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现状评述

2017-09-22 21:44马云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

摘 要:在遗址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并带动遗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关于遗址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集中在遗址文化产业的经营及管理方面,对于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较为少见,而资金不足是所有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对于遗址文化产业而言,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遗址文化资源;遗址文化产业;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7-0035-02

丰富的遗址文化资源是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核心优势,通过整合发挥遗址区文化资源优势,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但能够带动旅游业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对遗址周围区域起到很强的辐射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因此,在遗址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开发,并带动遗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也逐渐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遗址文化资源的特殊性,遗址文化资源产业化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从而限制了遗址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对于遗址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应当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考察遗址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现状,对促进遗址文化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关于遗址文化产业的研究

近年来,对遗址文化产业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将遗址文化产业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朱沁夫(2004)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和遗产经济学,指明文化产业发展中遗产发挥的重要作用,遗产经济学的研究也伴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樊海强、权东计(2005)等对大遗址产业化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大遗址产业化的现实基础与重要作用,提出大遗址产业化的策略。刘军民、赵荣等(2005)以西安市大明宫御道广场建设为例,分析了文物遗址开发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周锦、顾江(2009)对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文化遗产的经济性、稀缺性、公共性、外部性和垄断性等经济特性。樊海强(2006)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对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权东计、朱海霞(2007)以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为例,系统研究了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马云超(2008)研究了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中的地方政府职能。郭芳华、冯皎(2012)探讨了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原则及发展途径。马衍进(2013)探讨了在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中地方政府应该发挥的具体职能。王晓娟(2013)对西安发展遗址文化产业进行了PEST分析,论证其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对策,提出通过加强政府支持、调整遗址文化产业结构、培育遗址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等促进遗址文化产业的发展。邹辉(2014)对秦始皇帝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考察帝陵博物院、秦岭文化商业区与秦俑村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基础之上,运用DEA方法,对该区域遗址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西安市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朱海霞、权东计(2015)对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13种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对每个动力因素动力影响作用评价的主要内容体系,并提出了关于政府管理机制设计的重要建议。裴海霞(2016)对河西走廊的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及文化产业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居延大遗址的文化产业开发途径与保护措施。于冰(2016)分析了大遗址保护财政制度需求特征及现状问题,指出目前国有遗址产权管理维护体系尚未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过度依赖中央财政保护展示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大遗址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存在严重结构性失衡,这是单独针对大遗址资金问题开展研究的一篇。

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由于对于遗产产业及遗址文化产业本身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涉及遗产产业及遗址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也难以获取,但可以通过考察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张立波、杨英法(2009)建议通过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等方式来畅通融资方式。汪洋(2010)分析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认为政府投入、金融支持、社会融资、外资引进、内源资金是文化产业“五大资金源”,而陕西在此方面都存在不足。何树红等(2011)通过分析云南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发现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地银行难以对文化企业进行评估,部分企业也无法提供适合的抵押品。彭忠平等(2013)研究了广西省文化产业融资现状,认为从广西省的现状来看,还是主要以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借款为主,通过联合投资和上市融资基本是空白,虽然文化产业有着比较大的投资空间,但投资主体的供给意愿并不高。李成青(2013)认为,我国文化产业主体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文化产业有形资本较少,特别是商誉等无形资产难以评估,大部分领域的客户群体尚不成熟,还款来源不明确,市场价值不确定,总体上影响了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周荣国(2009)在研究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举措后指出,政府应致力于改善投融资环境,促进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为地方文化产业得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蔡灵芝(2016)考察了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为我国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政策措施。

三、相关研究的评述

综观已有研究,关于遗址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集中在遗址文化产业的经营及管理方面,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不少,但对于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则较为少见。事实上,任何文化产业的开发都需要资金支持,资金不足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而遗址文化产业又具有产品对遗址资源的依附性及开发利用的限制性,所以遗址文化产业要發展壮大,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就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金融支持。因此,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有待开拓且亟待解决的研究领域。我国拥有丰富的古迹资源,世界文化遗产多达 28 处,仅陕西省就有各类遗址文化资源35 750处。这些遗址的开发现状如何,遗址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如何,都有哪些融资方式,存在哪些瓶颈,国外的遗址开发利用的产业化现状及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具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价值。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朱沁夫.遗产经济学与文化产业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4,(8).

[2] 樊海强,权东计.大遗址产业化经营的初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 劉军民,赵荣,周萍.试论文物遗址开发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以西安市大明官御道广场建设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10).

[4] 周锦,顾江.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性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5] 樊海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6] 权东计,朱海霞.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以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为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7] 马云超.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8] 郭芳华,冯皎.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城市,2012,(4).

[9] 马衍进.基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10] 王晓娟.西安发展遗址文化产业的思路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11] 邹辉.大遗址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12] 裴海霞.浅谈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及其文化产业开发[J].丝绸之路,2016,(4).

[13] 于冰.大遗址保护财政制度需求特征与现状问题分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6,(3).

[14] 张立波,杨英法.河北商业文化的建设构想[J].中国商贸,2009,(9).

[15] 汪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投融资支持——陕西文化产业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

[16] 何树红,刘玉清.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17] 彭忠平,聂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8] 彭忠平.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研究——以广东为视角[J].国际金融,2013,(8).

[19] 周荣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举措[J].当代世界,2009,(5).

[20] 蔡灵芝.国外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模式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山西钢铁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