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7-09-25 14:48张瑞敏戚琳戴朝霞韩承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张瑞敏++戚琳++戴朝霞++韩承辉

摘 要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作为高职院校环保专业的必修课,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对本课程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项目实施、考核方式各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对接。

关键词 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模式;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89-03

Exploration o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of Noise Pollu-

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ZHANG Ruimin, QI Lin, DAI Zhaoxia, HAN Chenghui

Abstract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s a required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eachers still use traditional force-feeding teaching mode. But, it does not apply at all to training qualified skilled personnel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courses reform for professional masters. Through teaching courses reform,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pplica-

tion abilit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chieving the connec-tion of course and the demands of vocational pos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odel;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1 引言

项目化教学是以与实际生产相关的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来引导课程内容,串联起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以设定的项目为主线,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德国早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即项目化教学。南方职业院校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最先开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如从2005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将项目化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断完善项目化教学的规范与保障机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都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一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项目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对其开设的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是高职院校环保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包含声波的基本性质和传播规律、噪声的评价和标准以及噪声控制技术等内容[2]。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一门课程。但本课程知识点比较零散且理论抽象、公式和图表复杂,如果学生不积极思考和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该课程主要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師为主体讲授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学生被动接受,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另外,高校环境专业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中多以水、气为主,实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接触到噪声控制相关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理论知识,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模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对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从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实施、考核方式各方面进行探索,为高职院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提供参考,为真正实现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达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提供依据。

2 项目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突出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保证项目化改革实施的知识基础。因此,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调整。

首先,按照“知行合一”的理念,根据岗位需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从应用角度进行增减和编排[3],对理论知识适当精简,对实践性、应用性内容加以强化。

其次,选取合适的项目载体来贯穿整个课程,开展教学。采用学校已有的污水处理厂模拟实验室中的鼓风机房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这一项目,组织教学内容[4],以本项目为载体,组织整合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中的各个知识点。整个大项目包含几个子项目,彼此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endprint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强化工作领域所需的知识点。将噪声监测、噪声评价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与噪声控制技术进行整合,最终将整个项目分为五个教学模块,其中有四个子项目。本课程共45个课时,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学时分配见表1。

五个模块中,第一个模块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目标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项目化模式的开展方式、项目任务、考核方式等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全面的认识和整体把握;

二是理论讲解,包括噪声的概念、分类、污染特性、声学基础等知识点,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后面四个模块即为对应的四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包含二级项目,将教学内容(知识点)一一分解融入每一个二级项目中[5],如表2所示。学生在完成其中一个二级项目后就可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如在子项目“噪声监测及评价”中包含三个二级项目,每个二级项目都为不同类型的噪声源,在完成二级项目“交通噪声测量”后,就可以掌握声级计的使用、交通噪声测量的布点方法、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内容。经过三个二级项目的训练后,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测量评价各种类型的噪声。

另外三个子项目分别对应的是吸声、隔声、消声三大控制技术,通过完成小型吸声、隔声、消声工程的设计,学习性能评价指标、原理、设计计算、设计程序等方面的内容。本门课程的重难点包含其中。

3 项目化方案实施

整个项目包括四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包括若干二级项目,项目化方案的实施以二级项目为单元展开。通过逐个完成二级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首先对授课班级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方案。每组5~6人,其中一人为组长,主持小组活动的开展。

子项目1中包括交通、区域环境、企业噪声测量三个二级项目。其中每一个二级项目的完成分为七个步骤:接受任务→查阅资料→制订方案→汇报方案→完善方案→实施方案→完成报告。小组接受任务后按上述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任务。最终以书面报告作为成果[6],其中包括布点方案、测量结果、控制对策等,见表2。

子项目2、3、4中的完成分为八个步骤:接受任务→查阅资料→参观企业→设计方案→汇报设计→修改设计→设计计算→完成设计。另外,子项目2、3、4在实施每一个子项目前均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完成书面参观总结,总结中包括分析企业为降低噪声采取的吸声、隔声、消声等控制措施;之后再对污水处理厂机房实验室进行吸声、隔声以及消声设计,以可展示的设计计算说明书作为成果,见表2。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工程设计。

4 项目实施的考核

学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考核衡量,因此,课程的项目化必须包括考核方式的项目化,没有项目化的考核方式相配套,项目化教学模式就不是完整的。在实施项目化过程中,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7],因此,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进行考核。

过程性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提交的项目作业,而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每个项目的考评人员由合作的企业人员、任课教师、同组学生组成。企业人员负责对学生提交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给出相应的成绩;任课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出小组总体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出勤、发言、学习态度)给出每位学生的成绩;学生进行互评,同组学生根据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位同学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通过三个评价主体打分,给出学生每个项目的成绩。最终成绩由80%项目成绩(每个项目占20%,共四个项目)+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组成。

5 结语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完成对所需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计算、进行技术文件编写等基本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典型的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保证了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当前我国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宋丽.对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研究与探索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24):163.

[2]张弛,徐南.噪声污染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3]张珍.应用型本科院校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s1):277-278,268.

[4]张丽,吴志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3):283-285.

[5]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徐春涛.精细化工专业涂料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1):232-233.

[7]张薛梅.论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9):53-5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