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之象定格文本之意,图文互补提升语用能力

2017-09-25 05:45李佩玲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插图文本语文

李佩玲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与在文本的结合和比较中引领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文章以苏教版五、六年级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课堂教学中插图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语文 插图 文本 语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众多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我们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可见插图在教材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文中的插图对训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若在公开课中没有多媒体的介入,似乎就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时代气息。教师往往是费劲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对唾手可得的课本插图置之不理,而在舍近求远。即使是在倡导“务本、求简、务实”的家常课中,仍有許多老师抛开教材中插图或是对插图进行简单的处理,使得课本那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成为一堆“彩色垃圾”。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与在文本的结合和比较中引领学生进行语用实践。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五、六年级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插图的有效利用。

一、插图见神韵,有效入境

六语下册《孔子游春》一课中安排了一张彩色通版图,图片中师生在泗水河畔抚琴唱歌,明媚的春光中,师生张嘴歌唱。画面洋溢着欢快的师生之情,这幅图暗含全文的基调,以它作为文本背景非常恰当。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时机,把此图作为教学PPT的底板,初读课文前引导学生“读图”,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画中说说对孔子这位老师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本,发现编者对孔子的神态多处落墨,如伫立泗水河边动情观水多么专注。实际也多么用心的引起弟子的疑惑:对弟子的言志,“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尤其对颜回,先“推琴”让其弹奏,再“侧耳倾听”其唱歌,后来“竞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孔子的爱生赏生,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学生插图与文本的结合中得以被学生感悟。

二、插图显方位,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放在小学习作教学的首要地位。因为学生只有观察得细致有序,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很多,我们教者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增强观察的能力,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如教学五语下册《早》一文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关于三味书屋的插图,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将学生引入课文,了解作者的观察和写作顺序,让他们从中学习观察方法;当完成这课教学后,再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学习《早》一文的观察方法,亲自观察我们的教室或自己的卧室等;最后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的难度。

三、插图加画图,乐在其中

在六语上册《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中创造性设计了“人字形路线”。对于青龙桥一带的地形学生并不了解。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结合文中插图讲解,比较直观地让学生体悟到了地形的高峻,再顺势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插图上画画火车的行进图,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操作中掌握了课文的重点内容,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四、插图激想象,填补空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爱想象是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可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不少的课文中,人物对话、神态,或故事情节出现空白点,教者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动笔补充空白。

六语下册《负荆请罪》一课,体会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是文章的重点。课文为“负荆请罪”一段配置了一幅廉颇背负荆条,跪在蔺相如门前请罪的图画。但课文只简单地提到廉颇负荆请罪,至于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剧本中提及甚少,但这、又是学生感受将相的爱国情操的精彩的一幕。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特别是人物的动作与表情,想象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会说些什么,然后将“负荆请罪”的情景写出来。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大将军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静下心来想了想,心里很惭愧。便脱下官服,赤裸着上身,背上荆条大跨步地向蔺相如府上走去。来到蔺相如府门前,他“嗵”地跪下了,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惭愧地说:“蔺大人,以前都是我不好。我为了争一口气跟您闹不和,您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着我,这都是为了我们赵国,为了赵国的百姓。可我却一点也没看出来,差点犯下大错,让秦国乘虚而入。请大人治罪。”

蔺相如听了之后,连忙扶起了廉颇,欣慰地笑了。他对廉颇说:“你能体谅我,我十分高兴。我们都是赵国的人,理应互相团结。来,韩勃,准备筵席,让我和廉将军痛痛快快饮几杯!”

这样根据课文内容及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还更好地挖掘出了课文的深刻内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笔者认为,教材中每一幅插图都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形象地提示着教材中某一方面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插图的作用。

猜你喜欢
插图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