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2017-09-20 23:36徐芳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识字

徐芳

摘 要: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在识字量上,小学阶段从低到高是1600、900、500,呈现了由多逐渐减少的过程,这也就强调了识字教学在低段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就是研究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识字;字源字理;识字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切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识字。就像数学学科的基础是运算一样,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识字。

同样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识字量也有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积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梳理一下这些目标,我们会发现,第一学段要求识记1600个,第二学段要求识记900个,第三学段要求识记500个。识字量上,从低到高是1600、900、500,呈现出一个由多逐渐减少的过程,这也就强调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关于识字教学的策略就有了更多的关注。

提到识字的策略,我们不得不提中国汉字的字源、字理,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它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分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依据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将汉字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还有转注字和假借字。)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小学低段的识字策略,可将小学低段的识字常用策略根据字源字理分为:(1)象形字的图像法;(2)指事字的分析法;(3)會意字的解释法;(4)形声字的音形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强。可将识字的策略分为:(1)组词扩词法;(2)联系实际法;(3)字谜儿歌法;(4)形近字组词法;(5)加一加,减一减。

1.象形字的图像法

象形字,如日、月、火等,依据低段学生的识记特点,我们可以展示汉字的象形图片,以图片将汉字由来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形象的图片转变为抽象的汉字,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2.指事字的分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找准指事字的特点,比如在记上下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以上下二字中的横为基础,在上面就为“上”,在下面就为“下”,同时识记了两个生字,这就是字源字理的奥秘,也是前文中我提出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懂得汉字的演变,这才是我们教学汉字的基本。

3.会意字的解释法

提到会意字,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脑海中要浮现“会意字是‘合文为字。”每一个会意字都是由至少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在解释字时就有了很好的依据。如: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通过分析会意的释意能更好地解释这个字的意义,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识记生字,学生在进行字的运用时会更加合理。

4.形声字的音形法

关于形声字的识记,在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外形内声。一般来说,新学习的形声字都是在已学过的字的基础上加偏旁,或者换偏旁得来的,这与下文中的“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有重复。

5.组词扩词法

小学低段识记生字时,为了扩充词汇量,很多孩子习惯性地用组词扩词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6.联系实际法

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可以将生字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教学“饼”字,可以问一问学生,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呀?学生会不自觉得联想到,在市场里见过卖“烤饼”的招牌,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早餐的“手抓饼”“煎饼果子”,超市里卖的“饼干”都被学生找了出来,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所在。

7.字谜儿歌法

将汉字编成儿歌或者字谜,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游戏中识记会令学生的印象深刻。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8.形近字组词法

这是小学阶段考试中学用到的题型之一,在识记时将形近的两个字同时讲出来,进行区别,组词理解,会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有效的记忆,再结合具体的字讲清字源字理,埋下根深蒂固的种子。

9.加一加,减一减

此种方法与上文中提到过的形声字的方法可以混合运用,还可以是换偏旁,或者加一笔、减一笔等,不再一一举例子。

小学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列举了常用的与大家一起分享。识字是为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其他目标做准备,因此,不是识了记了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真正地理解字意,学会运用。当然复习是巩固识字教学,提高识字率的有效措施。

新课标中增加了低年级的识字量,旨在使儿童识字提速,尽早开始阅读,这对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落实这一原则,就要转变观念,利用多种识字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并通过自主的阅读,巩固识字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玄同.中国文字形体变迁新论[N].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1919(1).

[2]熊杰.关于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4).

?誗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