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离不开雷锋精神

2017-09-12 18:19杨淑杰
人生十六七 2017年9期
关键词:雷锋礼仪精神

杨淑杰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主阵地,肩负起重要使命。在中职学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筑牢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石。”马英校长这样认识中职学校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她紧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紧扣各专业特点,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师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辽沈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雷锋精神教育,首先体现为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这是成为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

在外事学校的校园,你能领略到一道令人称奇的风景,那就是手擦地。早中晚,一天三次,教室、走廊、楼梯、大厅,到处都有学生忙碌的身影。校园内没有一点纸屑,没有一点灰尘,更没有随手丢弃的杂物。我们曾经赞叹过日本孩子手擦地,外事学校的手擦地坚持了20年。“手擦地,不仅是劳动习惯的培养,更使学生们在劳动中润育着德行,在劳动中增进友谊,在劳动中学会感恩。手擦地坚持20年,使学生们认识到简单的工作也要有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作为。”马英校长这样诠释手擦地。另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寝室,无论是女生宿舍,还是男生宿舍,都异常整洁。床上一排“豆腐块”被子,床下一排脸盆和鞋子,如同参加阅兵仪式一样,整齐划一;床单平整得像无痕的纸面,地面干净得像明亮的镜面。“舍务管理军事化,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这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职业人首先要达到的标准。”马英校长这样评价“舍务管理军事化”。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雷锋“爱劳动、守纪律”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这为学生们走上社会,成为合格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雷锋精神教育,在职业学校体现为职业素养教育。这是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前提条件。”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所以三产服务类专业为主的中职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型人才,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马英校长这样认识职业素养在学校育人中的重要性。

校园里,你会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琅琅书声,你会看到学生整齐的仪容仪表,你会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多年来,学校一直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石。2009年,学校成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几年的实践,已经探索出一条“国学铸魂、礼仪塑形”的特色之路。如今,礼仪之花开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礼在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开设基础礼仪和专业礼仪课程;礼在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礼在赛场,构建典型载体,形成以“校园礼仪大赛”为代表的竞赛平台;礼在职场,打造有各专业特色的职业礼仪教育模式;礼在服务,担当社会责任,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几年来,礼仪队承担了“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大赛、东北文博会、沈阳国际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礼仪服务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好评。765名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志愿者服务工作,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荣誉感。提到礼仪教育与雷锋精神教育的契合点,马英校长说:“雷锋用快乐与感恩诠释着对善的追求与执着,学校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们以感恩之心服务于家庭、师长和社会,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中最本质的要素,也是一个优秀职业人的必备素质。”

“雷锋精神教育,在职业学校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这是成为‘大国工匠的首要条件。”

“雷锋身上体现的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尤其是他的‘钉子精神,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的最好范本。学校除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还与企业携手,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助力,共同播撒工匠精神的种子”。马英校长深有感慨地说。

每年,毕业典礼和就业“双选会”,学校会开展企业文化展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邀请刘敬贤等专家到校授课,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激发潜能,为学生生涯规划定位。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授课,让学生体会工作流程中的细则和要点,树立“重细节、重过程、重方式”的工作态度,体会作为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学校还邀请成功校友,为学生做职业生涯的梳理,从个人经历中提炼成功秘诀,从工作历程中发现亮点,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绝”的服务最高境界的钓鱼台国宾馆,学生们把课堂所学落实到服务细节中,履行着“典雅、细腻”的服务标准。学生们在钓鱼台国宾馆美食、美器、美环境、美服务的训练中,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学校荣耀地成为“钓鱼台国宾馆制定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很多企业反馈,外事服务学校的毕业生“用得好,留得住”。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更是创造了“9金、17銀、18铜”的骄人成绩。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让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学校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育人果实。

“雷锋精神教育,在职业学校体现为奉献社会教育。这是成为合格公民的根本条件。”

“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中国梦的价值要素。要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让其心系社会,懂得感恩和回报尤为重要。学校不断创设载体和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反哺社会,成为合格公民。”马英校长这样解读学校进行奉献教育的意义。

从2010年起,每一届都有两个特殊班级,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班”。他们经常出现在社区、敬老院和孤儿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社区清扫卫生,美化环境;他们用学到的专业技能为居民美发、美甲;他们用攒下的零花钱,给孤儿院的孩子买学习用品……专业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服务中来,为社区居民义务传授烹饪、声乐、茶道等知识,为皇姑区聋人学校的孩子讲授美发和化妆知识,师生共同践行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在雷锋班的带动下,志愿者队伍也逐年扩大,去年与“九·一八”纪念馆签订共建爱国主义基地,100多个学生成为纪念馆志愿讲解员。之后,学校又与沈阳市人防基地签订共建爱国主义基地,100多个学生成为志愿者讲解员。学生们用技能服务社会,将大爱传播于人间。

“志愿精神,是雷锋大爱精神的生动反映,也是新时期学习雷锋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正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核心,是雷锋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马英校长这样诠释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关系。

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立足岗位,锐意创新,大胆创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沈阳冬冬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东辉,“加油好男儿”全国总冠军井柏然,沈阳筷道餐饮有限公司、上海同亿富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峰……这些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成为中职生的成功典范。

“学校始终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教育原本命题做探索和思考,我们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赋予雷锋精神以丰富的职业内涵与外事特色,与工匠精神培育合二为一,让其内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让其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目标。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与弘扬。”马英校长这样总结学校在雷锋精神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锋礼仪精神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