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成长

2017-09-15 12:43本刊编辑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每日电讯外地县城

一样的成长

今年,我被拉入了高中同学群。同学群中,两类人泾渭分明:像我们这些到外地读书的,被永远抛到了外地;而那些留在本地,高中毕业就想办法工作的,则是另外一个天地。有一部分进了政府部门,他们相互之间以“局长”“院长”“总”相称,打闹嬉戏,非常亲切。我猜想,他们肯定经常一起吃饭、喝酒,有事也互相帮忙。这些当初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已经成为老家县城的中坚力量。

很多年来,我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恐惧:如果当初没考上大学会怎样?等待我的,将是怎样的生活?

这些在老家的同学,就提供了另一种答案。他们大都过得不错,在假期,他们也会驾车出游,如果愿意,人总会有机会去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在县城打拼所付出的努力,也并不比我们这些流浪者少。从叛逆的少年,到最终屈服于周围的环境,并学会利用环境,他们中的每个人,可能都有精彩的故事。不管是哪一种道路,大家最终都长大了,并且品尝到了属于自己的果实。

只有一次,我差点回到过去。那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留在学校准备考研究生。有一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市检察院上班,说是相关部门看到我的档案,托人问到了家里。这种善意让人感动,但我那时毕竟年轻,反问父亲:你觉得我会回去工作吗?父亲想了想说:不会。

这就是青春,也是我们这种离乡而去之人的偏执,似乎不闯出一片天地,就不能回头。其实,这也是很典型的“中国故事”,在过去30年,几乎每个地方都在发生这样的故事,去“外面的世界”,不但是个人的梦想,也是这个国家前行的动力。但是,另一个故事同样重要,那些留守的同学,他们会做些什么梦呢?

(张丰/文,据《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每日电讯外地县城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嫦娥五号将“打包”带回两公斤月壤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借伞
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