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

2017-09-12 07:18余燕梅曹玉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营养液颅脑机体

余燕梅, 曹玉芳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海南 海口, 570208)

ICU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

余燕梅, 曹玉芳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海南 海口, 570208)

目的 探讨ICU颅脑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实验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7 d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改善ICU颅脑损伤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ICU; 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营养水平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受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然而,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会影响其正常进食,诱发营养不良。因此,临床必须重视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有效预防营养不良,维持患者正常生理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患者早期康复[1]。对此,本研究对比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和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危重病患者选择合适营养支持方式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21例,年龄18~58岁,平均(38.26±3.51)岁;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为3~8分,平均(5.26±1.63)分; 致伤原因: 43例车祸伤,12例摔伤,9例打击伤,16例高处坠落伤。经医院伦理协会通过,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肢体多发伤、代谢性疾病、生存周期低于10 d。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性别、年龄、GCS评分、致伤原因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气管插管,予以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留置胃管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调制营养匀浆膳,匀浆膳组成: 鸡蛋、土豆、大米等,初始鼻饲4~6 h内,每小时观察1次患者对鼻饲的耐受情况,营养液初始剂量控制在60~80 mL,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增加直至250 mL。护理方法: ① 体位护理: 行营养液输注期间,将床位抬高30~45°, 输注结束后维持该体位30 min~1 h, 预防营养液倒流,引发呕吐、呛咳症状; ② 营养液输注护理: 行营养液输注期间,遵循少到多的原则,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 ③ 鼻饲管护理: 输注营养液前,观察鼻饲管固定情况; 用清水冲洗鼻饲管,检查是否存在导管堵塞; 输入20%以上高浓度营养液期间,间隔2~4 h取等渗盐水冲洗导管,每天定时更换体外导管; ④ 密切监测患者营养指标、糖代谢: 调整营养液成分,维持机体平衡; ⑤ 鼻口腔护理: 每天取棉签蘸清洁鼻腔分泌物; 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⑥ 并发症护理: 加强对患者腹泻、腹胀、恶心等并发症的观察,若出现并发症,并及时告知医生。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包括以下方面。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肠外营养混合液(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经静脉通道均匀滴注。若患者存在糖尿病史,可先予以降糖药物治疗,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给予营养支持。导管护理: 静脉中心置管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每天对穿刺点消毒,使用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部位; 更换期间动作应轻柔,以免导管滑出; 输注过程中取25~50 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预防导管堵塞; 加强对导管的观察,防治导管受压、扭曲; ② 并发症护理。操作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每天更换输液器,预防感染; 每天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观察是否出红肿症状,预防静脉炎; 合理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加强对血糖的检测,若存在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① 观察2组营养前和营养7 d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值; ② 记录2组营养前和营养7 d后CD3+、CD4+、CD4+/CD8+的变化; ③ 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2组营养前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对比±s) g/L

与本组营养前相比, *P<0.05; 与营养7 d后对照组对比, #P<0.05。

2.2 2组免疫功能对比

2组营养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营养7 d后均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观察组营养7 d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免疫功能对比

与本组营养前相比, *P<0.05; 与对照组营养7 d后对比, #P<0.05。

2.3 2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渐上升。据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代谢率是正常人的2~3倍,易引发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并发症发生率[2]。文献[3]指出,重型颅脑损伤伴随营养不良,会加速脑细胞代凋亡速度,加重脑损伤,诱发不良预后。因此,临床应重视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改善机体代谢异常。

目前,临床营养支持主要包括2种,即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然而,研究[4]指出,肠外营养支持无法满足机体能量消耗,且长期场外营养支持,会破坏肠粘膜,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主要经鼻滴注营养液,能够满足机体高能量代谢的需要,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此外,该营养支持方法对肠粘膜的破坏较小,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预防肠道功能障碍[5]。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营养7 d后, 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6]指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营养物质符合人生理特点,能够保护肠道功能,促使胃肠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

目前,临床多数学者已认可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但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会伴随多种并发症,若护理不当,可能影响营养支持效果。研究[7]表明,规范护理干预可降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预防感染。输注营养液前先检查鼻管固定及通畅情况,输注高浓度营养液时,间隔2~4 h取温开水冲洗1次导管,预防营养液沉淀,堵塞导管。呕吐、呛咳是营养液输注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输注期间应适当调高床位,尽量控制输注速度,预防腹泻、腹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满足ICU患者机体高代谢状态,减少对胃肠粘膜的破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1] 王正梅, 李金芳.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6): 247-249.

[2] 王艳, 颜泽娅, 张雯婕,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12(4): 368-369.

[3] 许伟.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3, 20(6): 383-384.

[4] 夏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7): 1591-1593.

[5] 应佩秀. 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7): 669-670.

[6] 张翠花, 张薇, 张金钟, 等.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及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康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1): 102-103.

[7] 姜惠敏.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3): 126-127.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ICU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YU Yanmei, CAO Yufang

(ICU,HaikouPeople′sHospitalofHainanProvince,Haikou,Hainan, 57020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ICU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80 ICU case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nursing car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mmune statu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and complications rate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total protein and serum lbumin during nutritional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CD3+, CD4+, CD4+/CD8+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7 days of nutrition (P<0.05); Electrolyte disturbanc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ulc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testinal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ICU brain injury patients and improve immunity.

ICU; craniocerebral injur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nutrition level

2017-03-18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143)

R 473.6

A

1672-2353(2017)16-011-03

10.7619/jcmp.201716004

猜你喜欢
营养液颅脑机体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
基于ANSYS的液压矫直机机体的疲劳及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