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网络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7-09-22 10:16李福顺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媒体

李福顺

摘 要:我国各大高校在网络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上都有独特的特点,适合各个层面对人才的需求。网络媒体人才培养要坚持传播学的价值取向,把网络传播的应用技能作为主要训练内容,开展新闻传播的基础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网络媒体领域的兴趣以及钻研精神,重点突出信息内容的层面而不单单是网络技术层面。针对网络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媒体专业人才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7-0132-02

根据我国互联网统计报告分析,我国互联网网民在逐年增加,互联网与新媒体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如朋友圈、微博、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更好的沟通,手机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随着网络媒体市场逐渐扩大,对网络媒体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升高,质量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培养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上面临着巨大压力。社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激发市场对新闻媒体传播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网络与媒体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专业发展迅速,但网络媒体专业的建设并不成熟,高校的媒体网络复合型人才,毕业之后主要从事记者、编辑、媒体营销等行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过于空泛,而且和新闻专业的区分并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过强的专业优势,新闻院校也会把新闻和传播混淆在一起,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也基本没有区分,高校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体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少。目前来看,网络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网站上都在强调复合型人才,但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中,技术的比重有多少,网络记者需要具备哪些技术,高校教育部门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描述,给网络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带来了困惑。高校在培养目标上比较重视大众传播方向,忽视了组织传播和口头传播。对于整个学科的普及来讲传播学的发展比较繁荣,但是从专业方向设置上看,缺乏丰富性和特色性,网络媒体时代传播学研究的网络方向必须要向大趋势发展,但是很少有高校能意识到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学校以编辑出版、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为主要方向,所以培养出的人才比较泛泛,没有突出的特色。

二、网络媒体专业的构建理念

21世纪以来,高校网络媒体教育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许多新闻媒体学院的专业设置都在向厚基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把综合型和复合型新闻媒体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对于主干课程的设置各有侧重,大部分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新闻学训练为辅,同时也存在着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各大高校为了顺应社会的潮流,积极探索网络媒体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行业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网络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教育模式大致为学院培养、入职训练和媒体培养,学院对于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重视写、编、评等基本业务,重点培养业务技能的传授的社会理论素质的培养,关于入职训练,新闻从业人员主要培养并不是新闻专业,而是由國家新闻界主导的教育机构来进行系统化培养,从其他专业选拔人才,通过内部培训来完成新闻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人才培养的现状来分析,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注意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我国的网络媒体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高校新闻媒体专业的办学思路还不够明确,主要是传授新闻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技术,广泛的涉及其他相关课程,而网络媒体更看重从业人员实际业务的能力和经验,要熟练地掌握文本、音频、视频的编辑与发布,可以熟练地操作数据库以及信息的发布,能够使用常用的网络语言,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不仅要文理兼通,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很难开展这样综合的课程。

2.网络媒体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网络媒体的业务技能只考学生自己去相互学习,自行摸索,现在许多高校网络媒体专业没有建立起适合本行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不能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网络传播方面的知识培训,也没有完善的学习制度,高校的教育经费普遍不足,对培养机制方面,没有更深入的研究,高校在网络媒体人才培养机制上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管理培训机制,使学生的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3.教师水平不高。网络媒体专业是专业性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对教师的需求也非常严格,我国高校网络媒体专业的教师水平不高,对新知识的探索不够充分,不能够调动课堂积极性,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够了解,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高校网络媒体人才培养造成阻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高校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为网络人才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1.确定培养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已经不断地发展起来,社会对网络媒体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网络媒体专业也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在建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时要确定培养目标,时刻了解社会动态,关注社会对网络媒体的需求,首先应该对新媒体有清晰的认知,网络媒体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特点,通过社会调研掌握网络媒体的发展,高校要构建媒体信息化传播平台,与社会企业单位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高校自身情况,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高校在培养网络媒体人才的过程中,延伸传播学的内涵,着重突出应用性,网络媒体人才要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重点,培养媒体设计、网站开设、媒体运营等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传媒公司、政府机关以及新闻出版行业从事工作,可以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媒体内容的管理与策划,参加新媒体的研发、企业信息的采集等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设定美好的前景。endprint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在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开设网络媒体专业的高校,能够胜任专业技能课的网络媒体教师非常匮乏,高校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实践教育基地,把新媒体信息生产的最新动态融入到课堂中去,可以聘请高资质的网络媒体工作者到高校进行专业讲座,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探讨,加大对师资力量培养的活动经费,组织网络媒体教师到企业单位中学习,了解社会动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在教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鑒国外媒体融合专业的教学经验,到国外进行知识进修,实行团队教学的方法,把每位教师最擅长的部分传授给学生,只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网络媒体专业人才。

3.加强校企结合。网络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网络媒体企业签订实习合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定岗实习,在了解企业对网络媒体人才需求标准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学习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习,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利用一线工作者的经验指导,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高校运用这种形式来打造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由于网络媒体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高校可以投入部分经费,建设实验室,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网络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建立数字演播室、多媒体应用演播室等教学设施,把学生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4.优化课程设置。在高校网络媒体课程设置上,往往以采编、制作、营销等来配置,我国网络网站继续技术、懂新闻、有职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社会上的网络网站认为,企业的员工要具备电脑技能,懂得新闻业务,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和语言文字基础。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要重视课程的设置,把课程模块作为基础,把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到课程设置当中,网络媒体专业主要开设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广播电视概论等基础课程。在开设基础专业课的同时,高校要通过跨学科进行教学,开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学习,以网络传播技能为主,新闻传播为辅,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五、结语

21世纪,人们已经走出了以媒体为中心的大众传播,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网络传播时代。我国的媒体行业面临着改革,新媒体出现了许多层出不穷的现象,新媒体的理论框架和人才培养方法尚不成熟,如何培养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已经是学界面临的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还是要做好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社会对网络媒体人才的需求,从生源筛选到人才培养,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为社会的发展输送高水平的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真弼,胡胜强.网络新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闻论坛,2014,(6).

[2] 郑传洋,王理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新闻前哨,2014,(11).

[3] 陈衡.分析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J].电脑迷,2016,(7).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媒体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