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工技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7-09-20 01:06梁慧
职业·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策略

梁慧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轻工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轻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影响了轻工业的持续发展。新的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对轻工技校。本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轻工技校要积极转变理念,树立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思考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轻工技校 服务 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 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轻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轻工业承担着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服务三农、增加出口的重要任务。在轻工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与矛盾也逐步显现: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沿海地区产业能力强,中西部地区相对薄弱;出口市场未形成多元化格局,同质化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品质量问题有待加强;国际金融危机也对我国轻工业形成较严重的冲击。轻工业稳定、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这些问题对轻工技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国家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和高智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轻工技校要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大批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新形势下,轻工技校如何有效服务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呢,结合广西的实践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在未来发展中,轻工技校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学校发展中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决策,不断适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对优质人才的需求,面向未来与市场的需要,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急需的优质人才。

1.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轻工技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区域发展人才的“专业化”工程;结合国家“千人计划”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强化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优化轻工技校师资队伍结构,为“人才强校”提供高水平师资保障。

2.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院校专业布局调整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轻工技校专业布局调整,立足区域特色与市场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轻工类人才。调整和改革广西中职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急需的大批操作型技能人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中职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北部湾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解决广西中职教育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

轻工技校专业涉及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要放眼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客观分析现状,充分了解广西在轻工方面的发展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林木蓄积量大;野生植物、香料植物、中草药材、果树等资源品种丰富;海岸线长达1500多公里,海水盐资源、海洋水产、珍珠等海产品资源丰富;作为轻工原料的瓷土、石英砂、膨润土、滑石等储量丰富。这些优质区域资源对发展广西轻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深入市场进行調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类型的需求,进行技校专业调整与优化,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委培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技校科研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要大力支持与鼓励相关专业与院系参加创新平台建设与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围绕区域试验区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发展产业体系,设立针对性的专职创新岗位,培育一大批轻工技师学院创新领军人才;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紧紧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与攻关关键技术,组建项目群科研团队,凝聚创新人才,发挥团队效应;对原创性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科研新成果要加大绩效奖励。

二、发挥技师学院技术科研优势,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要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加强对广西区域经济带建设相关的域协作联动机制、创新协调机制、区经济板块间融合机制等展开宏观研究,以便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轻工技校要积极组织轻工业专家、中青年科研学术骨干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工作,发挥轻工技校对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指导作用;要依托轻工技校科研骨干与科研团体,积极适应广西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轻工技校综合优势,整合技校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加强技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项目合作,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影响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因素展开微观分析与研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要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调与资源发展优势研究,实现区域资源互补,优化资源配置,为建设产业素质高、活力充沛、生态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强大、社会和谐的经济圈提供对策咨询。

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大众性。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轻工技校要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轻工产业遍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加之社会发展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与企业急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岗位再培训。

轻工技校要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成立职业培训中心,创建服务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要积极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双转移战略”,要组织相关培训人员主动联系自治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尝试建立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院校实习基地等,为社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对待岗人员的职业培训,促进再就业,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endprint

四、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轻工技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科技创新,发挥技校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现代职业教育有三大功能,即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生产功能,在经济社会中三种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循环系统,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与贡献。将技术优势努力转化为产业优势,将技术成果转为经济发展成果。轻工技校要确立产、学、研办学理念,与区域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要依据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经济发展资源优势,与企事业单位、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广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土特产资源、海洋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等,为我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要加强轻工技师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深化发展与完善。要强化制浆造纸专业节能减排研究,为企业创造最优效率,减轻制浆废水污染;强化土特产资源的发掘与深加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形成土特产产业链;加强海洋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在保持盐产业特色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新思路;有色资源的开发要追求长期效益,特别是加强轻工原料瓷土、石英砂、膨润土、滑石等资源的充分利用,不能一味地依靠资源的出售与转让等简单利用方式,要利用区域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链,特色经济增长点。

2.建设环境保护技术平台,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要依托轻工与其他院校的整合,加强生态、生物、化学、地质等环保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在运用区域资源的同时,加强环保意识,确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眼光。林业资源、海洋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等开发利用容易形成环境污染,我们要积极承担起区域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攻关任务,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服务。

轻工技师学院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着力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在新形势下,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轻工技师学院专业布局,实时调整发展战略,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寻找院校办学方向,准确定位。要客观分析轻工技校学科优势与人才资源优势,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以特色求生存,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谋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实现轻工技校自身价值。

參考文献:

[1]祖天明,王景锋.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

[2]王屹.应对区域发展与就业的中职专业设置[J].教育与职业,2008(30).

[3]李海东,杜怡萍,刘慧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

[4]郑显虎.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06).

[5]鲍加农,职业学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作者单位:广西轻工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