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迟到学生的“奖励”

2017-09-12 15:32乌爱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早自习训斥惩罚

乌爱洁

长空丽日冰封开,万里江河奔涌来。和风渐染山川绿,新芳暗袭红满宅。去岁叶落志犹在,今春花绽思壮怀。逝者如斯不我待,只争朝夕愿德才。

这首名为《咏春》的七律气势宏大,豪情万丈,很有李白的风范。您也许会问,这是哪位大家的作品?这首诗出自一位高一学生之手。这首诗的由来,还要从我的一次班级管理改革说起。

高中生早自习迟到问题,一直是令班主任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每天总有几个学生姗姗来迟。怎样解决迟到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办法。有的在门口罚站,有的抄课文,有的告之家长等等。说实话,这些做法我也曾施行过,但效果都不是很好。弄不好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迟到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可能还要衍生新的教育难题。我把这类解决办法称之为“消极性惩罚”。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既能起到警示作用,又不让学生感觉难堪,甚至能把问题的解决变成一次教育契机,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改正错误的同时,还能从中收获点什么,比如成功、自信?

带着这样的思考,2011级新生入校后,针对早自习迟到问题,我进行了改革——“奖励”迟到的学生。我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奖励性惩罚。

对于迟到的同学,我给他们提供如下几种选择性解决方案。

1.为班级做点贡献。比如买盆花、写幅字、画幅画,花放在班级窗台,字、画挂在墙上。

2.写作文。既可以写英语作文,也可以直接用汉语写。注意是写作文不是写检查。

3.写诗或词。发表在班级博客和班级黑板报中,公开展示,一起分享。

具体实施时,还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分寸的把握。总体来讲,要特别注意三点:

第一,提前沟通。在实施这种管理办法的时候,应该和班里的同学提前沟通好,让大家对这项举措知情、理解,让他们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让方案更完善。

第二,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如果有学生迟到了,应该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方案,是写幅毛笔字,画幅画,还是写诗或词,让学生自己来选。选择他们自己擅长的,因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出丑,而是让他们因此获得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收获自信,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不能训斥,态度应温和。学生迟到了,老师如果先进行一番训斥和批评,然后再进行这样的处理,那么效果将大打折扣。受到训斥已经是学生为迟到付出的代价了,如果再增加其他的、哪怕是带有奖励性质的惩罚,学生也不愿意买账了。因此,在实施中一定要注意态度,老师不能生气,不能着急。态度一定要温和,这是奖励性惩罚能够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同学们不但对此欣然接受,甚至还津津乐道,向别的班级推广我们成功的经验。之后班里早自习迟到现象大大渐少。

这项班级管理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的原因是这种“奖励”性的解决办法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心理感觉。虽然迟到了,但并没有因此遭到老师的训斥或惩罚,反而获得了一次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班里的墙上挂着自己的字画,给班级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窗台上摆放着自己买来的绿色植物,给班级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尤其是在班级博客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全班、全校的人都可以读到自己的作品。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和荣耀啊!

这项班级管理改革的成功,让我从更深层次思考教育的真谛。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对于老师来讲,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的人格和灵魂也应得到尊重。发自心底的对学生的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说过,“一粒沙中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老师应该让“每一朵花的天堂”更加绚烂,让“每一粒沙的世界”更加丰盈。这就需要为师者有不断创新的教育智慧,这是教育成功的關键。

(作者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250118)

编辑 / 张 帆 终校 / 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自习训斥惩罚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老夫老妻
我的训斥
My English Teacher
Jokes笑话
Wenzhou Woman’s Journey towards Grandmaster of Memory
谁在偷懒
真正的惩罚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早自习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