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述论

2017-09-13 16:25范例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论述中学语文自主学习

范例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根据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自主的意思就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简而言之,自主学习就是使学习更加个性化,使学习者本身可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这不仅是一种外在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应该看成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论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40

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即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等这一系列能力的总和。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的感悟与理解,发展语文能力,提升人格修养,体验语文学习乐趣,并把语文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化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探究如何培养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对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现状

就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尽管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中,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没有摆脱“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我们经常看到各类公开课上,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地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频繁,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一种形式上应付比赛的作秀。

除此之外,出现的另一个极端情况则是语文教师竟然有不敢“讲”课者,在课堂上尽量少讲或者索性不讲,似乎教师一讲课,学生就不是学习的主人了。于是,无论哪一类课文,直接就让学生自读、自主讨论,之后就直奔课后练习题,甚至有些应精讲的课文都完全忽视。这一情况,使中学语文课堂之上教师该讲的没有讲,教材该深挖的没有深挖,整堂课下来味同嚼蜡,完全没有深度可言。

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之中的“导而弗牵”,再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会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育者也。”都凝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与我国教育的与时俱进,无论是过去的应试教育,还是今天的素质教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追求,在实践与探索中也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

二、提升中学语文自主能力构想

1. 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学生自身有志于学,寓乐于学,才能在刻苦努力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因此促进语文与自主学习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学习动机非常关键。

从语文独特的“美”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语文从广义上来说囊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语言文化,无论是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还是语文语言的千变万化,都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与伟大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领悟这种雄壮之美。

让“情”贯穿语文教学始终。较之与其他学科,语文更多了一份感性,字里行间总有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强烈共鸣。只有学生与作者有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才能让学生自愿地从更深角度领悟语文。

学习动机要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引导学生自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識,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探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引导学生自主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和目标

制定的学习目标应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此之前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使学生的出发点更加明确,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到达终点。因此,在设定目标之时,第一,不应该避重就轻,根据自身学习语文的困难和弱点进行设定;第二,要符合大的教育背景,满足时代的需求。

另一层面是宏观层面,教师作为教育者,所负责的就不是一两个学生,而是几十个学生,包含他们的个性、智商、能力的差异。如果让教师在设定目标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这样不如教师多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会“量体裁衣”。

3. 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齐莫曼认为,通过个人学习实验和偶尔的观察两种途径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任务繁重,充满挫折,效率低下,其效果比采用直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要差得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把教学作为最主要的途径。

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是将原来教师的“教”转变成为“导”。教师在语文自主学习改革的进程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将过去绝对性的主导变成了适时的引导。不可否认,即使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导,但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种引导分成三个阶段:扶读阶段,引读阶段,自读阶段。在执行这三个阶段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同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其次,创造良好的氛围,建立课堂上民主平等的关系,最后就是开展对学生的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因此,在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

三、余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自主学习的理念,应该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时刻牢固树立,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创新思想。应该说,培养学生语文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减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有着巨大的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论述中学语文自主学习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问题论述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猎头公司客户服务战略研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