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互联网+”思维培养考评职工队伍

2017-09-23 07:46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王永济
城市公共交通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工队伍公交管理人员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王永济

浅谈运用“互联网+”思维培养考评职工队伍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王永济

在当前社会普遍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经营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公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着眼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水平,运用大数据、云服务等思维方法,探索职工培养考评机制和配套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1 用大数据思维建立干部培养考评机制

大数据思维本质上是着眼全局和全过程,对人或物的发展定量精确研究。大数据思维考察评价干部主要是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常态化培养考评机制来反映干部的一贯表现和群众公认。

1.1 评估考核常态化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管理人员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入职、培训、提任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后续发展的基础。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常态化,将各类考核结果记录在案,形成考核结果大数据。分析形成的大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管理人员的过去,便于组织掌握其工作实绩,是聘用、提任的重要依据。

1.2 培训考核重点化

公交企业普遍执行职工先培训后使用的制度,主要有入职培训、提任培训、在职培训(分专业、分岗位)、高端课程培训等,但重培训轻考评,尤其是考评结果不能在后期选拔聘用中发挥作用,影响了培训质量和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在培训学习结束后,基于考评结果给每个人作出培训鉴定,纳入其个人考核档案中,作为考核大数据的一部分,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1.3 考评标准统一化

建立任职资格制度关键是要有一把“尺子”,全面衡量一个人。如果考评标准过于冗杂,无法全面评价一个人。所以基于便于量化、方便比较、能全面反映等原则,管理人员可重点长期考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公交驾驶员可考评安全、服务、出勤等内容。

2 济南公交培养考评干部具体做法

2.1 建立各项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标准

济南公交目前实行诫勉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公司建立起入职考察、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制度,对于处级以上干部“凡提必查”,每年按要求上报个人事项报告。对于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30%等情况的,由纪委进行诫勉谈话。涉及重大问题的,要进行责任追究。2006年以来,25名管理人员因不符合岗位要求被降职使用或不予续聘。另外,设有纪委(审计监察部)负责廉政监督,为干部选拔聘用、考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形成了干部考核的大数据。

2.2 实行驾驶员星级管理考评体系

为使服务更加规范、标准,管理更加精细、有序,2004年,济南公交全面推行“星级管理、星级服务”制度,建立起以关键服务质量指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对员工和公交线路分别实行五个等级的星级服务评价和管理,使公交服务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星级管理、星级服务”制度的实施,济南公交建立起以服务导向为主要内容的自我管理与团队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平稳,员工服务意识显着增强。

2.3 以持续教育培养作为人才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济南公交坚持企业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职工成长需要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任前培训、脱产轮训、外派深造等多种形式,搭建专题研讨班、海外培训班等多种学习平台,着力提升职工适应发展要求的业务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广泛运用于工作实践。

3 推进“互联网+”思维培养考核职工队伍的措施

3.1 建设公交企业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机构

近几年,公交企业迅速发展,职工队伍不断扩充,人员的流进、流出、调动趋于市场化。面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由于没有动态、完整、即时的成本信息收集渠道和科学的数据挖掘分析方式,在职工招聘特别是驾驶员招聘工作中,对招聘人员的行驶记录、违章事故、性格适应度等数据,缺少方便快捷、科学合理的收集分析方式。对此,可建立驾驶员流动分析机构,联系交通、交警、劳动保障和中介招聘公司成立劳动力成本、驾驶员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机构,系统分析流动驾驶员个体信息、流动原因、流动去向,全面掌握交通行业、公益行业等领域的用工成本和劳动力构成情况,招工过程中准确预测拟录用人员的岗位适应性,运用合理的分析预测制定科学的选工用工政策。

3.2 构建公交企业独立的管理人员考评体系

公交企业的职工较为分散,为了便于考核和管理,可以建立起互联互通的管理人员考核信息系统,把各类培训结果成绩、民主测评成绩等积累的各项考评数据作为管理人员任免、调配的有力依据。据其之前的工作实绩、存在不足、考核评议、立功受奖等情况作出鉴定,并对下步任用提出建议。管理人员的考核要由过去主观因素主导的评价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客观评价转变,在载入档案的同时录入管理人员考核信息管理系统永久保存,用于记录和考察每名管理人员的进步情况和发展潜力。

3.3 尝试公交企业“去职位化”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具有典型的后现代性,个体人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更加强调平等、注重参与、追求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对于企业来讲,职工正在与企业进行一场“资本合伙”,有人出智力,有人出资金,这样的背景产生了去职位化、去中心化、注重自我管理、强调责任感等新特点。所谓的去职位化,就是职位结构去立体化,管理结构扁平化,由纵深式多层上下级管理转变为浅层次短线路管理,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公交企业与逐利性互联网企业有很大区别,公交企业追求的是公共服务质量,讲务实,讲担当,但层级多了,工作叠加多了,反而出现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不利于一般职工参与到企业治理中。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公交行业以技术扩充、技术提升和技术创新带来的个性化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公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变革,将公交企业独有的特点与“互联网+”思维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职工队伍公交管理人员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一〇六团连队承包经营地非职工纳入职工队伍培训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
等公交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