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艺美术批评刍议

2017-09-20 09:17田兆元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师作家文学

田兆元

建立工艺美术批评刍议

田兆元

On the Initiation of Arts and Crafts Criticism

Arts and crafts criticism is a major event in urgent need for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arts and crafts criticism has been carried out. However, there is broad room for arts and crafts criticism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and carry forward the profound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culture.

工艺美术批评,是当下迫切需要建设的一件大事。目前工艺美术批评有所开展,但是距离助推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都有很大的空间。

在文学概念里,我们会看到学科的三结构: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没有理论和批评,也没有办法规范和引导文学的发展。所以这些年来,文学培养了强大的文学理论队伍和文学批评队伍。文学近年发展很快,莫言还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都拜文学批评所赐。现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与韩国的电视连续剧,日本的动漫,成为现代文化创意的三大经典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批评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提升了文化的层次。

反观中国工艺美术界,工艺美术批评事实上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我们查看多部工艺美术概论,几乎都没有工艺美术批评的章节。这不是件小事,因为这些概论是大学的教材,没有这个内容的章节,那也就不可能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而一般文学,艺术学,其教程都有文学批评和艺术批评的长篇大论。从理论上说,文艺学、艺术学都应该设置工艺美术批评的专业和方向,可是,这个学科就是没有被建立起来。很难解释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下工艺美术的经济状态,在理论上说应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媒体影响力,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这就让人们思考:目前市场上的优势状态,在没有话语支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下,是不是可以持续下去?其实,这是工艺美术界不得不正视的严肃问题。

只有有理论支撑,有理论批评的文化才是可持续的文化,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为推进工艺美术事业的良性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工艺美术批评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工艺美术批评的理论包括基本原则,价值立场,艺术标准,理论流派等,而工艺美术批评的实践则是指具体对于工艺美术作品、工艺美术家和工艺美术现实问题的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以来,工艺美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工艺美术通过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两个名目进入到非遗保护名录之中,成为非遗的重要门类。文化部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门类,包含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三个门类,其中工艺美术在其中占据了两个大类,这是其他的文化类型很难得到的待遇。当然,这是因为非遗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因此,关于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工艺美术的文章也就多起来了。这些文章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工艺美术的市场,工艺美术的创新,也有部分文章讨论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关于工艺美术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多数是工艺美术家的整体介绍,缺少专题讨论。而关于工艺美术作品,除了传世的优秀作品,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的评论佳作也不多。与此相关,当代的工艺美术精品社会知晓度不足。非遗保护提供的不仅仅是舆论支持,还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为什么在一个不缺钱的领域,社会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并没有与之适应,这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当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家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官方网站统计,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1000多万,其中包括44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20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5000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是一支豪华的团队。这中间,人才辈出,工艺高超的大师们创作出不少绝世精品。但是我们发现:相对于画家、作家,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代表作品的社会知名度要低很多。

我们以“搜狗”搜索为例,搜索“作家”一词,会出现340多万个结果,而搜索 “工艺美术家”一词,只有3万多个,再搜索“工艺美术大师”一词,也就9万多个,二者加起来才12万多条。这与作家比太不成比例了,两者有近30倍的差距。而在搜狗网搜索“画家”一词也有300多万条结果。

工艺美术界在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上的贡献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其社会知名度相对较低也是事实。为什么?我们将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官方网站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官方网站的主要栏目有:我会信息,地方工艺美术,大师风采,新闻中心,协会工作,国际交流等。看上去是一个协会工作与信息的交流网。但是中国作家协会的网站则不同,其主要栏目有:加粗黑体字“机构”,接着就是服务、维权、评奖和会员;加粗黑体字再次出现:“评论”,跟着就是理论。评论与理论是中国作协网的核心。在工艺美术协会网上,评论和理论两个栏目都是不存在的。“评论”和“理论”方面工艺美术界与文学界关注的差异,是不是与两个行业的地位有关?工艺美术界对于理论和评论似乎不是很关心,而就是这样在理论与评论方面不作为,导致了工艺美术与作家之间巨大的社会认知差距。中国作家人数,中国作家协会和各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两者加起来不到10万人,加上200万注册网络作家(绝大多数都是业余作家),作家的总数超不过200万人,而纯粹靠文学就业生存的人是一半都没有的。1000万从业者的工艺美术界,200万从业者不到的作家群体,工艺美术界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社会关注度相对低很多。工艺美术是不是到了必须重视理论与评论才有发展空间的时候了?

没有理论就没有话语权,这是基本常识。因此,为了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将工艺美术的理论与批评纳入到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建设。为了实现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的建设目标,必须从学科构架、人才培养和理论建设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做起。

首先看学科建设。2011年,艺术学成为一个独立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一级学科5个,33种专业。5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这里的“艺术学理论”赫然列为第一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那么这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有哪些呢?就目前国内相关艺术院校的对于艺术学理论的理解,一般设置: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各校大体上有所损益。比如有的增设了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我们看到,这里有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格局。但是这个一级学科从本科到研究生,应该是一届完整的学生都还没有毕业,目前实在是难以担此大任。我们应该看到,相对于以文学为主体的文艺理论有了60年以上建设的历史,艺术学理论实在是太年轻了。可能相对来说,表演、设计与创作类的艺术学科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而艺术学理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这个学科建设还是任重道远的。

与学科密切结合的就是人才培养了。现在国内有多少艺术学理论的学生在学值得调查。尤其是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有多少院校设置了这样一个方向还不得而知。我们看到学科群里有一个“工艺美术”的二级学科,但是这个二级学科主要应该是各类创作的内容。所以,工艺美术的理论与批评的人才培养有待艺术学学科的努力,也要期待人类学、民俗学以及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参与建设。工艺美术批评的人才培养,应该成为目前的重要工作。

工艺美术批评首先要有生存空间,这就需要生态建设。工艺美术类期刊,出版,网络,广告,市场管理以及协会等庞大的工艺美术事业群,应该敞开胸怀,欢迎工艺美术批评的学生前来就业。好的工艺美术企业,工艺美术大师也要积极支持工艺美术批评的发展,从舆论上、道义上和经济上对工艺美术批评进行支持,这样,工艺美术批评这篇文章才能做大,而工艺美术事业也才可能做大做强。

关于理论与批评建设,目前工艺美术批评可以从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工艺美术家批评,工艺美术作品批评入手,建设起工艺美术的理论构架。

工艺美术的外部关系是研究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问题,研究工艺美术品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这是提升工艺美术社会存在的重要理论话语。目前的大环境中,非遗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公共文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等事业的发展,使得工艺美术发展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加强工艺美术地位的言说,纳入到国家战略的叙事框架,在外部世界建立对于工艺美术的认知,同时也要引导工艺美术内部明确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应对挑战,帮助工艺美术界在当今世界生存发展和自我提升。作为一项产业的工艺美术,也需要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参与工艺美术的消费市场建设。

工艺美术的内部关系主要是讨论其内在结构,形式,功能,以及创作规律问题。我们也可以将工艺美术的历史在这个部分讲述讨论,从历史上发现其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实现方式。这是一种行家的批评,业内的批评,当然艺术的内部结构也是需要外部的检验。所以也要通过外部的接受度来考察工艺美术的内部生产。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从本质上说都是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内部问题。

工艺美术家的批评,是工艺美术批评的重要任务。我们看到,一位作家的成长,固然是其作品优秀,但是没有文学批评家的批评,他是很难成为知名作家的。在大众的记忆里,工艺美术家不仅没有鲁迅、莫言这样的大家,就是能够说出来姓名的,恐怕很少。这就是没有工艺美术批评造成的。工艺美术家要是自以为是,拒绝批评,或者漠视批评,那就会阻碍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工艺美术家的个案批评和群体批评,涉及流派、风格、形式的讨论,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工艺美术家需要工艺美术批评家的批评,我们应该从文学发展中得到启示。

工艺美术品的批评同样非常关键,这就跟文学评论家批评作家的作品一样重要。没有杰出的工艺品,就没有工艺美术的地位。对于工艺美术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实用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深入研究,是作品批评的前提。期待工艺美术界突破广告宣传模式,通过专业研究,探索作品批评的话语体系。

可以考虑从工艺美术大师队伍找出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从基础着手,向社会推介阐释,建立社会的认知与市场认知。这不是市场广告宣传模式,而是要以一种专业的方式,以话语建构为目的,尝试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的突破。

总之,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必须有工艺美术批评的繁荣。工艺美术批评是外部的事情,但是根本来说是工艺美术事业的组成部分。期待着工艺美术批评事业的系统构建,工艺美术理论的突破,形成强大的话语能力,发出工艺美术界自己的声音。这样,古老的中国工艺美术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境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大师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大师剪我也剪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