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的思考

2017-09-20 02:23刘湘玲
职业·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大学生

刘湘玲

摘 要: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大学生的内心充斥着各种疑虑、焦躁、压力、紧张、不安,心理问题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迫在眉睫。本文拟通过内外环境的打造与塑造,来探索“心灵环保”工程的实施路径,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心灵环保 生态环保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示范校项目(项目编号:16XL10)建设成果之一;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社会思潮引领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6C26)研究成果之一。

何谓“心灵环保”?顾名思义,即关注心灵,用心灵去感悟自然,让自己的心灵美丽洁净。关注环保,除了要注意外在环境的保护,还要注重心灵的环保。首先,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主要源于人的心灵和行为,如毫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大规模地捕杀珍稀动物、快餐文化的盛行,导致破坏环境的洁净,增加环境消化的负担等等,这都与人的需求和行动有关。其次,逐年增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不断攀升的自杀率,还有暴力、坑蒙拐骗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无不是人类的心灵环境出现了问题。如何来提高人类的精神品质,保护人类的心理健康,进而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这正是“心灵环保”的使命所在。

一、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的重要意义

1.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是环保有效推进的需要

一位从事生态环保的社会学家曾经指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满目疮痍的世界时,我们应当明白,对世界最大的毁坏不是别的,而是我们内心燃烧的欲望……”可见,精神污染远比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更强,毁灭性更大。“修行莫如先修心”,当我们在大学生中极力倡导生态保护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净化或熏陶大学生的心灵。大学正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2.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容乐观。当今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剧烈变革时期,校园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世外桃源”,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理想与前途的困惑、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欲望与道德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学业与期望的反差、感情和家庭的纷扰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使大学生们的心理冲突或应激障碍日益频繁,部分大学生的内心充斥着各种疑虑、焦躁、压力、紧张、不安,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关注外在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大学生心灵环境的保护。因此,从大学生的健康角度出发,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

“心灵环保”与生态环保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大学生正是环保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力量,在大学生心中植根“心灵环保”的种子,可以使“心灵环保”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心灵与行为,再通过大学生的以身示范,影响更多人加入到心灵环保的行列之中,进而呼吁全社会各界人士重视心灵环保,一起致力于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一起推动全社会文明的进程,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健康之美。因此,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心灵环保”理念倡导与实施现状

“心灵环保”是台湾圣严法师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在佛学与禅学领域提得最多。佛学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主张净化心灵,少一些贪婪与欲念,多一些清净戒持之心。而禅修则主张环保必须从生活简单化、淳朴化着手,生活中除了必须用的物品,不要多用,不要浪费,对拥有的生活环境,要知福、惜福、保护。佛学与禅学主张个人的修行,多一些对环境的敬畏与尊重,少一些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除了佛学与禅学的呼吁,近几年来,广大媒体与社会人士也发现了“心灵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很多社会人士发文呼吁关注生态环保的同时,关注心灵的环保。由于人类心灵环境的变化,导致社会丑态丛生,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丛生。广大媒体与社会人士呼吁重视青少年的心灵环保,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呼吁广大人民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小屋,让阳光照进内心、讓真善美走进内心,共同构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然而,“心灵环保”的理念和实施均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虽然有一些社会力量的存在,但实施的作用非常微弱。如果能在广大高校宣传和推广“心灵环保”的理念,这将会带动全社会来关注环保。但是,“心灵环保”还未引起广大高校的重视。目前,高校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灵的培养,却没有将其上升到“心灵环保”的高度,因此,还需要有更多的人与力量能够加入到“心灵环保”的行列,共同推进心灵环保事业。

三、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的路径思考

环保的践行,不仅仅在于生态环保,更在于心灵环保。如何推进“心灵环保”,如何真正做到“心灵环保”,高校的重视与行动将是一个很好的推动。通过在高校实施“心灵环保”,可来呼吁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灵的洁净,重塑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构建和谐平安健康的校园。如何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灵环保”,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思想认识上,首先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的全员重视

高校自上而下的全员重视,从教职员工入手,以身示范,能够带动整个学生的心灵环保,让校园充满环保的气息和浓郁氛围,从而建设真正的和谐校园。也只有高校自上而下的全员重视,“心灵环保”的各项方案与行动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影响到师生的行为。

2.具体路径上,可以从两个“环境”入手

第一,外部环境上,可精心打造绿色校园和“三室”环境。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校园景观具有松弛精神、调节心理、陶冶审美等方面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主要场所,优美、清新、安全、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通过进一步美化环境,如建设“洁净校园”、建设“无烟校园”,可美化学生的心灵。除了建设具有环保特色的绿色校园外,还可精心打造“三室”环境。在学院层面,可精心打造好心理咨询室;在系部层面,可精心打造好特色成长辅导室;在公寓层面,可精心打造好朋辈心理辅导室,通过精心打造“三室”,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放松空间,全方位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endprint

第二,内部环境上,可实施“三心”计划。

一是“净心”计劃。以净化环境开始,净化心灵,以“吾日三省吾身”清除内心的灰尘,用放松、冥想等方式净化学生的杂念。开设净心课堂,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基础,融入传统文化,国学等精髓,开设净心课堂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二是“润心”计划。可构建“人人阳光”大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全院所有教职员工的义务与职责,因此,可将全院所有教职员工纳入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项目中来。通过关注和滋润教师的心灵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可通过人文讲堂、学生素质讲坛、心理课堂等多种形式来构建“大师带教师、教师带学生”的“人人阳光”的大环境。可开辟“心灵氧吧”。以读书、广播、网络、游戏活动为载体,提供给学生以心灵的养料,滋养学生的心灵。

三是“塑心”计划。通过环境来熏陶学生的心灵。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可通过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展示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等强大的感染力量,来塑造全院师生的美好心灵。通过锻炼来提升学生的素质。可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运动、健身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开辟一个“手工创意工作坊”,一方面可变废为宝,一方面可提供给学生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另外,学生制作出的手工精品还可成为美化我们环境的素材。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健身健心,培养学生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搭建互联网+心灵环保的O2O教育平台。通过搭建互联网+心灵环保教育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心灵环保的相关文章阅读、资讯、社群互动以及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站式智慧化服务,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与实践平台,宣传、实践与推广“心灵环保”,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灵,从少部分人向更多人群辐射,全面推进“心灵环保”的实施。

一切的环保首要的是心灵的环保。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外在的物质环境,还需要关注内在的心灵环境。只有当真正拥有“心灵环保”的时候,内心具有一种潜在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外在的生态环保,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爱护与保护,环保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从大学生开始,通过精心设置与打造的内外环境,通过净心、润心、塑心计划,来实施“心灵环保”,不仅可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还可构建整个社会的美丽环境。让心灵拥有一个纯净的空间,让世界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赵福莲.心灵环保是一切环保之母[J].浙江林业,2012(2).

[2]李爽.心灵的环保.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 (29).

[3]王兰.关注青年的“心灵环保”[N].陕西日报,2006-07-19.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佛教善书的生态环保优势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