑派书风风靡当时,作为后学的耿先生自然深受沾溉。

碑派书法一般指隋唐以前以碑刻为参照的书法风气。唐以前行草书不入碑,故碑体一般只为篆、隶、楷三体,间有古隶、隶楷等过渡字体。篆书多为青铜器铭文,故后世所言之碑派,实际上包括了书写金文的书法作品。

帖派书法是指将书法名迹翻刻于木石拓印出来供观赏与学书的范本。帖多为行草书,其自然流畅为之长为碑体之未及处。或曰碑之长正是帖之短,帖之长又是碑之短。一味崇碑,一味崇帖,或难免偏执。因此,碑帖融合成为帖学式微碑学中兴以后,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书家学者们对碑帖实践与反思的选择,也成为碑学之后书法发展的大势所趋。

将碑体之正、大、严、重与生动活泼的行草相结合,是一个艰难的书法实践。因为凝重难以跌宕,正大难以飘逸。而流转的线条要厚重凝涩,同样困难。行草书自性流动,空间起伏变化大,如化用碑体的篆、隶、楷书,不仅在造型上要化用古体,用笔上也要探索特殊方法。若一味沿用篆、隶、楷书笔法,则行草或只能如篆隶楷一样简单排列,难以顾及空间形式的变化;若以帖用笔书写碑体行草,则碑派之篆隶古意很难呈现。

耿彬先生的书法实践充分体现了碑帖融合的书法趋势,他的书法不仅出入于汉魏以前金石碑刻,又融汇了晋唐法帖以增益用笔的自然灵动,注重研究考古新发现和新出土墨迹,加以深厚学养形成的学问文章之气,其书法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在厚重遒涩的金石气里充盈着郁郁芊芊的书卷气。中国书画最看重的“书卷气”与“金石气”是文人书家作品共同具有的内蕴气息与深层品质。

耿彬先生在碑与帖与墨迹之间尝试着种种融合新创。他的书法作品意趣凝重、朴厚、刚柔相济,有“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美感。耿彬先生书法作品强调笔厚墨实,中锋挥运,元气充溢,雄健沉著,笔力扛鼎,自然充弥浓厚的“金石气”。他的行草用笔厚重生动,郁勃飘逸,偶见涩笔战行,如《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联,《李商隐诗深居俯夹城一首》行书立轴碑意重,既得点画用笔之凝练,又及字形自然变化,与章法的奇宕开阖之变化。耿先生论书云:“清人分隶,郑谷口俊逸,何蝯叟苍拙,金冬心方峻,伊墨卿寬博,陈鸿寿奇古,其佳构往往不可端倪;邓顽伯规度森严,赵撝叔略显甜媚,高南阜左笔偶为如得神助,桂馥翟云升师徒有类馆阁,不足为观。”从他的论书作品可见他的艺术旨趣。有些作品倘若于整体的苍茫凝涩中有一二主笔以挺拔痛快出之,或更显整饬。

耿彬先生广采约取、碑帖融合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雄强生动的碑学书风新境界,丰富了书法艺术的笔法形式表现技巧,如印印泥,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又创造性地将墨迹笔法融入金石意趣,是一种自觉主观的审美选择意识和具有相当难度的高雅艺术表现。

正如著名书学家陈梗桥先生在《借助古人,抒写自己》一文所评价:“耿彬先生研习汉碑,传世汉碑庄重、质朴,突出的特点是气厚。新出土的汉简率意、灵活,笔锋显现,流露出才气,也令人感受到行笔的自如。耿彬先生保留了汉人的气厚,加入了自己的才情,转折之间,出锋、藏锋之间,任意挥洒,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认为耿彬先生的作品,保持着凝重与雄浑,使用着“锥画沙”的传统技法。疾徐随意的行笔,浓淡相间的濡墨,看上去很古,也很现代;不很古,也不很现代。总之,不是临摹,而是创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随年岁渐老,日益丰富与变化。他的作品虽以金石气见长,但写得宽博,典雅,有书卷气。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书坛形成了蒋维崧、魏启后二位大家双峰并峙的局面。他们同时提倡以二王为宗,借鉴考古新发现和墨迹,师笔不师刀,形成了当代山东书坛以古典二王的优雅遒媚书风,管领风骚,并与时俱进的格局。从书法风格的嬗变看,山东书坛从五十年代以来的金棻、关友声、任晓麓等黄钟大吕的书风到八十年代以后蒋、魏书风的遒媚雅逸,书风的各领风骚是健康的艺术嬗变。同时,我们要看到书法艺术的风格变化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意气风发,奋发图强,自然需要清新雄强的阳刚书风;改革开放以来百废待兴,宜于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自然以流丽安雅为尚;随着当今国力的日益强盛,必然呼唤新的雄健深厚的书风,因此,我相信耿彬先生的书法艺术实践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耿 彬

山东桓台人,1938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创会理事,山东中山书画院副院长,羲之书画院艺术顾问。历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应邀参加国际兰亭笔会、国际临书大展、海峡两岸书画展,韩中书画展;作品被《中国书画家》《韩、中书画艺术交流》《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当代书法艺术大成》《全国书画家邀请展作品集》《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精品展作品集》等收录。2004年赴日进行书画交流。2005年12月在加拿大举办个人书展。2006年4月赴台湾进行书法交流。2008年4月在日本大阪举办个人书画展。2011年5月参加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精品展。2013年7月赴韩国进行书画交流。2015年5月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熔古铸今”个人书法展。2015年10月在法国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展览馆,作为第五届东西方对话暨城市文化交流展的应邀参展艺术家,作品精彩亮相。2016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熔古铸今·翰墨枫情”个人书画展。

猜你喜欢
书卷气碑帖书风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现代汉语中“书卷气”一词语境拓展及语义增值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书卷气
涵养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