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技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17-09-20 20:07查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兴趣数学

查敏

摘 要 技校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着重从情感育人、注重教学语言、巧设悬念、理论联系实际等几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兴趣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是技校的一门基础课,是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而技校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数学基础較差,大部分学生感觉到数学课枯燥、乏味、难学,对数学课缺乏兴趣,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如何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是摆在技校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寻求解决的办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看法:

1注重师生交流,强调情感育人

作为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多与学生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对班上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对优生要严格要求,对差生更要多加辅导。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你是他们的朋友,使师生感情进一步融洽。 作为老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这样会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彻底绝望。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倾向,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设疑,要注意设疑有层次,做到因人设疑,尤其要让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啃下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语言要生动有趣,具有节奏感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工具。数学教师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像语言、文字和口头语言,把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讲解要注意语言精炼,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真理性、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教师上课如果不注意语言的修饰和包装,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或疲劳,无法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在重点的地方适当放慢速度,加重语气,并有停顿、间歇,引起学生重视,并有时间思考;对于难点或总结时,声音要凝重,重要语句重复说明,能使学生声声入耳,印象深刻。讲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应掌握语调、速度,把应用题的意境、数量关系层次分明地表达清楚,以帮助学生迅速完整理解题意。如果语调平淡、平铺直叙、近乎催眠,会使学生印象淡薄,使学生在课堂上睡成一片,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调控教学语言的语调和节奏,就可以富有启发地引导学生思维达到最佳状态,完善教学全过程。在教师不断的语言启发中,学生不仅思维踊跃,积极参与探究,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还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适当的提问和恰当的启发性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思考,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3巧设悬念,自然引入新课

由于技校学生大部分对数学不感兴趣,所以老师在讲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巧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明确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比如我在数学教学中讲到角的推广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首先考虑,如果将手表拨快1小时30分和拨慢1小时30分时,分针转过的角度分别是多少度?学生会齐声回答是540度。我马上又会问:将手表拨快和拨慢1小时30分,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动作,分针旋转的方向不一样,又如何来区分这样两个动作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我们下面要学习的正角和负角的概念。又如学习对数的运算这一节内容时,在讲对数概念之前,深入研究式子: “a=N”, 具体结合数字2=8,

(1)已知:2,3(a,b),如何求8(N)——这是乘方运算

(2)已知:3,8(b,N),如何求2(a)——这是开方运算

(3)已知:2,8(a,N),如何求3(b)——这就是需要研究的对数运算,

对于乘方和开方运算都是同学们学过的知识,大家都会运算,但如果已知a、b求N,看似简单的运算,大家都不会了,其实这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对数的运算。前面两个例子中因为学生心中有疑问,他就会注意听老师讲课,来解答心中的疑问,同时这也要求老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既掌握得全面,又要有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实践证明,探索得来的知识最深刻难忘,它比教师直接给他更有效,这样的知识会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发现”的真正乐趣。因此,创设一个好的氛围,便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展开积极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直观教学

技校学生相对普高学生来说,文化素质较差,自控能力也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是艰苦的、复杂的、曲折的,只有付出辛勤劳动,克服学习中困难,才能取得应有的好成绩。我们应抓住技校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无时不在生活中出现。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比如,我在讲到分段函数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商店有20台电视机要降价销售,如购买1至5台是2000元/台;如购买6至10台,是1800元/台;如购买11至20台,则是1500元/台。若用x表示购买电视机的台数,y表示购买电视机的钱,则x、y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1) y=2000x ,x∈[1,5]

(2) y=1800x ,x∈[6,10]

(3) y=1500x ,x∈[11,20]

由此可知,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不同,x、y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也不同,这种函数就是分段函数。通过这样一个与实际联系的简单例子来引入分段函数的学习,学生容易感兴趣并能理解。教学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方法向学生提供体验这种愉快心情的机会。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技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造教学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到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数学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彭加明.巧妙引入课题,提高教学效益[J].数学通报,2001(3).

[2] 冷振生.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兴趣数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