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研究综述

2017-09-25 15:11王录通陈俊胡悦李艳赵轶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化研究

王录通++陈俊++胡悦++李艳++赵轶群

摘 要 智慧教育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智慧教育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的深度融合,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主要分析2015—2017年智慧教育的概述、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数据分析等内容,并且采用可视化应用软件CiteSpace具体对智慧教育关键词统计、作者统计、机构统计进行分析,主要探索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

关键词 智慧教育;CiteSpace;数据分析;教育信息化;大成智慧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03-04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Smart Education//WANG Lutong, CHEN Jun, HU Yue, LI Yan, ZHAO Yiqun

Abstract Smart Education is the main theme to promote the develop-

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Smart Education and cloud compu-

ting,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computing,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Smar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ummary, develop-ment course, theoretical basis, data analysis and so on. Smart Educa-tion from 2015 to 2017. And the use of visual application software CiteSpace specific. Smart Education keyword statistics, author statistics, institutional statistics analysis, mainly to explore the Smart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frontier.

Key words smart education; CiteSpace; data analysi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science of smart in cyberspace

1 引言

智慧教育以現代网络技术为支撑,秉承创新性、智能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智慧教育可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把学习者看为完整的人,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别,重视每位学习者的智慧都能全面发展与提升[1]。

为确保智慧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制定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政策文件,深入贯彻“互联网+智慧型校园”的理念,通过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倡导实行智慧教育行动,全面深入开展“智慧教育生态圈”的研究与建设。

2 智慧教育概述

定义一:智慧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教师充分展现高效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获取恰当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成为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发散型思维品质的创新型人才[2]。该定义阐明智慧教育的架构体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拓展智慧教育的功能与效果。

定义二:智慧教育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发展基础上,统筹发展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强化教育系统的高级职能,构建的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系统[3]。该观点应用网络化分析大数据,主要强调智慧教育的系统化、智能化,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者。

定义三: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凸显集成性、公开性、体验性,特别是科学性、智能性,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的职能[4]。该定义注重智慧教育的科学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开放性的思维观念。

综合上述观点,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是指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高新网络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系统。笔者强调智慧教育是在借鉴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理念,其核心是优化教育信息生态环境与整合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智慧餐饮、智慧医疗、电子书包等。

3 智慧教育的发展历程

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 1997年,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大成智慧学”(Science of Smart in Cyberspace)概念,最先把智慧和网络空间联合,提出自然与科技、逻辑与形象、哲学与科学技术、微观与宏观集合成一体的大智慧教育[5]。“大成智慧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是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把文学、艺术、理工等学科结合在一起的智慧的过程,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著名专家、教授的经验、信息、科技,灵活地运用创新精神解决教育科研问题。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加快了网络技术创新的步伐,为当代智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

智慧地球 2008年,时任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倡“智慧地球”(Smart Earth)概念。智慧地球是借助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3D智能打印等高端技术支持,实现地球上的物体被感知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智慧地球的理念拓展到教育界[6],IBM强调智慧教育的发展途径包括: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途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网络文化和资源的全球融合。

智慧地球指将感应器嵌入与配置于医疗、卫生、铁路、环保、交通、水务系统等物体,把它们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智能的系统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催促“智慧教育”的萌芽[7]。智慧地球和物联网、云计算陆续成为世界强国拟定该国发展战略的重点,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相继推出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关发展战略,智慧地球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向支持大范围移动性方向发展[8],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校园也逐步崛起。

4 智慧教育的理论基础

斯滕伯格的“智力的三元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斯滕伯格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阐述人的智力行为深受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智力理论必须要充分考虑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等重要因素,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社区文化、科学知识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或智能”。加德纳认为人具备八种特殊智能,依次为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最后增补的自然观察智能[9]。每种智能具有独特性,但是它们之间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 智慧教育的数据统计分析

智慧教育的关键词数据分析 关键词的数据分析为词频统计方法,能够预测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沿与关注点。本文将收录的数据导入CiteSpace统计软件中。基于知网(CNKI)检索得到的期刊数据,为更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图谱,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进行数据挖掘,对2015—2017年智慧教育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

如图1所示,关键词的频率由高到低排序,频率最高的是智慧教育,频率为186次,因为在数据处理时输入的是“智慧教育”。依靠教育创新技术平台的支撑,国家对智慧教育大力支持,智慧教育研究的领域相对较广。

信息技术排名第二,频率为24次;教育信息化排列第三,频率为22次。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两者紧密相连。如祝智庭在《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走向人本主义情怀》一文中提到:智慧学习空间具有10大功能特征:位置感知、情境感知、社会感知……[10]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高新科技来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排名第四的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管理目标是建立以智慧教育为导向的智能管理模式,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11]。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获取信息迅速精准、容量超大、方便快捷。

图1说明智慧教育的发展是在教育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的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研究分析,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的高频出现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智慧教育的作者数据分析 该研究对2015—2017年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图2中字号越大,表明作者发表论文篇数越多,研究范围相对广泛。可以看出,陈琳、祝智庭、陈耀华、唐烨伟、杨现民五位作者发表的智慧教育论文数量居多。例如:在2015年1月,杨现民发表一篇题为“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的文章,提出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12],全面分析了智慧教育知识结构和核心技能。

陈琳主要从事数字化教学、远程教学、信息化教学、智慧教育、大数据等领域研究。杨现民为教育技术学博士,主要从事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智慧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该研究说明,陈琳、祝智庭、陈耀华、唐烨伟、杨现民等人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基本相同,主要围绕教育信息化、大数据、智慧教育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智慧教育的机构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智慧教育的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从CiteSpace可视化的图谱显示,我国智慧教育的重点研究基地是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其次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其原因在于,2016年江蘇师范大学创办智慧教育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智慧教育学院,该研究院荣获教育信息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教育省级优势学科、教育技术品牌专业等荣誉称号。例如,2015年1月,陈琳发表的《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的主旨为:“智慧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增强人的学术智慧、知识能力、学科智慧,其实质是提升创新教育观念,信息化革命的浪潮需要这种巨大的力量来支持。”[13]

其次为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图3研究说明,智慧教育地域之间存有差异,智慧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再者说明,智慧教育与机构的研究性质密切相关。

6 智慧教育的优化方案

教育部门积极推动“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虽然智慧教育研究范围逐年增加,但是智慧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有些学校尚未实现“班班通”,教学设备落后。“三通两平台”是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门要加强“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全面建设“泛在学习”“校园智能感知环境”的信息化校园,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提高学校网络技术设备条件。endprint

转变师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网络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会给师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开展远程教育。不断建设教师网络培训工程,积极参与教育技术科研项目,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实施智慧教育培训,让教师掌握智慧教育高深的技术,不断挖掘教师探索智慧教育的潜在力量。

大力投入教育资金,拓展智慧教育的发展空间 研究发现,经济原因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育发展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保障,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智慧教育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全面支持智慧教育建设;扩大智慧校园的规模,全心投入智慧教育筹备工作;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管理。培养拥有信息素养的智能化科技人才,提供构建智慧教育服务型平台,推送优秀教育资源,建构数字化学习创新模式,争取实现智能化教学。

7 结束语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学习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智慧型课程、智慧型图书馆、智慧型餐饮、智慧型交通等将会实现科学化、整合化、智能化。智慧教育能够充分挖掘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弥补教育信息化的“短板”。笔者深信智慧教育一定会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49.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3]尹恩德.镇海区十三五区域智慧教育建设规划与思考:宁波市镇海区智慧教育十三五建设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2.

[4]金江军.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2):18-19.

[5]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6]陈琳,孙梦梦,刘雪飞.智慧教育渊源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7(2):13-18.

[7]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术,2014(10):5-11.

[8]陈俊,陈孝威.基于移动IPv4/IPv6演进云计算框架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6):2321-2323.

[9]陳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祝智庭.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走向人本主义情怀[J].现代教育,2016(7):25-27.

[11]郑立海.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刍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7):32-36.

[12]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77-84,130.

[13]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信息化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