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017-09-12 07:18张粉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稳定型心绞痛

张粉枝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论 著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张粉枝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接受血压控制、观察病情变化、健康宣教、心电监护、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缓解时间、行为领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率为11.90%, 低于对照组的30.95%(P<0.05);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 2组患者面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2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率,缩短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病情易反复发作[1]。研究[2]发现,冠心病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其病发多与高血压、典型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肥胖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强化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临床护理多以专科护理为主,但专科护理往往欠缺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可影响治疗效果,而综合护理能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标准化、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保证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4]。本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入选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4]; ②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具备一定语言表达能力; ③ 无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 ④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⑤ 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老年痴呆者; ② 存在严重听觉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者; ③ 非自愿参加者; ④ 因自身原因无法参加或完成研究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3±8.7)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1.9±0.6)年,心绞痛类型为32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7.4)岁,病程9个月~4年,平均(1.9±0.8)年,心绞痛类型为34例稳定型心绞痛、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积极控制血压,观察病情变化,宣教冠心病知识,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冠心病宣传资料,及时汇报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实施体位护理,定期清洁床铺,合理控制病房温湿度; 在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指导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积极做好急救准备,全天候实施心电监护。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在评估结果以及患者具体病情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计划,关心、安慰、体贴患者,倾听患者倾诉,缓解其不良情绪,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5]。②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选用清淡、易消化、低盐、高维生素、低脂等饮食,控制进食速度,不能过饱,禁烟酒,同时配合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保证排便通畅。③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用药时间及方法、剂量,讲解药物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与禁忌证,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用药,避免诱因。对静脉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若患者出现心绞痛征兆需及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④ 舒适护理: 强化病房巡视,随时监测病情,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病房,定期协助翻身,维持舒适体位,适当给予患者吸氧治疗[6]。⑤ 放松身心训练: 指导患者身心放松训练方法,解释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明确治疗、护理目标。帮助患者采取平躺、静坐等舒适体位,使全身肌肉慢慢放松,先收缩后放松各组肌肉, 1次/d, 3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缓解时间、行为领域情况。行为领域评分: 护理2个月后采用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问卷(MCMQ)进行评估[7], 包括面对及回避、屈服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用1~4分表示,面对评分越高、回避与屈服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应对方式越好。

2 结 果

2.1 心绞痛发作情况与住院时间

护理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为30.95%(13/42),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率为11.90%(5/42)。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护理后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护理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行为领域评分

护理后, 2组患者面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2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行为领域情况±s)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致死率较高,多由各种诱因引起发作,患者需多次接受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均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精神压力,加重了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幸福感[8-9]。研究[10]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属于心因性疾病,若患者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因心理因素加重病情; 同时,紧张的心理状态、激动的情绪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儿茶酚胺表达水平,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情况,进而进一步加重冠心病心绞痛。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的护理计划,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1]。

传统护理模式多以生物医学护理干预为主,包括监测病情、用药指导及常规监测护理等,易忽略治疗过程中的部分细节因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护理技术的不断完善,综合护理模式得到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其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角度出发,实施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整体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知水平[13-14]。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还能从多方面了解患者心理与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情况,使患者维持身心舒适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复发,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风险,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16]。同时,观察组患者行为领域的应对方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为应对方式。分析原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属于高龄患者,加之自身性格与身体状况、生活事件等因素影响,对疾病及生活不良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差,进而会对治疗及预后存在一定影响[17]。应对能力良好的患者,能采用积极情绪面对疾病与治疗,自主调节心理状态; 应对能力较差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平衡状态,且随着时间延长,会加重损害心理健康[18]。

[1] 闫现华.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5, 37(10): 1584-1586.

[2] 王霞.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 24(8): 127-128.

[3] 胡小红, 王任红.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36): 167-16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8-8.

[5] 沈晓红, 姜乾金.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9(1): 18-20.

[6] 徐佳琦.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11): 2135-2136.

[7] 陈乙勇.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6): 145-146, 149.

[8] 王红霞, 孙广晓, 曾德菲,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220-222.

[9] Kobayashi N, Takano M, Shirakabe A, et 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guided endovascular stenting for celiac artery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hypoperfusion after acute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12, 59(17): 1568-1568.

[10] 王红霞, 麦苗, 孙广晓,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220-222.

[11] 张红丽, 刘海荣, 王媛, 等.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4, 27(10): 143-144.

[12] 李素姣, 姚金坊.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4): 22-23.

[13] 张绍华, 张洪君, 樊启财.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 2015, 35(11): 31-33.

[14] 李亚昭, 魏新考, 崔利峰.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0): 2211-2213.

[15] 赵小东, 刘新梅. 氯吡格雷联合地尔硫卓、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86): 87-88.

[16] 常海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研究[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 13(1): 43-46.

[17] 懂艳飞, 余丽波. 整体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8): 143-144.

[18] 汪海燕, 孔艳, 瑞琼, 等.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 2014, 18(10): 2011-2012.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ZHANG Fenzhi

(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 01005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eceiving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bservation of disease changes, health education, ECG monitoring, medication guidance and other routine care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The attack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du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hospital stay, relieving conditions of clinical symptoms (fever, cough), condition of behavio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11.9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0.9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u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hospital time, and duration of fever and cough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confronting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and avoidance and surrender scores were lower than nursing befo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scores of confronting was higher, and avoidance and surrender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significan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fever duration, cough improvement time and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diseas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treatment

2017-03-2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科学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0321)

R 473.5

A

1672-2353(2017)16-001-03

10.7619/jcmp.201716001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稳定型心绞痛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俄语体与持续时间结构组合规律的认知语义阐释
晕厥的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