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风唤不回
——西双版纳报社推进全民阅读中引导党报阅读的探索

2017-09-14 05:49曾崇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景洪读者群读报

□曾崇明

(西双版纳报社,云南 景洪 666100)

不信春风唤不回
——西双版纳报社推进全民阅读中引导党报阅读的探索

□曾崇明

(西双版纳报社,云南 景洪 666100)

面对手机、电子书改变人们阅读习惯、冲击传统阅读的现状,云南西双版纳报社充分发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拥有相当数量读者的优势,以及报纸阅读能够带给读者深层次思辨及探究的优势,开设读者喜爱的专栏、推介读者爱读悦读的文章和书籍、在社区和旅游点等设置多功能阅报栏,大力推动全民阅读。

多措并举推动阅读

1.开办具有较多读者群的专版专栏,巩固原有读者群

《西双版纳报》开办的“读书”专栏,刊登读者阅读某本书的体会或介绍某本书的主要内容。比如刊登读者阅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和阅读《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的读后感后,引起反响,100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咨询何处有这些书卖,西双版纳报社都给予了回复和指导。在“读书”专栏发表的《结缘西双版纳的百战将星吴效闵》一文,介绍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百战将星丛书之《吴效闵少将》,由于1953年吴效闵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澜沧江追歼国民党残部解放了西双版纳全境,《结缘西双版纳的百战将星吴效闵》一文得到州委书记的表扬批示。报社一方面大力宣传州委书记的表扬指示,一方面还为全体报社员工每人购买了一本《吴效闵少将》。同时报纸还与景洪市、州法院和州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协办“美丽景洪”“傣乡法苑”“检察在线”等专栏专刊。2017年6月6日二版《美丽景洪》刊发了两篇通讯即《滴水聚成大海、公益点燃希望》《争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报道了第二届“景洪好人”杨丽娜、孙浩的先进事迹。读者读后,有的写来读后感。因为上述专栏专刊报道的都是工作在西双版纳的人和发生在西双版纳的事,与读者有着地域上的接近性,读者爱读,所以拥有一定的读者群。

2.送党报进校园进农村进傣族村寨,扩大新的读者群

从2013年开始,西双版纳报社联合州教育局等单位开展“党报进校园”活动。向全州所有普通初中、高中、职中、大专院校的1400多个班级赠送一份《西双版纳报》汉文报,引导全州6.5万多名大中专学生阅读党报。为了让大中专学生读到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西双版纳报》开设了“校园小记者”“学生习作”“校园风”等专栏,或侧重以学生的眼光和视角,报道学校、学生、家庭中涌现出的新鲜、有趣、励志之事;或侧重为在校学生语文写作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平台;或展示州内各地学校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校园文体活动。这些专栏开设以来,受到大中专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学生习作”这个专栏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学生来稿。报社每期都刊发少则一篇、多则四五篇的学生习作。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爱上阅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党报进校园”共赠送《西双版纳报》汉文报5800余份。2013年,西双版纳报社联合西双版纳移动公司,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全州学生作文大赛”活动。活动共收到征文100多篇,采用刊发74篇,基本涵盖了全州主要的中学。为了引导阅读,报社还将所有见报稿件汇集成册,分送到各学校和获奖学生手中,供广大中学生、学生家长阅读学习和珍藏。

创刊于1957年的《西双版纳报》用傣、汉两种文字出版。从2010年起,报社免费向热爱傣族文化的傣族读者赠阅西双版纳傣文报,每期赠送达15000份。通过赠送傣文报,提高了傣族群众的读报热情,扩大了读者群,涌现出了景洪市嘎洒镇曼占宰村等80多个报刊村,每个村80%以上的家庭都能阅读傣文报。这一举措共辐射数万傣族群众。至今已免费赠阅西双版纳傣文报8年。西双版纳报社还把报社出版的《西双版纳报副 刊 作 品 选 萃(1979—2015)》等书籍免费赠送给西双版纳州直属机关、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及景洪农场、勐满农场的干部群众,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阅读。至2007年5月底,已向300多位机关干部、农场职工、通讯员赠送《西双版纳报副刊作品选萃》300多套共1200本。

屹立在街道上的阅报栏。图片提供西双版纳报社

3.在社区、旅游点设置党报阅报栏,扩大党报阅读面

西双版纳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外游客到西双版纳旅游观光,仅2015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为了解决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景洪城区和旅游点“读报难”的问题,2009年4月,西双版纳报社与玉溪日报社联合投资100万元,采用河南通达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的产品,在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城区的学校、医院、口岸、机场、码头、车站、超市、商业区、主要街道、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建立了首批45个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党报阅报栏,阅报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滚动式广告画面,可连续滚动广告画面三幅;中间层为LED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可24小时滚动发布新闻、公共信息、商业资讯等;下层为党报读报平台。西双版纳报社在阅报栏的读报平台上粘贴有《西双版纳报》(傣文版、汉文版)及报社订阅的《文化周刊》《现代家庭报》。为了确保每期报纸能及时粘贴更换,报社专门聘请了一名贴报员,要求贴报员每天必须第一时间把当天的报纸粘贴上去,保证市民和游客在最早时间里读到最新内容。该阅报栏外观新颖独特,视觉冲击力强,成为广大商家在景洪市树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文化的首选载体;LED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即时天气预报、突发事件信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最快的资讯服务;阅报栏上粘贴的报纸,既解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读报难”问题,又培养了市民和游客读报的习惯。目前阅报栏已从最初的45座发展到如今的75座,成为城市推进党报阅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坚持不懈终有成效

1.巩固了原有的读者群,培养了新的读者群。比如《西双版纳报》的《绿宝石》专版由于稿件内容可读,受到了爱好文学和民族民间文艺的读者和作者的青睐。这一内容也巩固了大批读者和培养了大批的作者,有的读者订阅《西双版纳报》就是为了阅读《绿宝石》专版上的文章。《绿宝石》所刊发的稿件避免了当下新媒体在内容生产上你抄我、我抄他、一样的语气、一样的编排等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引导读者阅读方面独树一帜。

2.“党报进校园”和“党报进农村”在培养边疆地区文学后备人才、繁荣文艺创作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党报进校园”活动,不仅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而且还培养了小作者。

3.城区设立党报阅报栏解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读报难”问题。特别是在培养本地老年读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西双版纳报社建设在城区各街道和旅游点的阅报栏既扩大了党报的宣传覆盖面,又解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读报难”问题。

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是继续办好具有较多读者群的专栏,巩固已经形成的读者群和作者群。同时,增开“影评”专栏,对时下热播的一些电视剧进行点评,搭建一座读者或观众在观影和阅读之间抒发观影感想的桥梁,以此吸引读者。借鉴学生作文大赛的成功经验,可将类似的征文活动扩大到其他阶层,以此扩大阅读面。

第二是党报要与新媒体联手引导阅读。报纸要借助新媒体推介宣传内容,比如可以在新媒体上刊出链接党报上一些名专栏的网址等内容,或在新媒体上预告党报将要刊发的一些重点文章,提示感兴趣的新媒体读者去党报上深度阅读,以此引导读者阅读,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报纸还应与新媒体携手,联合举办线上线下“亲子阅读”等活动,在扩大读者群的同时,提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知名度,共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双赢局面。

(编辑:殷红)

猜你喜欢
景洪读者群读报
《读报一得》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译本翻译策略比较研究
读报有感
一带一路交通 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云南景洪段恢复通航
现阶段科技类报纸如何为农村读者服务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
落花摇情满江树
编辑如何挖掘特殊读者群?
浅论《新青年》作者群与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