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艺术

2017-09-20 22:25刘峰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

刘峰

摘 要:教学是教师熟练运用教学艺术,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成功的教学是充满艺术意义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应当加强课堂艺术的探索,努力增强教学效果。以人教版低段数学教学为例,分别从新课导入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和教学评价艺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新人教版;课堂艺术

积极运用行之有效的课堂艺术,不仅增强了课堂感染力,还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低段学生年龄在7~9岁之间,他们还处于天真幼稚、活泼好动的阶段,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组织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巧妙运用新课导入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和教学评价艺术。接下来,就分别对这三方面课堂艺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决定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第一印象,无疑是探究课堂艺术的第一步。精心研究新课导入艺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思考。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新课导入方式。

1.情境导入

低段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致盎然地投入思考,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新课导入阶段,我以数学王国里的5个小客人要来参观校园的情境进行导入,学生马上集中了注意力。我继续说道:“这些小客人们都是乱哄哄进来的,不讲秩序,你们能不能给他们排一下队呢?”话音刚一落下,学生全部举高了手,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2.猜谜导入

谜语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出于想要获得答案的心理,学生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个时候即便教师不过多强调,学生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数学思考。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尝试以猜谜形式导入新知,这不仅显得新颖别致,还为课堂增添了吸引力。

我在教學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时,先用一个谜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哒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我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常见物品。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认真思考之后回答:“钟表。”这样就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导入。

3.动画导入

低段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为他们认识数学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普遍进入小学课堂,低段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导入新知,这将会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艺术的重要一环,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善意鼓励的话语可以让学生倍感温暖,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但是一句谴责批评的话语也可能会伤害低段学生脆弱的心灵,在学生心里面留下创伤。活泼生动、富有童趣、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能传达教学信息,同时又能激发美好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愿意亲近并接受数学知识。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教学契机,巧妙运用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中,我这样说道:“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统一的测量单位,人们想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只能通过身体的一部分去测量。同学们觉得这个办法好吗?”底下马上有学生回答:“这个办法太聪明了,这样就可以测量长度了。”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嗯,的确是这样,这种方法为人们测量物体长度带来了便利,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办法真的十全十美吗?大家再用你们智慧的小脑袋想一想,这个方法有没有什么缺点?”学生重新陷入了思考,不一会儿就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不论学生抱有什么意见,我都及时进行肯定,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更加愿意学习数学了。

三、教学评价艺术

教学评价能起到反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低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艺术应该遵循激励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原则,尽量避免采用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价标准的教学评价形式。

每学期开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成长档案袋,用于保存学生一整个学期的数学学习资料。学生定期对成长档案袋内的学习资料进行自我反思,并结合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来制定中期、短期数学学习计划。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更能接受这种教学评价方式。

除了本文提及的新课导入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评价艺术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课堂艺术有待发掘。在今后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大胆探索更多新颖的课堂艺术,做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唐爽.以学定教的数学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3(7).

[2]吴光华.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生成性资源教学应用的实践与感悟[J].中学数学,2014(4).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数学
我们爱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