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次性空针帽用于按压桡动脉采血部位效果观察

2017-09-15 08:18项朝君张辉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瘀斑桡动脉皮下

代 芬,项朝君,张辉敏,张 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 400037)

巧用一次性空针帽用于按压桡动脉采血部位效果观察

代 芬,项朝君,张辉敏,张 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 400037)

目的 评价一次性空针帽应用于抗凝患者经桡动脉采血后按压止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需经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日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经桡动脉穿刺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利用一次性空针帽自制止血装置。实验组采用自制压迫止血装置按压,对照组采用棉签指压法,并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皮下瘀斑、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及人工按压时间。结果 实验组穿刺点出血、皮下瘀斑、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人工按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患者经桡动脉采血后采用自制压迫止血装置按压可取得良好的按压效果,减少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按压时间。

抗凝治疗;桡动脉采血;止血;空针帽

血气分析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患者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护士是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者,不仅需要正确的留取和处置标本,动脉采血完毕后的按压也尤为重要。动脉采血穿刺后局部血肿、皮下出血、局部组织淤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之一是拔针后部分家属按压不当[1]。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不断快速发展,血气分析现也常用于心内科患者介入术前及CCU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部分患者无陪护及CCU危重患者多,护士工作忙,工作量大,导致按压时间不够,引起局部血肿或皮下出血。一般情况下,采血成功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3~5 min,特殊病例按压5~10 min[2];由于我科患者多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致使按压时间延长[3],无疑加大护士工作量。因此,我科巧用一次性空针帽用于按压桡动脉采血部位,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局部出血、瘀斑的发生,减轻患者穿刺部位在按压时力度不均而引起的不适感,同时节省了护士按压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需经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6例,女69例,年龄4~91岁,平均年龄35.3岁。均采用抗凝治疗。纳入标准:①年龄、性别不限;②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后需经桡动脉穿刺者;③患者无明显的出血倾向。排除标准:①未采用抗凝药物治疗者;②患者有明显出血倾向;③未经桡动脉穿刺者。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材料准备:一次性空针帽,清洁剪刀1把,纱布块,胶布,弹力绷带。见图1、图2。

图1 材料与制作示意图

图2 材料与制作示意图

1.2.2 制作方法:将一次性空针帽突出的一端用清洁剪刀剪掉,采用3张纱布块将空针帽包裹,用胶布固定。

1.2.3 操作方法:采血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动脉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让患者平卧,对正在吸氧的患者停止吸氧30 min。除准备常规动脉采血使用物品,还须将用空针帽制作好的按压装置及弹力绷带所需长度备好(见图3)。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摸准动脉搏动的位置和走向,然后两指固定穿刺点,右手持动脉血气针在距最明显的搏动点0.5~1.0 cm处刺破皮肤全层(不要太深以免损伤动脉),针头的斜面朝上,与皮肤呈45°缓慢刺入动脉。让针头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进针,动脉血的压力会使针头顶端可见动脉的搏动,确定针头在动脉后,就可以回抽入针筒,采取所需血样,采集完毕后立即刺入橡胶塞以隔绝空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方法。实验组在采血完毕拔针后针眼处贴输液贴并立即用按压装置顺着桡动脉方向压住穿刺点上方,然后用弹力绷带在穿刺点上面绕手腕1周,松紧以既不影响桡动脉的搏动又能成功止血为宜(见图4),20 min后取下弹力绷带。观察记录:护士在采血后30 min内观看穿刺处是否有血肿,穿刺点是否有继续出血,24 h观察有无皮下瘀斑,并记录存在穿刺点血肿及皮下瘀斑情况。

图3 桡动脉位置示意图

图4 使用方法示意图

1.3 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按压后桡动脉穿刺点出血情况,包括渗血(放松按压棉签后,有新鲜血自皮肤针眼渗出)、瘀斑及血肿(穿刺局部皮肤青紫,面积≥2 cmx2cm,有肉眼可见出血性肿块,高出皮肤表面[4]),并统计按压时间,计算护理工作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按压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按压时间比较

3 讨 论

桡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于暴露,容易固定,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穿刺成功率高,且无误入静脉及误刺深层神经现象[5]。临床大多数采用桡动脉部位进行抽取动脉血,传统按压桡动脉穿刺点止血需要护士或家属持续按压10 min以上,由于我科患者多使用抗凝药物后需要按压的时间延长[3],按压者易出现疲劳,且在按压过程中可能换手、按压位置不正确、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及使用抗凝药物后有抗血栓形成,抗凝血等作用增强,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出血、瘀斑等现象。

张士翠等[6]采用无菌纱布及弹力绷带,需要2名护士,互相协助进行,浪费了人力资源。赵华[7]采用动脉止血器压迫动脉穿刺点,但动脉止血器造价昂贵,部分患者经济窘迫,易引起患者经济负担。如反复使用需消毒、灭菌处理,易变形且如消毒不彻底时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新型有效的按压止血方法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经过抗凝治疗的患者经桡动脉采血后,需要较长的按压时间才能有效止血,因此节约按压时间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采用新制作的按压止血装置不仅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还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更能避免传统按压止血的诸多弊端,减轻了护士按压时间及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还减少了血肿、出血、瘀斑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杜运杰.经皮股动脉穿刺局部止血方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60.

[2] 徐国凤,纪楠楠,王 建.股静脉与股动脉采血体会[J].吉林医学杂志,2009,30(8):730.

[3] 周文悦,张晓梅,张 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按压时间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1,26(7):12-13.

[4] 沈小清,边旭娜.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3):29-30.

[5] 顾海燕,李媛珍,曹菊花,等.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成功率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22(3):357.

[6] 张士翠,付 菱,雷晨露,等.应用棉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对抗凝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后的临床处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22.

[7] 赵 华.动脉止血器在抗凝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局部加压止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38-39.

本文编辑:张 钰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disposable needle guard applied in hemostasis for patients with anti coagulation therapy after blood sampling via radial artery puncture. Methods According to admission date, 165 patients with anti coagulation 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accepted blood gas analysis via blood sampling from radial artery. The cotton swab compression was used to stop bleeding in control group, while self-made hemostatic device with disposable needle guard was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puncture point bleeding, subcutaneous ecchymosis and subcutaneous hematoma) and the manual compression time in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s Compared to cotton swab,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hemostatic device with disposable needle guar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the manual compressing tim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hemostatic device with disposable needle guard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omplication and the manual compressing time in patients with anti coagulation therapy after blood sampling via radial artery puncture.

Anti coagulation therapy; Radial artery blood sampling; Hemostasis; Disposable needle guard

R472

B

ISSN.2096-2479.2017.24.76.03

猜你喜欢
瘀斑桡动脉皮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