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

2017-09-20 02:24何国红
中国经贸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何国红

【摘 要】会计电算化又被称为计算机会计,主要是利用现代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以完成会计工作全过程。依靠现代计算机设备取代人力手工操作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可以确保会计工作质量。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中小学校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的目标,极大的提高了中小学校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实践证明,中小学实行会计电算化有利于提升其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学校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同时有利于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内部的贯彻执行。因此,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提出对于中小学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会计电算化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策略。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小学校;内部控制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以及会计科学等多种学科优势,将会计电算化引入中小学内部控制中,不仅是提高中小学校会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中小学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会计电算化在中小学校的实施与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的现状,对于加快中小学校会计改革、提高中小学校内部控制水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电算化对中小学内部控制的影响

1.改变了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对象

中小学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应用,使得传统的纸质会计凭证、帐薄和报表等均实现了电子化,对传统的手工核对单据账本的内部控制形式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基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各种业务基础数据的录入更加准确,操作更加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业务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2.简化了中小学校内部控制流程

在会计电算化实施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会计操作业务流程相对复杂,如记账凭证的借贷平衡检验、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检查等勾稽关系检查均由手工完成,不仅降低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同时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人员只需要对原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将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准确的录入会计信息系统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内部财务控制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了中小学内部控制的效率,确保了内部控制的质量

会计电算化在中小学的实施,突破了传统内部控制模式的束缚,减少了人力劳动任务,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小学内部控制中,保质保量的完成内部控制工作任务。同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保证中小学内部控制的质量。

三、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计电算化的提出,为中小学内部控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中小学清楚的认识到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业务审批和下财务预算中,提高了审批的效率,为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构建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质量,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性。会计电算化为中小学内部控制提供了更科学的工作手段和管理方法,有利于加快转变中小学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与质量。同时,给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中小学校岗位职责划分、会计数据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监督方面的控制与管理将更加严格。

1.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校需合理划分会计岗位职责

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校更应该合理划分会计岗位职责,以满足学校内部控制的需要。明确各个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行使权力,自觉的遵守法律规范,切实确保学校内部控制的质量。

2.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校需创新会计数据管理手段

受以往人力手工管理手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内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主要有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一旦这些数据原件出现了错误,则需要对其进行修改,那么在修改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痕迹,同时在修改后还要经由相应的权限人员复核签章后方可实施。而基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内部控制应创新会计数据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未报出报表的会计数据信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直接记录在相应的储存介质上,以免修改留下痕迹,为学校内部控制提供便利。

四、基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策略

1.进一步加强岗位设置的控制

内部控制在财务上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学校会计管理错误、避免违法乱纪与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合理保证学校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从而确保学校内部控制的质量。因此,中小学校应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岗位设置控制,明确各个机构与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逐渐形成相互制约、共同监督的机制。避免“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现象的出现,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内部控制现状设置会计岗位,并结合会计岗位的要求分配会计人员,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规范、科学的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确保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包含会计凭证制度、帐薄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以及收支预算制度等内容。这就要求中小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力度,加快制度制定与出台步伐,从而推动学校内部控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规范学校财务审批流程,加大内部审核力度

中小学校所开展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有正当的授权,尤其是学校财务支出不得超出审批权限。大额的财务支出必须经过学校行政会议研讨审批后执行,以确保学校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学校在进行内部财务活动审批时,应严格遵守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不得逾越审批权限,严格审批学校经济业务和资金支出,避免学校资产流失和资金浪费现象的出现。

4.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应切实加强学校会计人员教育与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计活动,丰富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体系,增长见识,使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会计业务技能,真正具备上岗的资格。同时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考核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此外,基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熟练的掌握和操作计算机系统已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所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操作计算机系统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真正的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流转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而保证电算化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作。

五、结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基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更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会计电算化要求,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加大内部财务审核力度,规范内部控制操作,建立并健全內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切实确保学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广泛的开展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学校内部控制的质量。此外,学校还应重视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为实现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青梅.中小学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108-109.

[2]孙维俭.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9):69-70.

[3]杨竞艳.加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探讨[J].南方论刊,2013,(03):106-107.

[4]邓安香.论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180+182.

[5]陈亚琴.浅谈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建设[J].当代会计,2014,(10):44-45.

[6]董丽华.浅析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内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0):8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