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美

2017-09-20 18:23许丽娜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言美

许丽娜

摘 要:现在有较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他们的时间被大量休闲娱乐挤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感受音乐美,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语言美;情境美;文章构思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美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感受语文朗读情境美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自身的魅力,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朗书声中似乎蕴藏着音乐的节奏美。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就借用古人的读书法去读出它的音韵美。在带领学生学习文言文《学弈》时,让学生结合诗句意思并注意读出或长或短的停顿:“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ong)鹄(hu)/之将至,思/援弓檄(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那朗朗的书声给人以美的熏陶。在学习现代文时,更要注重美读的挖掘。如学习《月光曲》一课时,我采用引读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为了增加美感,再播放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月光曲》,用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的情感。我们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课件,教师再进行示范朗读与诗意的画面及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朗读中领略语言美,得到了心灵情感的陶冶。

二、感受语言赏析情境美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语言美,融自然美、自豪美、哲理美为一体,有歌颂风光秀丽,有赞美人物的美好心灵,有情文并茂的故事……这些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我们要引领学生通过赏析语言美去感受文章的情感与主题。例如,《山中访友》中的一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是一组排比句,我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你好,光滑的石头!你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是让我好好休息吗?”“你好,___!_____,_____吗?……”这样便于学生今后独立学习时举一反三,冲破语言学习的瓶颈,拓宽语言学习的思路,找寻语文学习的价值。再如《中华少年》这一首诗里,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诗中四个排比句和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ɑn”字韵,读起来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赏析语言美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再次获得美的享受。

三、感受语言交流情境美

交流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要充分创造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在阅读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课本《詹天佑》一文,透过课文引导学生向广度延伸,让学生搜集祖国大好河山的资料,或者对文字、图片的爱国人士等等进行收集和整理,班级在“祖国在我心中”主题中举办“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事迹展”,學生主动在交流中贡献各自的经验和担任讲解员,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

四、感受文章构思意境美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虽然短小,其实也是学生仿美创美的结构范例,这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讲《山雨》这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是按时间顺序来行文的结构布局:文中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再如《索溪峪的“野”》一课的结构也很有特色,它抓住“野”字作为文眼来统领全篇。又如课文《北京的春节》,让学生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边积累边运用,以作文、日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习作的积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还让学生进行很多练习,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对话的练习、环境由静(动)到动(静)的描写等片段训练。只要我们将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就会掌握这样的行文结构,又能有效地达到从阅读理解到习作的审美迁移。

五、感受阅读的情境美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不能将学生的目光束缚在单一的课本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些有趣味的故事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例如一个单元主题——认识鲁迅先生,我是先说鲁迅先生弃医学文的事来激发学生阅读这单元课文内容的欲望。在学习这个单元课文《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向作者讲述了四件关于农村生活的趣事,而长大后的“我”和中年闰土见面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呢?课后我再顺理成章地介绍学生去阅读鲁迅小说《故乡》,把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地连成一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鲁迅的全新认识,而且增加了课外知识。当学生为阅读课文中的美而心动时,不正是在思想上与心灵上得到了美的熏陶吗?

总之,想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多彩的文学世界中去,还要引导学生在美的课堂中感受生活,感受到文艺领域中的美,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静.重视朗读训练 提高理解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2-03-22.

[2]郭瑾.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N].延安日报,2010-08-23 .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美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