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疏与堵

2017-09-25 16:37张彦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

张彦茹

摘 要 疏堵结合作为管理领域的常用方式效果显著,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同样适用。通过阐述“疏”与“堵”的概念,将二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以“疏”与“堵”的具体内容为研究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建设进行深入解析,为高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148-03

Sparse and Blocking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in Laborato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ANG Yanru

Abstract As a common way of combining guidance in management field effe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lso app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parse and blocking the concept of similarity comparison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parse and blocking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n-

depth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laboratory, provides a new way to update the manage-

ment concept and management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hazardous chemicals; security management

1 前言

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实验室安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重点,而危险化学品关系到人员、设备物资、建筑等的安全,无疑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复杂性和多变性的逐渐产生,危化品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内容如何完善,究其根本,都是为了从根本上理顺管理思路、解决疑难问题、规范管理过程、消除安全隐患。从“疏”与“堵”两方面入手,着眼管理方式、洞察方法归类、剖析管理特点,是加强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的重要保证。

2 “疏”与“堵”的含义

管理方法种类多、范围广,研究管理方法就不得不从管理的概念入手。“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2]。因此,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结合管理的本义和引申义,将“疏”与“堵”的概念应用到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中,可以进行如下解释:

1)“疏”是运用规章制度的建立、信息化平台的引入、安全教育的培训、安全检查的落实等方法,从正向规范、引导实验室危化品的采购、使用、存储以及处置,避免形成安全隐患,出现安全事故;

2)“堵”是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操作等方式,利用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奖、经济赔偿和处罚、行政处分以及移送司法机关等手段,从逆向阻止已经发生或出现苗头的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危化品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疏”与“堵”在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在设计和建设危化品实验室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估,为了节省成本常常压缩实验室空间,或者对临时教室进行一些改造,建成实验室来满足科研任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缺陷,个体安全护具也配备不足。例如:安全技术防范条件、消防和通风条件、排放和环保条件、防盗保密条件等都不符合标准[3],再加上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的不完善,软硬件缺陷共同造成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现有状况。“疏”与“堵”作为管理方法的两个方面,有着其各自的具体内容,并随着实验室情况的日趋复杂和安全指标的愈加重要而被不断完善和扩充,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危化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疏”的具体内容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学院学科、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实验室的各种实际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势必要求管理制度的及时改变和完善。作为管理部门和实验室,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监督检查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同时还必须加强落实、增强执行力、加强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

1)健全规章制度。高校应重视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以此为着眼点,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将危险化学品从购买、存储、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制度化管理,切实提升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避免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5],是落实和规范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制度依据,对健全监管体系和完善安全责任制起到重要作用。从制度建设上进行顶层设计,全面引导、注重疏通,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endprint

2)完善信息化建设。各高校积极引入化学品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危化品的采购、使用、存储、处置全过程管理集成到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中,对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平台总体功能大致包括化学品采购、使用台账管理、数据统计和上传、报表生成、报废申请等,各高校依据自身需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通过平台的自动化系统、全面简洁的数据查询以及较强的功能拓展性,从根本上梳理了高校危化品管理程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校化学品管理特色,最大限度保证高校危化品日常管理需要,为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3)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对师生员工进行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是确保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6]。安全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观念全校普及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发挥管理的主观能动性,避免麻痹大意造成隐患甚至安全事故[7]。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定期的教育培训讲座、新颖的安全教育宣传以及完善的教育培训计划,都是确保培训成效落到实处,真正普及安全知识的有效举措,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方法如何更新,让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安全教育培训的本质意义。

4)形成常态化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安全隐患、暴露管理漏洞的重要环节,是学校进行危化品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高校可自行制订符合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的检查计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做到“计划—落实—检查—整改”的循环往复,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校领导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和复查,使安全管理形成“闭环”[8]。同时,实验室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必须高度警惕,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放、日常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尽早发现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9]。以此形成的安全检查模式是确保及时、有效发现安全问题、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

“堵”的具体内容 高校应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学校统一领导下的分级、分工负责制,建立校、院、实验室三级管理体系,确定各级、各个实验室房间的安全责任人履行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若因未尽职责或管理不当等工作失误而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对事故责任人和有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采用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奖、经济赔偿和处罚、行政处分以及移送司法机关等手段,对违规作业、违纪操作的情况进行严厉惩处,让安全事故不留漏洞,对责任追究绝不放松。

4 “疏”与“堵”的异同

作为实现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两个方面,“疏”与“堵”两类方法互通有无,有共性、有区别,二者以各自的方式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疏”与“堵”的差异性

1)实现时间不同:“疏”的举措重在平时引导,强调常态化管理,是经常性的、长期性的、频繁性的;“堵”的措施有结果性倾向,是在出现需要惩处的结果后来进行,是短暂性的、瞬间性的,但在处理过后,其影响也将持续作用。

2)实现方式不同:二者的实现方式因作用性质不同有所区别,“疏”主要包括完善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安全检查等;“堵”主要是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采取相应惩处手段等。

3)实现效率不同:“疏”见效慢,重在常态化养成,效果的呈现需要时间;“堵”见效快,立竿见影。

“疏”与“堵”的相似性

1)目的性相似。“疏”与“堵”两方面举措虽然在上述实现方式上有所差别,但从目的性上都是为了加强危化品管理,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内容有差异,目的却相同,可谓殊途同归。

2)主动性相似。上述种种差异性表明,虽然两方面各有优势,但疏堵结合始终是管理的根本要义,因此在主动性上,二者是相似的。无论是注重平时积累的“疏”,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堵”,都是在發现安全隐患和各种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管理举措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性为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打下了基础。

3)时效性相似。“时效性”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各种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情况复杂、突发性强,这就要求“疏”与“堵”两方面管理举措都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各种规章制度、惩处措施等能够随时适应现有情况,解决当下问题。

5 结语

“疏”与“堵”的管理方式在城市治理等方面被广泛采用。高校危化品安全管理内涵丰富,需要疏堵结合、惩防并举。在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危化品使用管理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应时刻将降低安全隐患放在首位,以疏为导,以堵为治,这不仅是为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完善管理方式,更是建设平安高校、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贾小娟,吴兵,高九德,等.规范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91-193.

[2]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杨晓波.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12):82-83.

[4]贾挚,尹秋艳.高校实验室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64-166.

[5]秦坤,付红,孟宪峰,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24-26.

[6]罗一帆,汤又文,孙峰.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49.

[7]温涛,刘鹏,苏洪,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安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49-151.

[8]姜周曙,林海旦,亓文涛.实验室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1-5.

[9]张硕旭.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安全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4):76-78.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淮安市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