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09-25 11:14陈宝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教学模式

陈宝琪

摘 要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高校教学中使用微课,不仅能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而且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微课;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58-02

1 前言

微课着重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解,主要通过视频画面,结合声音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微课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还是学生预习和复习的重要资源。因此,要想通过微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得保证微课建设的质量。

2 微课简介

将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中,首先出现在欧美国家,其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微课主要是指教师将所要讲授的知识设计成微视频资源,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则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工具,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观看和学习视频内容,教师和学生在视频的作用下,共同解答其中存在的疑问,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微课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其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微课的特点: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一系列的问题开展教学;其次,改变教师的角色,在微课的作用下,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因此在开展微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次,改变学生的角色,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以借助微课更好地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3 高校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些高校没有意识到微课建設的重要性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冲击,使其得到突破,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好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微课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地开发新的微课资源,并积极举办各种与微课相关的研讨会,期望通过微课增强教学效果。然而,一些高校忽略了微课中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微课的建设问题,微课的质量取决于其建设过程,而微课教学效果则取决于微课的质量。由于没有意识到微课建设的重要性,部分教师拍微课的积极性不强,使得微课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学生认为微课资源比较分散。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微课主要是集中讲解某一知识点,就会让学生误以为微课中的知识点就是重点内容,从而忽视其他内容的重要性。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通过微课讲解国际贸易术语,微课中主要涉及的国际贸易术语有FOB和CIF,学生就会认为只需掌握这两种贸易术语即可,而其他术语只需做了解,或者不需要了解。但实际上,国际贸易术语总共有13种,虽然FOB和CIF在国际贸易中是比较常用的,但其他贸易术语仍然会用到,学生应该掌握每种术语的具体内涵和适用条件。由此可见,微课可能导致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活动,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缺乏高效的利用平台 由于我国的微课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并且部分教师觉得拍微课耗费时间较多,从而没能有效建立起微课教学平台。虽然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平台,并能通过平台共享各类教学资源,但是其并不能用于分享微课。比如有的高校建立的教学平台能够分享文件类学习资源,也能分享本校内的微课视频,却不能共享其他院校的微课资源,使学生无法在课前根据多个微课展开有效的预习。再加上微课的资源整合效果不太理想,且各大高校的微课质量参差不齐,使得运用微课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微课资源的建设。

微课的实际运用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国至少有一半的高校教师没用采用微课教学,同时也有许多学生对微课教学持怀疑态度。由于微课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微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学方法等都还处于摸索状态,因此,短时间内还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由于教师制作高质量微课课件的技术水平有限,使得微课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微课教学的效果。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制作的微课照搬教材,毫无新意,内容枯燥,课件内容来源渠道太过单一。学生认为这样的微课就等同于教材,对自己的学习毫无帮助。并且,受师资队伍的限制,尽管有些教师能将学校的各种资源通过整合利用起来,但是由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学过程也会受到许多阻碍。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微课资源建设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严重不足,要提高微课教学的质量,首先就需要解决微课资源问题。

4 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对策

强化高校的微课建设意识 微课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其能够将学生的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课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应该达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掌握学习重点的目的。如“国际结算”中的付款方式就是其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将每种方式混合起来讲解,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在对比过程中也会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可以将T/T、L/C、D/P等结算方式分别制成微课,逐一讲解,在学生掌握了每种结算方式的内涵、存在的风险以及计算方式后,再通过一个微课将所有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更好地理解每种结算方式的利与弊。

做好微课建设的规划工作,使其能得到有序的实施 要建设好微课,高校首先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再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微课建设的规划。如对“微课教学活动开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由高校的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微课的建设,其他部门则应积极配合,先规划好设计内容、教学目标等,再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规划好以后,将微课分段,每个部门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最后将其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微课资源。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微课的质量,在适当的地方要融入一些新的技术,以保证微课建设的技术支持。endprint

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微课建设过程,并保证微课建设能够有序进行。此外,不同学科的微课建设应该是有区别的,这就对建设者的资深程度提出要求。比如英语、管理、材料工程等学科在开展微课制作时,可以组织微课资源学习培训,分享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并发动大家的力量对其进行深刻剖析,对微课建设过程做出合理评价,以保证微课建设过程是有序的。

构建微课资源应用平台 在教师完成微课的设计工作后,还需将其共享到一定的平台,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将某个高校作为中心点,向周围的其他高校进行扩散,并结合信息技术,组建一个比较大的微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这些高校可以共同合作,建立微课资源的应用平台,以不断地丰富微课资源。并且,教师还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发布课程内容,同时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在利用微课学习时,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反馈;教师则能够整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扩展。

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发布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开自学,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指数增加,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能针对性引导学生解決问题。并且,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

采用不同的模式建设微课 微课建设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不是凭单个教师的力量就能完成微课建设工作的。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微课,不仅需要教师团体的共同协作,还需要有专业摄影人员的参与,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微课教学平台。如“会计基础”中会计分录这一知识点的微课建设中,需要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设计微课内容,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对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规划,需要教研组共同探讨教学方式,需要专业摄影工作者录制微课视频。在微课制作好以后,教研组还应对其进行审核检查,并对其进行优化,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保证其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只有在教师队伍的共同作用下,才可能提升微课的质量,促进微课教学的建设,从而增强高校微课教学的效果。

建立学科微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网站上都没有上传微课资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微课资源更是无从谈起。为更好地建设微课,促进我国高校微课教学的发展,需要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微课资源建设,并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不仅能帮助教师进步,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能建立高效课堂,还能改善学生的预习、复习效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学习的能力。如在高校的校内网站上,分专业建立微课资源库,将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相关知识的微课上传至资源库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微课进行学习。同时,如果“会计”微课对学习“财务管理”有用,学生就可以将两门课程的微课都下载下来,结合起来学习。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并提升其自学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微课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需要高校认识到微课建设的重要性,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微课建设的进程,从而保证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悦.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6):46-47,62.

[2]姚色远.高校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87):164.

[3]张大海.关于高校微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

2015(13):132-133.

[4]胡苗苗,吕水平.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48-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