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9-27 00:30石少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党校培育教学内容

石少春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各地的党校对教学的优化改革日益重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情况,优化党校教学已成为必要趋势,也是实现干部培育工作改革的必然需要。本文围绕如何实现教学改革进行了系列探索。

关键词:党校教学;优化改革

引言

党校与一般高校不同,它的重点作用在于为宣传党的知识、培育党的人才、磨练党人精神提供必需的环境。党校的独特政治地位和特殊培育作用,对于提高国内各级干部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根据中央有关干部培育的条例要求,各地、各级党校须要深化教学、优化改革,从内部各方面进行相应的必要调整,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党校作为党人培育主战场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一、深化教学改革是新时期党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1.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新世纪来临,世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多位强国的崛起,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趋势。而国际经济的全球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突破自身发展局限和占据世界重要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基于这些新形势,十六大会议上,党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战略要求。要想实现执政能力强化,就必须提高党人的综合素养和执政能力。基于此,对新形势下的党校提出了培养大批高素质干部的任务要求,对党校的内部教学也形成了新的挑战。

2.培训对象素质的变化对党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党校学员的结构呈现出年龄较低、学历较高、思维活跃的趋势,学员的起点能力越来越高,甚至部分学员的实际经验远多于党校教师。这些素质变化既是优势,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原有师资队伍的一大挑战。

3.党校自身面临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深化教学改革

正如上文所说,学员的素质能力变化和形式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党校教学开始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有效扩充学员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能力培育需求。其次,师资力量普遍较弱,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甚至远不如学员丰富。没有真的遇到过问题、有效解决了问题,如何给学员讲解切实有效的提高执政能力的经验办法呢?与国际发展脱轨的教学理念,枯燥单一的教学手段,必然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受影响,使得党校教学工作受影响。

二、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坚持思想引导,强化理论武装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党人的学校,是每位党员必然要体验的培训场所。党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传授科学理论先进成果,提高科学文化能力;分析国内外局势,培养世界眼光和全局思维;增强他们的党性觉悟,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党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突显“党”的性质和作用,这也是党校的基本定位和教学立场。党校开展教学时,须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培养党员运用科学理论判别真伪对错的能力,全面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将国内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及时融入党校培育的教学内容。

2.做好统筹规划,灵活应对教学

任何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和达成,都必须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党校的教学自然也是如此。与普通高校教育一样,要想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方案,必须首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和大纲进度要求,使实际教学内容与这两者相符。此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个班、每门学科和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融入这些需求。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因为党校的特殊政治作用和教化作用,党校教学的很多内容,都会涉及到政治纲领或者相关条例规范等。这些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老师在开展具体教学课程时,要注意仔细地将这部分知识拆解分析,避免学员只能走马观花般浅显的认知而未能切实理解掌握。此外,教学过程是充满很多教学环节和教学互动的,必然不能为老师全部掌控。为了避免出现失控的情况影响教学开展进度,老师需要预先做好统筹规划,模拟多种可能的情况做好应对措施。只有这样做好全面的准备,才可能顺利引导学员达到教学目标,做到灵活应对。

3.转变思维方式,突显互动实践

普通高校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类似的目标设定投射到党校的教学任务中,就是用先进性与科学性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届中国党人根据国内实情衍生的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武装党员的思想和培养执政能力。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在党校教学中,须要格外注重如何将知识理论转变为内在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些具有探索乐趣的互动模拟体验项目,让学员们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力,利用自主学习促进转化。所以,党校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积极探索优化。科学的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员自主独立的发现具体问题、探索如何解决的过程。包含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多向互动,帮助学员意识到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和不足点,在培养协作精神的同时,实现全体学员的共同进步。唯有这样,真正做到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思维方式,才能使理论知识变成学员的个人技能。

结语

21世纪的到来,世界局势中,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不可逆的发展。中国也处于自我转型、争取本国地位、保证国家利益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政治构造和管理人才的各级党员领导,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执政能力,是确保党的有效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实际情况要求培育党员干部的重要主战场的各级党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培育作用、及时扩充教学内容、切实改变教学方式,实现党校教学的全面优化改革,完成培育相關人才的使命责任,达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薛晓燕. 对党校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03)

[2] 陈榕. 深化党校教学改革与建设学习型政党[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01)

[3] 马耀辉. 适应干部培训需要 不断深化党校教学改革[J]. 党史博采(理论). 201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校培育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党校人的忠诚
蟑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