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

2017-09-15 04:16庞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骨科血栓

庞楠楠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

庞楠楠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本文就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9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6)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DVT预防效果、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住院费用对比参照组更少,均P<0.05。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一种下肢回流障碍性疾病,是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大手术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等因素更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1]。本文为探究DVT的有效预防护理对策,对我院骨科近半年的大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现将DVT预防结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内容: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骨科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92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9例、43例;年龄在29~71岁,平均年龄为(57.2±4.2)岁;手术类型:股骨粗隆部位骨折手术37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8例,骨盆多发性骨折手术11例,其他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6)与参照组(n=46),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术前准备、输液、换药等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操作如下:

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手术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予以详细告知,同时对其讲解DVT的防治知识,强调DVT的危害性。对于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显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针对其心理顾虑实施进行心理疏导,使其积极接受手术治疗,配合护理工作。

饮食干预:患者围术期的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原则,禁止食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低盐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低脂可降低血液黏稠度[2]。对于吸烟、饮酒患者要对其进行监督,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增加日饮水量,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血液黏稠。患者要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预防便秘,以免患者用力排便时腹压上升,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引流护理:术后要加强引流护理,防止脱管、导管堵塞等事件发生,避免患者因引流不畅引发伤口水肿、血肿,不利于静脉血液循环[3]。

下肢保护:输液时尽量不选择患者的下肢静脉,要选择弹性好的血管,且不应在同一位置反复穿刺,输液之前要将药液进行稀释,避免药液过度刺激血管。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穿弹力袜,有助于其静脉回流。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两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整理及统计,DVT发生率采用百分比(n,%)表示,对比结果予以卡方检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均数±表示,对比结果予以t检验;并将P<0.05作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7%(1/46);参照组患者中有8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22%(7/46);研究组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卡方检验结果为P<0.05,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DVT患者均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经不同护理方法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比参照组更少,t检验结果均为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x-±s,h)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是骨科大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工作重点,对于该类患者而言,静脉血管壁受损、血流速度慢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致使患者更易并发DVT的主要因素[4]。护理过程中,对于肥胖、吸烟、心血管、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更要加以慎重[5];应对其反复强调DVT的危害性,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降低DVT的发生率。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均P<0.05;足以说明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广泛推广。

[1] 纪双宝,陈红,王亚真等.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23):269-270.

[2] 朱娟,卢向莉,陈玉霞,等.骨科病房建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的探索[J].护理研究,2015,29(21):2614-2616.

[3] 何宣莹,罗盛清,陈彦羽,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干预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 70-71.

[4] 史雯静.全膝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4,27(33):144.

[5] 姚丽娟.预防性护理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101-102.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53-02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骨科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