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心辅:小学高段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2017-09-12 20:41陈慧瑜蔡洋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小学高段

陈慧瑜??蔡洋洋

〔摘要〕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小学高段学生倾听能力现状,发现学生倾听能力偏弱,于是提出了“倾听金字塔”心理辅导策略,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即用夯实“塔基”——推行乐群心理讲坛;构筑“塔座”——上好心理团辅活动;搭建“塔架”——设计心理拓展游戏;构建“塔身”——开展小组团体心辅;构建“塔身”——开展小组团体心辅;修筑“塔尖”——做好个案心理辅导这五大策略。通过实践,成效显著: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及综合能力,教师素养及课堂驾驭能力都有所提升。

〔关键词〕倾听金字塔;倾听能力;小学高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56-05

倾听与“听”的区别在于其具有倾向性和关注性。它由身体参与能力、专注倾听能力、理解倾听能力、欣赏倾听能力、批判倾听能力和移情倾听能力组成。[1]

“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美国学者丹尼斯如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同学发言,才能顺利参与教学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但现今课堂中,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学生表达很是积极,但对于同学的发言缺乏应有的耐心与倾听,他们的不良倾听习惯及行为严重影响课堂效果。我通过两年实践,提出“倾听金字塔”心理辅导策略,以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倾听能力。

一、质量结合:倾听能力现状分析

(一)学生倾听能力质性分析

我从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状况主要分以下五种:第一种,不听不闻;第二种,听而不思;第三种,边听边思但不发言;第四种,边听边思积极发言,但自己不做深入思考,只是基本重复别人发言;第五种,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善于将老师、伙伴发言进行归纳,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对以上五种学生,不发言的学生是第二种居多,从讨论状态而言,是第四种情况较多。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倾听的内容主要是以倾听新课内容为主,但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学生倾听能力量化分析

分别对我校五、六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倾听能力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的是蓝曦在其硕士阶段编制的《关于课堂倾听的调查问卷》。问卷实发402份,实收402份,将全选单一答案、空掉几题的或者进行多次涂改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88份,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

身体参与能力有两道题构成,分别是会用身体语言(比如点头)表示倾听和边听边做笔记。有80.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用身体语言表示自己在倾听(见下表),61.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边听边记笔记。

此外,我们也对专注倾听能力、理解倾听能力、欣赏倾听能力、批判倾听能力和移情倾听能力做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各种倾听能力在3分左右,即在不符合和符合之间,分值偏低,倾听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欣赏倾听能力和移情倾听能力比其他倾听能力稍高,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存在社会赞许性。所以问卷调查的数据要与课堂观察、学生访谈、教师访谈综合考量才比较准确。

(三)学生倾听能力影响因素

通过质性和量化两个维度分析,我们觉得学生倾听能力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教师因素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板书,要掌控多媒体,要组织教学,然而部分教师未能及时给予回答学生恰当的反馈,教师这种无意识行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更有个别缺乏倾听意识与能力的教师,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2.学生因素

小学生表现欲强,总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个性的差异造成孩子在课堂上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外向的孩子由于表现欲极强,当老师没有给他们机会发言时,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课堂倾听。

3.环境因素

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课堂的话语权更多地释放给学生,所以课堂很热闹但也比较吵闹。同时,班级人数太多造成教室拥挤,尤其是孩子们就是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互相影响,汇集起来也会影响学生课堂倾听。

二、塔式心辅: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两年的实践中,通过研究,我针对高段学生不同的群体与个体,在倾听能力培养上提出了“塔式心辅”,从“高段师生—高段班级—个别班级—同质学生—单个学生”出发,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形成“倾听金字塔”心理辅导策略。(见图1)

(一)夯实“塔基”——推行乐群心理讲坛

构建“倾听金字塔”,如果没有“塔基”支撑,“塔座”不可能牢固。开展倾听类心理讲坛是一个很高效夯实“塔基”的策略。讲坛面向高段全体师生,有组织、有目标、有具体内容,受到师生欢迎。

1.面对教师倾听讲坛

针对教师讲坛的内容力求专业、鲜活、体验性。教师除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应具备课堂渗透倾听教育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各种培养学生倾听的训练能力。

2.面对学生倾听讲坛

針对学生讲坛的内容,是他们喜爱的游戏、故事、生活案例、心理小测验等方式,学生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根据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情绪高涨能促进简单内容的学习,所以倾听讲座给学生带来的变化相当显著。讲坛也探讨了不良倾听的现象,并为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提出了合理建议。

3.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

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如:2017年3月,课题组利用心理健康活动周这个机会在高段开展了“我爱倾听”乐群心理讲坛,还包括倾听主题漫画评比、电影欣赏、游园活动等。endprint

“我爱倾听”

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广大师生了解更多的心理现象,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方法,进一步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师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我校特举行“我爱倾听”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6~20日

二、活動内容

1.举办活动周启动仪式;

2.举办高段乐群心理讲坛;

3.开展倾听主题漫画比赛;

4.播放倾听主题电影;

5.开展倾听游园活动;

6.活动总结。

三、领导小组

四、活动要求

1.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保证活动的成效;

2.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活动,确保学生受到良好的、有意义的教育而健康成长;

3.各活动负责人要按计划按步骤开展活动,确保活动质量,并收集整理好活动资料;

4.提高效果,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通过心理活动周,把心理乐群讲坛落到实处,而倾听训练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心理乐群讲坛带给大家的是倾听氛围的创设、倾听意识的树立,是“塔式心辅”第一环。

(二)构筑“塔座”——上好心理团辅活动

1.形成两种课型

如果说,开展心理乐群讲坛,是夯实“塔基”的话,那上好心理团辅活动是构筑“塔座”重要的一步。

我们心理专职团辅教师坚持通过心理健康团辅活动课,既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技巧,又能直观地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小技巧,学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心理健康团辅活动课倾听专题的基本模式,如图2。

故事导入板块主要包括:倾听类的名人故事、历史典故、童话故事等。角色扮演和认识倾听板块主要是现场心理剧、影视资料等。自我评价和能力自测板块主要是倾听能力同桌互测、师生互测等。

2.课型模式举隅

以课型1为例,心理团辅活动课例“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

【辅导目标】

1.通过情境、游戏等方式,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2.通过心理短剧、小组讨论等活动,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带来的不同感受,掌握倾听小技巧,学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辅导过程】

一、热身游戏:抓手指

二、故事导入:了解倾听

三、心理剧场:感悟倾听

四、身临其境:解密倾听

五、畅谈收获:小结延伸

在高段铺开心理团辅活动课,并形成系列“倾听”主题课例,应该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最基础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搭建“塔架”——设计心理拓展游戏

“塔基”坚实了,“塔座”牢固了,要想建好“金字塔”,还需一步一步向上搭,于是我们课题组就合理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设计新颖的拓展游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倾听能力,并把心理拓展游戏进一步开发,向室外心理拓展游戏课堂延伸。

1.课前五分钟训练

每节课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一系列的倾听小游戏训练,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我们参考并设计了如听声音编故事、传话游戏、放松游戏、我说你画、我说你剪、音乐与意向等心理拓展游戏,供学生训练[2]。

2.心理拓展游戏课

针对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些心理拓展游戏课,如“心有灵犀”“于无声处”,宫崎骏《侧耳倾听》电影片段欣赏等。

室外心理拓展游戏就比较多了,如盲人作画、盲人旅行、最佳配图等。室外充斥着各种声音,学生对游戏规则和游戏过程的掌握也能体现学生倾听能力。

(四)构建“塔身”——开展小组团体心辅

小组团体辅导,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倾听能力的关键环节,由于班额数较大,每班总存在一些“不会听”还爱捣乱的孩子。课题组从每班抽取几名倾听能力较为薄弱的孩子,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每周1次的小组团队心理辅导。这部分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升了,“倾听金字塔”的“塔身”就基本构建完毕。

1.构建“四阶八环”

我们意图通过对这些不爱倾听的同学进行小组团体辅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课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倾听能力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倾听能力。通过实践,我们构建了倾听能力专题小组团体心辅的基本构架:“四阶八环”(见图3)。

为此,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小团体辅导的技术与方法。

2.辅导操作要点

本专题,我们共进行了八次小团体辅导。采用同质、发展性、封闭性的团体性质,通过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讨论法、认知行为改变法、意向对话法等各种辅导技术,提升学生倾听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到这个阶段,“倾听金字塔”基本构建完成。通过小团体辅导之后,每个成员都说自己有进步,觉得这样的学习很快乐,老师很亲切。班上同学都对他们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原先各自为政到现在每位成员的融洽相处,从原先课堂纪律的打扰者到现在课堂纪律的维护者,从原先的不善倾听到现在的“金耳朵”。

(五)修筑“塔尖”——做好个案心理辅导endprint

每个班总有一两个特别不会倾听的学生,我们课题组通过调查筛选,邀请个别倾听不良的学生来做个案心理辅导,做好这最后一环,也就是修筑好“塔尖”,使“塔式心辅”形成完整的策略体系。

1.个案辅导三步骤

我们发现,这些个案的课堂倾听不良习惯及行为的背后往往有其相似心理层面的原因:如一直以来学习方法不正确,家庭不和谐,家长教育问题,自身适应问题,自卑,与同学人际交往出问题等。而倾听个案心理辅导主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建立相互信任的辅导关系。以小邱为例,虽然她在课堂上经常大吵大闹,但是老师接纳她的行为,并没有严厉批评她,课前课后陪她聊天,让她帮老师盖纪律章,并适时要求她做个案辅导。老师的行为给予了她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她愿意接受老师的邀请,并吐露心声。

其次,了解辅导对象的心理困扰。小邱因同学孤立她,没有朋友而煩恼。同时,她也因外婆对她的严厉管教和父母之间关系而自卑。当我们了解到辅导对象的这些心理困惑时,就能理解她的种种行为,包括课堂表现。

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倾听训练。经过倾听训练的小邱课堂表现越来越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老师对她的表扬多了,同学也慢慢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虽然心理的困扰一时没法解决,但她学会接纳,人也越来越自信。

2.个案倾听训练点

倾听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我们会探讨影响个案倾听的因素。并会做倾听小游戏、倾听小测试、聆听倾听故事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对倾听的认识。

中期,我们通过“苹果意像”、角色扮演等手段,提高个案的学习自信心,积极想象自己在课堂上的倾听状态,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训练倾听能力。

后期会跟踪个案,评估辅导效果,同时会辅以学业辅导,再次进行倾听行为训练,进行进一步巩固。

三、研究成效:倾听能力提升显著

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倾听金字塔”心理辅导策略成效是显著的。

(一)提升了学生倾听能力及综合能力

1.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研究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其他技能课的学生课堂纪律性不强,课堂倾听有待加强。实践之后,各技能课老师反馈学生课堂倾听能力提升显著。通过对学生《关于课堂倾听的调查问卷》的后测,各因子都有所提升。(见图4)

2.促进了学生品质的发展

研究前大多数学生的倾听是以“听”为主,缺乏思考,缺乏主动性。正由于“听”的效率不高,导致学习兴趣不浓,课前不会预习,课堂上不会质疑提问,课后也不能及时复习。实践之后倾听能力对学生情绪掌控能力、自信程度、学习习惯养成等也有显著影响。

(二)提升了教师素养及课堂驾驭能力

无论平时上课或者每学期组内教研课还是公开课,大家都关注科任教师在课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使教研有了共同话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参与这项研究的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蓝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术倾听能力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15-16.

[2]杨敏毅,鞠瑞利. 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案例[M].太原:希望出版社,2010:124-127.

(作者单位:1.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五小学,温州,325400;2.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温州,3254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小学高段
浅谈小学高段扩展语句的几种方法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通过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感觉 感受 感动 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