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1 11:28肖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学习迁移建筑构造教学研究

摘要:建筑构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建筑科学。本文从学习迁移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学习迁移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构造;学习迁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63-02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建筑科学,与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课程息息相关,对建筑设计形成有力的支撑与补充,不能以孤立的方式来学习建筑构造知识,也不能以孤立的方式来进行建筑构造设计。

一、学习迁移的理论基础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后续的学习总是以之前的学习为基础,新知识是已有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迁移是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将某种知识、技能等学习中所获得的原理、方式及态度迁移至其他类别的学习中,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的迁移过程是知识相互作用、逐步整合的过程。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有层次、螺旋上升并逐渐获得的[1]。”因此学习迁移是人类认知的必要过程。教师因课时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知识技能完全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迁移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快速学习或解决面临的各项问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回也闻一以知十”,以及“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触类旁通”等等,皆涉及了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可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有两面性的,之前的学习可能对后续的学习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若与后续的学习内容不相符时,则会对其产生干扰作用。反之,后续的学习也会对之前的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类比和创新。迁移的关键要素是概括,学习者对之前知识的概括能力是影响迁移能否发生及迁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首先,对知识的内在本质及组织结构认识得越清晰,则组织迁移的水平越高;其次,丰富的学习经验也会对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除需要对迁移具有正确的认知,并掌握其中规律外,还应具有学习迁移的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累学习经验,培养组织概括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习迁移能加快和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纷繁复杂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习迁移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体现在技能、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将其运用到建筑构造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迁移的影响,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应用

迁移在学习中的影响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可分为如下类别:

1.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或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者在迁移前所掌握的知识被称为源知识,而学习者运用迁移方法将要学习的知识被称为目标知识[2]。顺向迁移指源知识对目标知识的影响,逆向迁移指目标知识对源知识产生的影响。

在建筑构造课程的学习中,建筑制图课和建筑材料课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均没有涉及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的方法。若能将建筑制图和建筑材料的知识顺向迁移到这两门设计课程中,将有助于理解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解决在设计作业的绘制过程中出现的基本技术问题。因此,在多门课程的学习中,不能孤立或机械性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个体,割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不能生搬硬套或东拼西凑,而应利用学习迁移规律,发挥其有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2.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根据迁移的特性或影响效果,可将学习迁移划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三类。其中,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正面影响,即起积极促进作用。但学习迁移也可能会造成干扰和抑制的负面效果。负迁移指的便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零迁移是指不起任何作用的迁移。

对于建筑构造课,建筑设计课是与其紧密相关的系列课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尤為重要。若只以建筑设计为学习主体而不重视建筑构造,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平衡关系将会被打破。学生普遍都“重艺轻技”,即只重视建筑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以及立面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建筑构造组成要素,将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脱离开来,导致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华而不实。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建筑构造知识后,在进行建筑设计尤其是高层和大跨度等空间造型以及与建构体系紧密联系的建筑设计时,才能做到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否则将会适得其反[3]。

3.认知领域迁移、运动技能迁移和情感态度迁移。根据发生迁移的学习领域,可将学习迁移划分为认知领域迁移、运动技能迁移和情感态度迁移。学生学习建筑设计基础和建筑材料等课程有助于对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建筑构造知识有利于今后的建筑设计等等,这些属于认知领域迁移。掌握建筑制图技能有助于绘制建筑构造图,这属于运动技能迁移。

迁移除可运用于知识和技能领域之外,同样也可运用于兴趣、情感、态度、动机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和生活经验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研究,引出本质或原理,强化新知识对生活所产生的作用,从而达到兴趣的迁移。例如,从冬季穿衣、盖棉被联系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从深色衣服联系到建筑外饰面的吸热,从夏季穿浅色衣服联系到建筑外饰面的反射隔热,从风扇联系到夏季建筑的通风散热降温,从夏季太阳伞联系到建筑遮阳,从雨伞联系到坡屋顶的排水,从木桶的铁箍联系到砌体结构的圈梁。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是最简单直观,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又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迁移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信心,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强调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启发了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课堂教学通常是从绪论部分开始讲授,“绪论”的内容只有十几页篇幅,但却是迁移价值最大、概括性高、总结性和派生性强的知识,能够衍生出多个知识点与框架,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为帮助学生做好知识迁移的充分准备,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扩充了该章节的教学内容,延长了教学时间,将后续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浓缩,在绪论部分进行全面而简要且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给学生奠定了后续各章节的理论基础。

学生对某门课程教师的正面积极情感有利于他对该门课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以渊博丰富的学识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因“爱屋及乌”而喜欢这门课程,从而达到情感的迁移,当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学生紧跟设计进度,按时交设计作业,有助于养成严谨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这些均属于情感和态度的迁移,同样不能忽视。

三、结束语

本文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以下两点:①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对建筑构造理解能力的提高;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下,建筑构造教学的压力很大,因为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复杂,不仅仅是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方法,还需要深谙建筑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会贯通和相辅相成。在建筑构造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迁移理论的着力点和目的。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和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延伸和扩展知识迁移的领域与范围,这样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飞跃性的突破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孟黎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霍瑛.基于运用迁移方法对于学生建筑识图与构造学习能力的提高[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1):103-104.

[3]肖敏.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构造综合能力的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64-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迁移建筑构造教学研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迁移及示例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