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2017-09-18 08:25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送审稿金属结构行业标准

产品团体标准《电加热烘干架(送审稿)》审查会议在京召开

《电加热烘干架(送审稿)》审查会于6月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团体标准管理中心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华明九、团体标准管理中心梁岳峰、秦康及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辉敏与编制组成员。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中指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此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专门成立了团体标准管理中心。产品标准《电加热烘干架》是中心主持的第一个团体标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审查专家组和代表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讨论,特别是在产品定义、分类与标记、性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而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最后,董重成教授要求编制组按照讨论意见及会后补充意见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尽快进行网上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采用信函和邮件方式定向地向专家征求意见。

(来源:采暖散热器委员会)

行业标准《金属面夹芯板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在京顺利通过审查

6月27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作为主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作为副主编单位,联合主编的行业标准《金属面夹芯板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京召开。

会议组成了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大师范重教授级高工为组长,同济大学罗永峰教授为副组长的审查专家组。在随后进行的审查会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专家张跃峰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查晓雄教授代表标准主编单位分别对《规程》的编制情况进行汇报。审查专家组和代表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讨论,并形成审查意见:《规程》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广泛调研,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本标准的编制为金属面夹芯板应用提供了依据;《规程》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送审资料齐全;《规程》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对我国金属面夹芯板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撰稿:周瑜)

行业标准《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编制第五次工作会在京召开

6月28日,行业标准《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第五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编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全国20多家编制单位的近40名代表参加会议。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會会长党保卫,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东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刘东卫主持。

标准编制组在前几次会议修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组各章负责人分别就各自负责内容进行介绍,编制组成员逐条对《标准》的各章节进行梳理和完善,增加及修改征求意见讨论稿的相关条文,待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该标准计划2017年年底完成报批。

(撰稿:周瑜)

国标《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及判定要求》第二次工作会在门窗城顺利召开

7月10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任王洪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顾泰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副主任易序彪、五金配套件委员会副主任王晓军及部分省建研院、企业代表等70多名专家来到门窗城,召开国标《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及判定要求》第二次工作会。

针对门窗耐火性能问题,行业内一直缺少规范的行业标准,归口管理模糊不清,经常与防火门窗性能要求混为一谈,给相关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检测带来了阻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门窗行业的发展速度。

根据去年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安排,标准编制组已经完成了试验验证,编制了标准讨论稿。此次召开的第二次工作会议旨在就讨论稿进行论证,确定标准的内容。

此要求内容的确定、标准的出台,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检测归口管理和后续设计提供依据,将有利于整个门窗行业标准的提升,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推动行业研发生产、工程建设、性能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门窗城)endprint

猜你喜欢
送审稿金属结构行业标准
造纸领域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获批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第一批5G标准项目有望年内发布
水工金属结构安装的工艺及方法分析
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