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

2017-09-25 16:34李兰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微信

李兰兰

摘 要 分析传统后勤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阐述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体系建设标准和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基本结构,提出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的系统设计。

关键词 后勤管理;微信;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智能后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145-03

1 前言

高校是技术发展创新的聚集地,后勤投身到“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后勤,实现后勤智能化管理,让后勤从“汗水”到“智能”,从“大”后勤到“微”后勤,让后勤“不后”,这是现代后勤人提升服务质量、信息化水平,打造廉洁后勤、高效后勤、实时后勤、节约后勤、科技后勤的有效途径。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行业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结合高校后勤现有职能,对后勤管理的范畴、服务内容和对象,建立科学、系统、低碳的后勤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管理、人性服务、降低能耗、节约人力资源。

2 传统后勤管理的“痛点”和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1)传统后勤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能耗的管理还处于粗放模式,还停留在数据把控与目标督促层面。能统计出指导耗能的总体数据,也能分析出这些数据的发展趋势,但至于能源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常因规模庞大、牵涉面广、人力资源有限和科技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实现。

2)传统后勤是人力依赖型和资源消耗型后勤,安全保障难度大、责任重,设备种类多、分布广,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后勤管理远远不能满足新常态下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后勤管理亟待转型升级。

3)服务方面。最近10年校园内快递服务、办公楼与学生宿舍设施设备保修服务、外卖订餐服务逐步深入师生校园生活中,传统后勤渐渐不能满足这些及时性、实时性强的服务工作,因业务量的激增,给后勤传统的维修服务和餐饮服务也带来不小的挑战,维修难以马上确定上门维修时间,饮食也难以掌握每餐的就餐人数,后勤管理层方面也很难跟踪维修进度和实时监控就餐服务质量。

4)监督管理滞后。传统后勤服务与服务对象缺少互动交流,主要采取的都是单向的服务方式。监督管理滞后主要会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①服务对象缺少表达途径,不利于管理者听取意见;②被服务对象也不十分了解后勤提供的各项服务流程,容易造成误解,对后勤形成偏见。

3 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探索

依托现代技术,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台,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兼容各种设备,将不同专业、不同系统、不同性质、不同技术的后勤管理系统和服务内容集成起来的后勤管理云平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后勤),建成后勤“物联网”,改变传统后勤的管理模式,把高校后勤所有的管理要素和设备都放在一个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后勤的统一高效管理和零距离服务。以后勤智能化管理需求为基准,构建一个由Web端系统+微信APP组成的后勤服务平台(因后勤人员构成的历史原因,可采取多方合作或两方合作方式,拓宽途径,打破人员和技术局限。可以与网络技术或微平台供应商合作开发建设,也可以与之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共享、实时反馈和决策辅助,通过Web和APP平台实现后勤服务全要素简洁、高效的电子业务追踪流程,简化管理工作程序。

后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功能体系 以“三个提升”为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后勤内部管理和监控效力;提升师生需求服务后勤响应速度;提升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1)实现对高校后勤提供的各项服务和保障功能的智能化管理,应用范围应涉及设施设备、人员、车辆、楼宇、会议服务、订餐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资产管理、宿舍管理、预约洗浴、通知发布、失物招领、智能门禁、员工考评、积分互评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2)实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数据管理)、缴费平台(统一资金管理)、互联网+微信平台(统一入口管理)的分层支撑管理的数据完整、统一、共享,能准确、快速、及时地掌握所有后勤管理的相关信息。

3)后勤智能管理平台,能按模块分功能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后勤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和可靠数据依据。

4)能持续迭代。免去高校对于不同服务商的评估和系统整体更换成本,后勤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应采用现代云和本地联合架构技术,为新增研发预留接口模块和自主更正系统潜在缺陷的功能接口,能始终确保系统的先进性,满足智慧后勤长期建设的需求,保证单校持续迭代的可能性。即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是个开放平台,可保证第三方的无缝接入。

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三层平台,面对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被服务者和系统使用者,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至少要包含基础层(提供全平台支撑的技术和数据)、管理层(为高校后勤提供智慧管理的能力)和服务层(提供面向师生和校内各类人员提供服务的端口)。为实现后勤全要素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基础层的平台应包含三大平台的互联建设,即数据平台、缴费平台、互联网+微信平台。

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

1)洗浴预约:实现预约洗浴、订金支付、限时消费、空位查找,有效地减少拥挤和排队,合理利用资源。

2)智能报修:实现PC端、手机端随时随地报修,实时将报修信息推送至后台,第一时间处理、自动派工、实时跟踪维修进度。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现无纸化报修、统计、汇总的一键生成。

3)水电缴费:实现实时电费、水费余额查询和在线缴纳水电费,支持异常订单查询和退款;支持水电费缴纳情况查询和欠款查询。

4)智能订餐:实现实时订餐,支持无线打印机打印和移动支付,支持派送员管理和业务订单跟踪,改变后勤原有简单、落后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华僑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已实现校园食堂智能订餐。endprint

5)智能訂水:实现线上订水,足不出户,10分钟送水上门,智能匹配空闲送水员,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6)一卡通充值:实现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与一卡通账户账号的绑定,实现后勤智能管理平台各类业务服务的无障碍支付。

7)掌上公寓:后勤应以平台为抓手,以服务为导向,实现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流程再造”,实现保障、管理与服务的横向扩展、纵向延续、互连互通,实现公寓信息化管理,支持新生入校、日常宿舍调换、毕业离校、假期留校管理、宿舍按条件综合查询,实现“无纸化”日常文明宿舍考评,支持手机查寝、打分、违章检查。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推动力,是促进后勤发展和管理手段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8)后勤商城:实现学生手机端购买后勤商品,支持多店铺、无线打印机和移动支付。

9)进度监督:实现管理员对各服务项目的进度查询,支持维修、送餐、送水、洗浴位、失物、就寝人数等进度和状态的实时查询。

10)智能考评:实现移动化宿舍评比打分,多端同时查看,整合宿舍违章记录、晚归不归等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多维统计评比数据,确实解决高校在公寓卫生管理上经常遇到的打分难、统计量大等问题,对各宿舍实现智能考评。

11)后勤通知:管理员可通过此模块发布、更新、撤销学校和后勤通知、文件和简报。

12)失误招领:实现网络和手机终端的学生失物招领,支持精准推送失物信息。

13)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退库、借

还、处置(报废、报损、调拨)、调配管理,支持条码打印,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查询,并输出各类报表。

14)智能门禁:实现门禁系统和公寓系统联动的深度出入管理,支持晚归、多日不归、非法潜入安全提醒,信息实施推送,宿管员可随时通过手机智能平台查看学生宿舍考勤。

15)后勤论坛:给学生一个“发声”平台,与学生沟通,设计好问题类别,提前配置受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推送给各题目类别负责人,及时反馈;支持PC和微信留言回复,实现师生和后勤服务部门的互动,让学生随时反映问题,让后勤及时了解问题,实现高效沟通,快速解决问题,正确把握学生需求。

16)服务投票:给学生一个“表达”平台,让学生找到情感诉求出口,让后勤及时调整服务工作重心和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

4 发展与展望

随着高校云校园的不断建立与成熟,后勤智能管理在学校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已习惯用智能手机玩微信,而高校校园是年轻人的聚集地。大数据显示,2016年微信日登录用户7.68亿,用微信实现后勤智能管理和面向师生服务完全没有违合感,变寓教于乐为后勤管理的新方式,是孕育高效后勤管理的最佳方式。

一个强大的、应用便捷的、复合型的后勤综合服务和智能管理平台,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微信点餐已经广泛走进大学校园,微信报修、浴室查询预约系统、校园卡充值服务、水电缴费、校园快递等智能管理系统都将被广泛应用。但每实现服务就需要一个管理系统,就要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或收藏一个网站,不免太过烦琐和复杂,一个全要素的后勤智能管理平台必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刘丽军,邓子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永康.后勤流程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3]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4]张月玲,李廷晓.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智能后勤系统设计[J].计算机科学,2012(S1):212-213,2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微信
微信
微信
如何进行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