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读写训练 夯实语用能力

2017-09-12 04:17黄冬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3期
关键词:比喻知识点文本

黄冬云

文本阅读是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载体,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要让学生丰富语用能力,就必须抓实“读”和“写”两条路径,读中学写,写后导读,读写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把准语用视角,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即备课,是教师指导好学生读写结合,训练语用的前提。对任何一篇文本,不同的阅读个体会因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文学素养等差异而解读出多元的文本内涵和思想情感。正是由于解读角度不同,目标定位也不同,衍生出文本内容理解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抓好读写结合、落实语用,应立足语用视角解读文本。

1.目标定位凸显语用

任何一篇文章,其教学目标均包含语文知识、文章思想感情和语言运用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面面俱到,还是各有侧重,应该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特点,在兼顾三层目标的基础上凸显语言运用。如《将心比心》通过小故事叙述表现“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在学生感悟理解“阿姨为别人推开沉重大门”和“护士为母亲扎针受到宽容和理解”等故事内容,从中晤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感情的前提下,重点进行语言运用训练,着眼“怎样写”的写法解读,找出文章中两处最为感人的“语言描写”作为语用训练点。

2.教学解读基于语用

教师备课需要从教学的视角解读文本,既要以文本为依据,紧扣目标定位,读懂、读准文本的内容和单元训练要点,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寻求让学生获取语言运用的途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可能从这篇文本中学到什么,哪些内容可能是学习的起点,哪些内容可能是学习的难点、盲点,哪些内容可能是学习的增长点和提升点……准确解读出这些文本信息,教学中读与写才能有的放矢。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以“导读案”为拐杖,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因此,解读文本时需要把准上述几个点,精心设计导学案,把知识的重难点分解成阶梯状结构的知识点,设计出符合本班学情的导学案,提前让学生介入知识点的自我学习领悟。把课堂需要精讲的范例制成课件,通过课件的声、光、色等形象、生动情趣的特点,唤醒学生的视、听、想、动、说等多种感官参与阅读的过程,学习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同时还要针对文本特色,设计有利于学生借鉴运用文本语言的作业训练,以夯实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七月的天山》本文具有“总-分-总的篇章布局结构,分写部分的详写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的语用特色;拥有形象比喻的准确运用,形容词的多重修饰等语言特点,将这些语用秘籍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读书感悟。课堂精讲时,就选取分写部分的其中一个自然段精点解读,解读出详写天山之景时,作者的观察点在哪,在语境上感悟初入天山的雪山寒气、再入天山的密林幽静、深入天山的山色景象;在语法上解读出形象比喻的准确传神;在语言特色上悟出形容词的多重修饰作用等。通过课件呈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追问质疑等策略,引导学生感悟领会运用。

二、紧扣语用训练,对话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空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学生阅读文本虽然不是鉴赏文艺,但对于阅读者而言,其阅读感悟过程是大相径庭的,需要对文本言语的深思熟虑,才能习得文本内涵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方式方法以及写作特色等。基于语用训练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入选教材中的名家之作的特点,紧扣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两个层面展开对话,厚积以薄发,下笔而有神。

1.语言积累点对话

每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文采与特色,要紧扣单元要求、学段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目的,选准语言积累对话点,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其内涵包括组词、造句、熟读、理解、表达。通过背诵、意义识记、复述表达等途径,对这些文本内涵进行碎片化积累,提升大脑语言中枢的信息量。

背诵中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是古人强调多读强记的经验总结,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对课文要求背诵的语段,让学生自我对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熟记,也是相当有效的积累策略。

理解中积累: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理解性意义识记才是最有效的积累方法。根据句段特点,抓住关键词或句,串联对话,引导提纲式识记,记得快,记得牢。如《桂林山水》第二段背诵抓住“大海-西湖-漓江-船桨”四组词语,串联“静、清、绿”三个字,学生就理解识记了。

复述中积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是巩固积累的有效手段,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载体。在学习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生字、新词串联复述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写作训练点对话

针对文本写作特色,在遣词造句、句式运用、构段谋篇、布局思路和体裁特点等方面进行对话,揣摩其方法要领,习得写作方法。在文本阅读中,通过仿写、借鉴改写、变通写法、综合写作训练等途径,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如《小英雄雨来》文中有四个比喻句,其中两个比喻句用小泥鳅和小鸭子来描写“雨来”浑身光溜的形象和水性高超技巧;另两个比喻旬“像鹰的爪子”和“恶狼般”是描写德军的凶恶、狠毒、阴险。这四个句子安排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里,让学生感悟句子的不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就从“借鉴句式、联系意境、沟通生活”等层面设计语言训练环节,让学生进行语用感悟。

借鉴句式,仿写运用:选用“……像……”;“……般”两组比喻词,让学生比较异同,借鉴仿写,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他比喻词的旬式,如“……似的”;“犹如……”等,加深对明喻句式的解读。

联系意境,说中运用:解读出这类比喻句的共性是把人比作“动物”,但所包含的情感有褒有贬,要因人而异选用。让学生回归文本,再现“雨来在水里光滑传神的形象,高超的游泳技巧”,使学生读出用泥鳅和小鸭子比喻的准确恰当。再读德军抓雨来时的凶恶、阴险,联想德军追雨来,伸出又大又长的手掌抓雨来扭耳朵的情形的语句,悟出用鹰爪和恶狼比喻是非常精准传神恰当的,从而读出旬式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沟通生活,变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比作动物,哪怕是可爱的动物,如平常把人比作“鸭子、泥鳅”,人都不高兴,为什么?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比喻还要注意特定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性。

三、基于语用能力,优化练习

学习的过程离不开作业训练和练习实践,提升学生语用能力,需要优化训练。阅读教学应针对一课一得的语用点设计作业训练,既要有本课语用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也要有语用能力增长的训练点。

1.巩固性训练

学习过的知识需要不断温习巩固。针对本课学习的语用知识点,设计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的作业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升语用能力。如《生命生命》中出现新颖的被动句式“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课后就将此旬式作为语用训练加以巩固。如仿写句子“1.乞丐那种__令我同情,我忍不住__1 2.__令我__,__!

2.提升性训练

针对文本学习的语言知识点,通过变式、综合运用,夯实学生语言能力。如选取课文同类的群文,引导课外阅读文本,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學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和练笔训练。

顾名思义,语用全在于运用,通过多读积累语言,通过多说表述语言,通过多写运用语言。在阅读教学中,课前解读,凸显语用思考;课中实践,把准语用训练;课后练习,关注语用提升。那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就指日可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喻知识点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