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初步探索

2017-09-27 19:13魏永董良飞许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魏永+董良飞+许霞

摘 要:按照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以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介绍了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各模块所含主干课程,阐述了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各模块设置的出发点和对应的培养能力。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main courses that included in each module of theory teaching course system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have been introduced with the training standards and demands of knowledge ability to the professional excellent engineer, which included of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project. We have also described the reasons of each module settings in the innovation &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ability.

Key words: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ing program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卓越计划"对于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

1 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

1.1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背景

常州大学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名称为"市政工程"。前身是在原江苏化工学院石油储运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给水排水专业,并于当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最早成立的本科专业。

1.2 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方案的制订

2.1 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

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立足于卓越工程师的主要培养目标和培养原则,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相应的课程规划、管理措施的改革和评估方法,对给水排水专业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在课程体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工程特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积极开展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体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2.2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给水排水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3大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按课性质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各模块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如下所示:

2.2.1通识课程

2.2.2专业基础课

2.2.3专业课

2.3 创新与实践课程体系

创新与实践课程体系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践和创新教育,具体如下:

(1)课程实验主要包括物理实验、普通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水力学、水质工程实验技术等课程实验,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和技能。

(2)课程设计主要包括6门课程设计。其中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及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为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和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为专业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深化学生对给排水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具备给排水工程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3)工程项目实践分为石油化工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各训练项目设置目的如下:

①基础课程实训如:金工实习、电子实习、测量实习等,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给排水工程常用施工技术的入门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操作训练,为从事工程施工打基础。

②专业认知与基础能力实训主要包括石油化工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初步了解本专业方向的应用及发展。

③生产实习项目实践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使学生参与具体项目的施工过程或现场运行调试的整个工艺流程。

④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主要结合学生就业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方向尽可能满足学生就业单位的业务方向一致。使学生提前进入就业企业,方案设计、图纸绘制、概预算、施工和现场安装调试的整个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能力,毕业后可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并能承担工程项目。

(4)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参加各类课外创新活动及创新课程。创新教育是在前面3个实践教学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拓宽专业知识面及综合技能,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给水排水卓越工程师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采用了理论教学和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本专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和人才培养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R].教高函[2010]7 号

[2] 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作者简介:魏永,男,江苏丰县人,(1975-)博士,副教授,从事给排水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