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风

  • “行人”与南书北渐
    凯关键词:行人 书风 融合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因其特殊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军事、地域上的对立,后之论书者亦多以“南北不相通习”来否定南北之间的书法交流。然从南北朝时期的“行人”现象来看,其交流互动可谓频繁,这种现象同样可反映到书法艺术方面,其中又以南朝对北朝书风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南北朝时期“行人”为线索,围绕“行人”以不同视野、不同角度来剖析南北朝时期的南书北渐现象。南北朝时期的"行人"互动所谓“行人”指古代外交官的一种称谓,是代表本国同他国进行沟通交流的使者

    中国书法 2023年7期2023-09-14

  • 彬州大佛寺石窟题刻的书风渊源研究
    题刻,又有唐之前书风的延续,不一而足。宋明帖学风格也反映在题刻中,书风多样。明人题刻笼罩在台阁体的影响下,清代与民国的匾额多浑厚遒丽。这些题刻还保存了众多历史名人的书迹,是认识书法史和历史人物的重要材料。关键词:彬州大佛寺石窟 题刻 书风彬州大佛寺石窟题刻各类材料二百五十余通,有关该石窟题刻艺术的探讨并不多,尚未能形成对这些题刻艺术包括书风渊源与书法艺术的整体认识。早期以清人金石学的研究成果为代表,主要有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所撰《邠州石室录》。虽然先前有陆心

    中国书法 2023年5期2023-09-06

  • 吕凤子书风嬗变刍论
    关键词:吕凤子 书风 演变 凤体书吕凤子书法艺术个人面貌独特,时代性强,其『凤体书』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他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其所获得的成就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吕凤子书法艺术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自蒙学起至一九二六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之前,为早期阶段;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他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为中期阶段;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主要生活在重庆璧山,书法艺术趋向成熟进入鼎盛阶段;一九五〇年后,新中国给他晚年带

    中国书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朱熹书法的艺术特色研究
    思想,将内敛型的书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键词:朱熹;书法;艺术特色;书风朱熹作为南宋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一改北宋以来“尚意”的书风,其笔锋沉着有力,浑然自成,颇有魏晋之意,目前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以墨迹和碑刻为主。其书法风格形意俱存,融合了自身对于理学的理解,将书风同“理”联系起来,开创了以“理”为本的书论。其对于书法所着重的“追篆籀意”“自在书风”“不与法缚”的意境追求,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在书法上的建树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言是一座里程碑,其特色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2期2023-06-05

  • 我书意造:宋书“尚意”的审美取向与历史地位
    原因宋代“尚意”书风形成于北宋,因此我们可以从北宋的文化背景、学术思潮、社会风尚,以及北宋书法家自身的突破来探求其因。首先,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得力于北宋社会有着开明的政治制度与良好的文化环境。赵宋王朝建立后,统治者倡文治、兴科举、办学校,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这就使得一大批新兴的平民出身的士大夫进入了政治、文化领域的主流。由于政治氛围宽松、学术风气自由、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北宋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宋太宗在位期间,宋廷广泛搜集了

    关东学刊 2022年3期2022-10-27

  • 褚遂良“瘦劲”书风探析
    序》作为“瘦劲”书风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褚遂良“瘦劲”书风的形成与时代和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梳理褚遂良“瘦劲”书风形成的原因以及演变过程,探究褚遂良“瘦劲”书风对后世书家薛稷、颜真卿的影响,以及“瘦金体”出现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关键词:“瘦劲”书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高峰期,楷书、行书、草书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以楷书发展最为成熟。唐代的楷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唐新风,有南北朝与隋朝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5期2022-07-05

  •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演变与创作启示
    北朝;书法艺术;书风书法艺术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速度较快,并促进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尽管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只有300多年,但是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书法流派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书法字体演变最频繁的时期。楷书、行书、草书也在诸多书法家的不断努力下发展得更为成熟,并对后代的书法风格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较快的时期,社

    大观 2022年4期2022-05-18

  •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苏轼作为“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之一,其对书法的领悟和创作,推动了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对当代书坛及书法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苏轼对书法具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且其书法风格一直延续至今,为当代书法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因此,以苏轼书法为例,探讨其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关键词:苏轼;书法;书风苏轼作为书法史上“宋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不仅促进了当时书法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为当代书法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为人们进行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苏轼书法因其独

    大观 2022年4期2022-05-18

  • 从“尚意”书风视角窥探桂林宋代摩崖石刻艺术风格
    关键词:“尚意”书风;宋代;桂林石刻清代梁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575此语对不同时代的书法特征、风格和审美倾向进行了高度概括。“宋尚意”中“意”即书家内心情感和丰富联想。关于“意”的论述最早见于汉代蔡邕《笔论》:“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造。”[1]6王羲之《自论书》中记:“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2]南朝虞龢《论书表》记:“欣年十五六,书已有意。”[1]55唐代欧阳询《八诀》中记:“意在笔

    书画世界 2022年2期2022-03-30

  • 北宋儒学复兴对书法审美的影响
    ;北宋;“尚意”书风;“论书及人”一、“古文运动”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虽名为“古文运动”,主张文体的改革,但其本质是一场复兴儒学的改革运动。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被削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贪腐严重,社会动荡不安,下层人民被剥削惨重。在此环境下,佛老之学得以盛行,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传统儒学所受冲击严重,越来越多的士人阶层放弃儒学“入世”的观念,偏安一隅,修佛老之学。韩愈以改变文风、文体为契机,试图改变佛

    大观 2022年1期2022-03-03

  • 王羲之书风探析
    的时代背景,对其书风特点和源流进行探究梳理,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王羲之;卫夫人;书风一、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王羲之出生时,正值“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岌岌可危。随后西晋统治者南渡江南,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当时的统治者依靠南渡的士族和南方的地方大族共同维持统治。这些世家大族生活优越,热衷清谈。当时的文化艺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促进了不同艺术风格的融合。士大夫阶层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文化的探索,也让这一时期的文学、书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0期2021-11-25

  • 隋代碑刻书风探赜
    ,试图梳理隋代楷书风格的流变,以更好地呈现隋代书法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关键词:隋代  碑刻  书风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043-03隋朝作为统一王朝,结束了将近三百七十年的南北政权对立割裂的局面,使南北朝的文化、政治走向大融合大统一,此背景给书法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楷书法度的完备、楷法的规范化、普及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虽其只有短短三十余载,却上承南北朝天真拙朴、雄强的气象,渐趋流

    艺术评鉴 2021年19期2021-10-29

  • 李邕如象始端州
    北碑,融隶入楷,书风逐渐由清丽到劲健,变妍关为雄强,是其“中年变法”的开始,在初唐到中唐的书风转变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其发端的雄强、健硕书风,得到了张旭、徐浩、颜真卿等书法家的遥相呼应,大唐盛世气象遂臻完善。董其昌“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评语,把李邕与王羲之相提并论,并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其楷书对后世苏轼、赵孟頫等众多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李邕;楷书;书风;变革;影响李邕《端州石室记》现存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星湖风景名胜区内,位于七星岩

    书画世界 2021年7期2021-09-24

  • 山西境内现存古代匾额书法艺术浅论
    匾额;分布情况;书风;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9-0033-07【作者简介】张楠,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一、山西境内现存匾额的分布情况笔者自2020年7月15日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出发,到8月10日于山西省大同市返,历时26天,驱车12000余公里,实地考察山西十个市,共访得匾额380余块,包括原匾以及后世修复、翻刻之匾。据笔者所掌握之实物照片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5期2021-09-10

  • 董其昌“尚淡”书风形成探赜
    其昌;“尚淡”;书风;晋唐董其昌作为书画兼能的艺术家,不仅在明代声名显赫,还影响了清代书画艺坛数百年,在书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董其昌本人的行为褒贬不一,这也使人们对其书画的态度迥然不同。在乾隆时期,其作品饱受争议,人们认为他的书法走的是圆熟柔媚的路子,因缺乏强健的骨骼而没有艺术的张力”[1]。人们对董其昌书画的评价历来存在巨大分歧,当然这是学术界探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尽管如此,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毋庸置疑。一、学古变古、自出新意书风推陈出新,

    收藏与投资 2021年8期2021-09-07

  • 论《石鼓文》对吴昌硕篆书的影响
    ;吴昌硕;篆书;书风一、《石鼓文》与吴昌硕(一)《石鼓文》简介《石鼓文》的出土时间相对久远。大约在唐代初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曾出土了十个石碣,每个石碣约一米高,并有六七十字的四言古诗附在其上,古诗内容格调类似于《诗经》,同时这些石碣又因为外形与鼓相像,所以被称为“石鼓”,而鼓上面的文字,则被称为“石鼓文”。清代碑学兴起,社会变革的呼声渐趋强烈,使得书家们对篆书产生了新的认识。在此期间,康有为以《石鼓文》为大宗,主张上溯先秦,这一冷门的书体才又重新出现在

    收藏与投资 2021年7期2021-08-11

  • 北宋书家与“尚意书风”的形成
    然如此,对于尚意书风出现在宋朝的原因,后人仍众说纷纭。一、北宋书家对于尚意书风的推动作用尚意书风的形成,既得益于前代动乱的笔法缺失,又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之结果。虽然魏晋时期就有了“意在笔先”的说法,但这个“意”与北宋尚意书风的“意”并不相同。魏晋之“意”指的主要是创作之前的艺术构思,而非北宋时期的抒情达意。北宋的重文抑武政策,将宋代的文化推到及其崇高的位置,故文人对于书法便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见解。由于唐代书家已将尚法之“理”推动到极处,宋代书家便开始在

    艺术品鉴 2021年12期2021-05-25

  • 展览视角下当代扇面书法创作的突围
    格的多元化,避免书风的严重趋同现象,凸显其文化品格。关键词:形式;书体;书风;文化品格当代扇面书法创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囿于展览语境,又面临种种困境。这种种困境已经严重地限制扇面书法创作整体水平的继续提升,也与扇面书法本身的文化属性背道而驰。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在形式的审美特征、书风的同质化、扇面形式本身文化属性的淡化等方面。当代扇面书法创作要获得长足的发展,理应在这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要弱化形式居先的审美特征形式居

    书画世界 2021年3期2021-04-28

  • 论行书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的时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画家、书法家。文章通过简要介绍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对苏轼的行书书法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借鉴到书法创作中,探讨如何把握笔法、结构、章法在书法创作中的统一。关键词:苏轼;行书创作;“尚意”书风一、苏轼的“尚意”书风(一)苏轼所处时代特征宋太祖一统天下建立宋朝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科举考试不似唐朝由士族把持,在糊名和誊录的方法下,文章合格,不论家世皆可被录取,极大地激发了当时的读书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期2021-03-19

  • 江西出土宋代墓志书风考论
    ,较少从宋代墓志书风的取法问题方面进行系统论述。由于近年江西境内出土宋志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且保存完好,故以江西出土宋代墓志为例,来进一步挖掘宋代书法在墓志领域书风取法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承继汉隶古拙之遗风;二是汲取北碑险峻、庄茂的金石气;三是取法以“二王”一脉为代表的帖学遗韵;四是受唐代独尊“尚法”观念的广泛影响。[关键词]江西;宋代墓志;书风;取法[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规划项目“江西出土北宋墓志研究”(K7000176);201

    关东学刊 2020年2期2020-12-07

  • “八桂书风”的构建方式途径
    范大学一、“八桂书风”内涵及其构建意义(一)内涵广西简称为“桂”,因广西地区的“八桂文化”独具特色,所以文人墨客以各自擅长的文化范式进行文化赏析和文化传播。就“八桂书风”这一文化品牌来说,广西书法界对其高度认可,这为广西书法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意义广西历史文化资源较丰富,通过构建“八桂书风”这一方式来挖掘、传播广西地域文化,有利于加强书法与地域文化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保持历史文化活力,进而为书法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持续进步提供支持。当前,文化交

    艺术家 2020年2期2020-12-07

  • 书 风
    文 荆诚哲书风乃书写者的个性使然,个性决定了书家的个人书风,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社会背景、文艺氛围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亦有着重要作用。书法史从狭义的角度上说乃是一部书法精英史,而重要书家的个人书风也映射出一个时代的书风更或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书风。元代涌现出了以赵孟頫为代表的诸多大家,但由于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多民族政权,使得元代的民族矛盾比较激烈。特别是到了元末,民族矛盾达到高潮,而在书法上产生了特殊的群体——隐士书法家群。元代书法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以赵孟頫为代表

    娘子关 2020年4期2020-11-18

  • “后碑学”视阈下阮元书法艺术探析
    元书学观念缘起、书风艺术及其价值的重新认识,能够给予当代书法创作以新启示。关键词:“后碑学”;阮元;书学渊源;书风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创新地域文化的当代安徽油画家群体及创作风格研究”(ACKYC19060)阶段性成果。清代书法于帖学之外找到了碑学书风,在书法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其源流在于阮元。碑学运动之后,中国书法史进入了“后碑学”时期,书家对碑帖关系进行反思,过度追求金石碑版的雄强厚拙易生钝滞之病,反之,经典法帖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当代书家学黄(黄庭坚)草书书风探颐
    当代书家学黄草书书风明显呈现出风格面貌趋同、取法范本相对固定、重视觉冲击力、图像制作意味浓的特征,而其成因则是对黄庭坚“文字禅”思想的忽视、迫切需要依托于黄家草书基础之上的自我风格、展览书风的影响及当下书法展示方式的变革。此类书风的优劣之处皆有,学黄草书书家当首要从文化思想观念上把握黄庭坚“援禅入书”的思想,而重视楷书、行楷、小草的学习以及尝试与其他草书书风的融合则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关键词:当代书法;书法批评;学黄草书;书风;全国展近来,对黄庭坚草书的

    美与时代·下 2020年2期2020-05-28

  • 吴昌硕石鼓文之风格浅析
    石鼓文;邓石如;书风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8-0043-021吴昌硕与石鼓文1.1吴昌硕与石鼓文简介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苍石,是晚清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同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石鼓刻石文字多残,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8期2020-02-22

  • 米芾“苕溪诗卷”的临摹解析
    米芾;苕溪诗卷;书风;临摹;方法米芾(1051—1107,一说1108),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火正后人、襄阳漫士、海岳居士,海岳外史、家居道士、鹿门居士、无碍居士等。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出仕,先后任旋补光县(今广东英德)尉、临桂县尉、长沙从事、杭州观察推官,淮南幕府,润州州学教授,雍丘县令、礼部员外郎等官职,在崇宁五年(1106)任职书画两院博士。因其怪异行为,冠异服,好洁和爱石癖好,“目之者曰痴,责之者曰颠”,世人也称之为“米颠”或“米痴”。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0期2020-01-26

  • 论徐无闻“清雅刚正”书风及其美学思想的形成
    ;《鲜于璜碑》;书风;美学思想作为知名书法家的徐无闻,在临写此碑刻时给我辈等人以深深的启发。落款为壬戌(1982年)十月初一的一件《鲜于璜碑》临本,正显示出了徐无闻对碑刻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及其美学思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清雅刚正的书风和美学思想;二是文人的高古情怀与学者风范。一、清雅刚正的书风和美学思想《鲜于璜碑》是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所立,直至1973年于天津市武清县高庄村出土,出土时保存完整,书写水平较高,风格古朴拙美,不愧为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8期2019-11-04

  • 从“宋四家”看书法中的“形”与“势”之美
    芾、蔡襄是“尚意书风”的代表者,崇尚以情动人的美学追求,笔下的作品“势”为首,“形”为后。以“形”传“势”是书法创作里高阶的追求,不仅仅是技艺展现,更是书者思想、情感、灵魂的传达。关键词:“形”;“势”;“尚意”;书风;美感注: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手札的审美研究”(2017KY1460)研究成果。艺术要表现美感,定有其特定的形式语言作为依托,绘画依赖着图像的传达,音乐依靠着音符与节奏的配合,文章则以文

    大观 2019年7期2019-10-08

  • 宋四家之蔡襄书法边缘化的原因
    。关键词:蔡襄;书风;宋四家蔡襄(1012—1067)字君谟,进士出身,兴化军仙游人。在宋代蔡襄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人们对其评价也很高,宋徽宗曾经评论说:“蔡君谟书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也。”[1]鲁公是继大王之后书法的另一座高峰,在宋朝时期也备受推崇,而宋徽宗把蔡襄和鲁公放在同一高度,可见蔡襄的地位之高。欧阳修和苏轼在当时也对蔡襄很是推崇,苏轼曾说:“独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2]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当时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6期2019-09-17

  • 浅析苏轼早年书风及其书法思想的重要影响
    目睹苏轼更早的行书风貌。本文对苏轼早年书法风格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治平帖》为例来写特点,最后论述其书法思想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想要更多了解苏轼的书法爱好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书法;苏轼;治平帖;书风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8-0012-020 引言作为宋四家之首,苏轼的存世书法作品多达一百六十余件。一生跌宕的他,历经三起三落,看尽朝堂易帝,将其情感都寄托在文辞笔墨之中。在他的书作之中,后人往往更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8期2019-09-10

  • 赵孟頫的书法风格样式传承与创新
    赵体书法;传承;书风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工古诗词通音律,精鉴赏。擅篆、籀、隶、真、行、草,冠绝一时,名扬天下,是元代最显赫的书画家,且把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一、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演变 在书法造诣上,对赵孟頫的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来解读。 1.赵体书法对晋唐的取法 (1)对智永、褚遂良的钟爱 赵孟頫在48岁前对智永、褚遂良十分钟爱,因而形成其外观温文尔雅,而內寓刚毅的书写风格特征,他主张

    青年生活 2019年8期2019-09-10

  • 浅析北魏墓志书风的形成与演变
    本文试从北魏墓志书风的形成与演变来谈北魏墓志书风的重要性。关键词:北魏墓志;书风;演变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14-01一、北魏墓志书体的形成北魏墓志楷书形成的来源内容范围较广,并且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来源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曹魏时期的隶书和楷书;二是东汉以来的铭刻书法:三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北凉体的影响:四是北魏时期汉族人士的世家大族书法。曹魏时期的书法与其他时期的书法最主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8-09

  • 再论北宋“尚意”书风的成因
    要:北宋“尚意”书风的形成,既有对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创新。禅宗的兴盛与流布是“尚意”书风形成的思想基础,制度的革新与观念的变动是“尚意”书风形成的社会环境基础,唐代的“尚法”是“尚意”书风形成的历史基础,书家自身的追求是“尚意”书风形成的人才基础。“尚意”书风既是新时代的新气象,也是宋人品格的折射。关键词:“尚意”书风;禅宗;制度;唐“尚法”清代书家梁巘《评书帖》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一代一字,言简意赅,恰当而又真实地反映了每

    艺术科技 2019年4期2019-07-23

  • 明末黄檗宗及书风传入日本的原因探析
    究黄檗宗及其明末书风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的原因。【关键词】 黄檗宗;日本;书风[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黄檗寺虽然早在唐代就因断际希运禅师而闻名,但当时希运禅师的道场在江西宜丰县,而之所以将自己在江西的道场起名黄檗寺是因为他对家乡福建黄檗山怀着深刻的思念之情。到了明代,中天正圆走京师请藏,终于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得到明神宗赐藏。在密云圆悟、费隐通容等高僧的努力之下,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的规模逐渐扩大,到了隐元隆琦住持期间,集聚当地士绅及周

    艺苑 2019年3期2019-07-11

  • “二爨”的书风研究
    特征,总结两块碑书风的异同,让学书者对属于隶楷字体过渡时期刊刻的“二爨”更加了解,懂得欣赏并深入理解“二爨”的书风。关键词:爨宝子碑;爨龙颜碑;书风;用笔;结构;章法“二爨”两块碑皆出自云南,在南方碑刻里极具代表性,除了具有史学研究价值还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对隶楷两种字体演变、汉地对少数民族书风的影响、魏晋时期南北碑刻风格等的研究都具有极高价值,本文从分析对比两块碑的书法特点出发,探究“二爨”在书法审美上的主要价值及其差异。一、“二爨”背景简介“二爨”指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2019-04-27

  • 南宋隶书碑额书风初探
    的士大夫追求尚意书风,寄情书法直抒胸臆,行草书一时铺天盖地,但隶书并未就此亡佚。南宋隶书上继汉唐,下启元明,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有不容小觑的价值。文章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及时代风尚,紧追隶书发展脉络,探讨南宋隶书碑额之风格特色。关键词:南宋;隶书碑额;书风一、南宋隶书发展(一)赵构书法位列帝王前三“一祖八宗,皆喜翰墨。”宋高宗赵构继宋徽宗赵佶之后,醉心诗词书画,身体力行弘扬书法,从而影响了南宋书坛。“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其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南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2019-03-19

  • 当代书法的主流、非主流与乱象
    的时代特点,主流书风与非主流书风并存,其中还存在各种乱象。当代书法自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几次较大的转变,时至今日,在书坛高呼“回归传统”影响之下,逐渐转变为以二王书风为代表的“主流书风”,此外还有大小篆、汉简、汉隶、章草、魏碑等等相依并存,至于那些新奇夸张的探索性书风,因其不占主导地位,应该属于非主流。而当下那些所谓的“射书”“吼书”“盲书”等等之类,则无疑属于书坛乱象。主流书风的最大特点是特别讲求临帖功夫,以最大限度地写像古人为旨归,在此基

    中国篆刻 2019年9期2019-01-09

  •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书风。关键词:《黄州寒食帖》;文人书法;书风;情感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05-01一、逆境的洒脱——《黄州寒食帖》其文《黄州寒食帖》,苏轼撰并书,墨迹素笺本,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45岁的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第一次被贬,由大学士被贬黄州,这一落为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2018-05-03

  • 赵孟頫书法研究
    关键词:赵孟頫;书风;书画同源一、赵孟頫生平元军的铁蹄冲破了南宋朝廷一百余年的偏安之梦,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蒙古帝国。元代的统治者虽为北方的蒙古族人,然而在入主中原之后,也渐被根深蒂固的汉文化熏染,到仁宗、文宗时几乎完全汉化,所以书法艺术在元代较之南宋出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便是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他出生于宋朝皇亲贵族,他的父亲赵与訔擅长诗文书画,家中当时便有很多的珍藏,让赵孟頫在小的时候便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赵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2018-01-25

  • 徐渭另类书风及成因探析
    关键词:徐渭;书风;三教合一;刑具;平和一以嘉靖元年为上限,以李贽逝世为下限,王门讲学活动最为活跃时期,前后大致历时80年,恰好覆盖了徐渭生活的时间段。徐渭在其《畸谱》中列出“师类”首先包括王畿,其后依次为萧鸣凤、季本、钱楩和唐顺之。王畿、季本二人皆为王阳明高足,身后弟子众多;萧鸣凤是徐渭的表姐夫,实际往来关系并不多;钱楩,与王畿和玉芝禅师交往密切,后来也出人季本门下;唐顺之,因季本、王畿而结识徐渭,后在“本色”论中对徐渭有所启发。徐渭“少知慕古文词,及

    书画艺术 2017年3期2017-07-31

  • 唐朝书风三变说
    与康氏相同。唐朝书风三变说源自宋人。北宋魏泰曰:“唐初,字书得晋、宋之风,故以劲健相尚,至褚(遂良)、薛(稷)则尤极瘦硬矣。开元、天宝以后,变为肥厚,至苏灵芝辈,几于重浊。故老杜云‘书贵瘦硬方有神,虽其言为篆家而发,亦似有激于当时也。贞元、元和已后,柳(公权)、沈(传师)之徒,复尚清劲。”(《东轩笔录》卷十五)南宋学者晁公武说,《东轩笔录》是魏泰“记其少时公卿间所闻成此编”(《郡斋读书志》),时在元祐年间(一0八六至一0九三)。魏泰,襄阳人,枢密使曾布妻弟

    读书 2017年6期2017-06-06

  • 颜真卿书风演变及书学思想述略
    典范。对颜真卿的书风演变和思想变化进行探究,并着重强调其书风书风风格形成原因,论述了其在书法创作上的开拓性贡献,对于当今书法创作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颜真卿;书风;书学从颜真卿13世祖颜含随晋室渡江而徙居建康开始,到5世祖颜之仪、颜之推兄弟之时,颜氏逐渐成为江左望族。而后颜之推入北周,居雍州万年。李渊起兵之时,高祖颜思鲁因迎奉用功而授秦王府记室,直到顏真卿一直为有唐贵族。颜氏家族自南渡建康时起,世代以儒传家,恪守文字训诂家学并留心翰墨成为其立家的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2期2017-05-11

  • “八桂书风”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初探
    33000“八桂书风”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初探李雄涛*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八桂书风”是广西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区民族特色,其品牌塑造过程中应当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做好品牌规划。通过科学的品牌规划和有效的传播策略,让大众了解和接受“八桂书风”。积极探索“八桂书风”的品牌塑造和传播策略,对于广西书法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八桂书风;书法;品牌;传播一、“八桂书风”内涵“八桂书风”中“桂”泛指广西地区,秦统一岭南后在该地区设桂林郡、南海郡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2017-01-29

  • 清代碑学与扬州画派书风探究
    代碑学与扬州画派书风探究文/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丛春霖清代中后期,书坛流行的书风已经失去赵孟頫、董其昌的遒健流美,毫无生机。而科举制度形成的“馆阁体”又成为文人进士升官发财的阶梯,使书坛日渐沉闷,帖派书法呈现出衰颓不振的整体局面。“扬州八怪”为什么在康、乾时代会出现在扬州,而不是其他地方?除了与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商业经济是紧密联系外,是否存在时人审美观念的改变?与清代碑学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即使在今天,对扬州八怪书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讨论

    办公室业务 2016年2期2016-12-04

  • 雄强朴茂与时代担当 ——中原书风审美特质及其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推动
    代担当 ——中原书风审美特质及其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推动■吕文明中原地区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的摇篮,而以中原区域为中心的文化精神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中原文化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系中抽离出去,中国文化的面目是要发生巨大变化的。以这样的文化精神为基点,当20世纪的中国书法开始复兴的时候,中原大地上掀起的强劲书法风潮成为20世纪中国书法发展的靓丽风景线。1986年9月,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的 “河南中青年书法家15人墨海弄

    书法赏评 2016年3期2016-04-04

  • 试说 “流行书风”及其对现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燕试说 “流行书风”及其对现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刘燕当代书法发展三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书法展赛在推动当代书法发展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就创作格局的演变方面来看,书法展赛的一大贡献就是促使当代书法流派的不断涌现与蓬勃发展。“流行书风”就是当代书法流派中的重要一支。一、 “流行书风”——现当代书法创作的重要流派之一从广义上讲,凡是在书法史上出现过并对当时以及后来书法创作产生影响的书风都属于 “流行书风”。本文所说的

    书法赏评 2016年1期2016-04-03

  • 对新时期“中原书风”的反思与展望
    他们所特有的中原书风。中原书法的风貌,从形式上看表现为粗犷、豪放;从内涵上看表现为厚重、浑朴、势强;从传承历史上看,以张扬汉字之美、汉字文化为标志;从审美意义上看,熔铸了中原地域民族性格,历史地理文化基因,地域文化习俗。在取法上,以碑系一路为主但又不拘一格。甲骨文的自然、质朴与生动,金文的典雅、洗练、圆熟与整肃、两汉摩崖碑刻的恣肆、天然、雄强、厚重,北魏碑刻的博大、开张、富有奇趣、以及简书的灵动、帛书的凝练、民间书法的朴拙,甚至以东晋风流为旨归的帖系书风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2015-07-12

  • 赵孟頫晚期书风与李北海书风比较研究
    :关于赵孟頫晚年书风分期的研究古已有之,宋濂、吴荣光的观点为大多数学者、评论家、鉴藏家所认同,近代的王连起、刘九庵等也做过许多深入的研究,但都没有对赵氏书风的分期作出具体的划分,本篇论文提出的观点对此可以作个补充,对于研究赵孟頫书风分期的学者也可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赵孟頫;李北海;晚期;书风;比较1 绪论1.1 问题的缘起我的论文选题定为《赵孟頫晚期书风与李北海书风比较研究》,基于三点原因:一,我正在写赵孟頫晚年力作《胆巴碑》,对赵孟頫以及赵孟頫晚期书风

    卷宗 2015年3期2015-05-13

  • 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看出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经历了西汉前期带有篆书遗韵的古拙、浑穆,西汉中期至东汉初的质朴无华和东汉中期以后的庄重严整并伴有藻饰之风三个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多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有关。[关键词]济宁汉碑;隶书碑刻;书风;变化;原因一般认为,隶书作为一种书体自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到秦朝时有了一定的发展,演变为后世所称的古隶。(1)但是,汉代以前隶书的使用并不广泛,在秦朝的地位也远在官方通用文字小篆之下。隶书真正崛起并取代小篆成为通用文字是在两汉时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5期2014-11-10

  •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书风 ——以“八桂书风”为例
    类学视野中的地域书风 ——以“八桂书风”为例马一博(广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地域书风的兴起对中国书法现代性进程起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构建“八桂书风”,具有防止迷失自我“文化身份”的功能。特定的民族心理结构、野性思维特征、深厚的地域民族文化积累、多样的书法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而建立在民族文化、族群文化与区域文化基点上的“文化自觉”与“身份认同”,有助于其功能得以更加清晰地实现。地域书风;八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年5期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