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在小班化班级管理中应掌握的技巧与策略

2017-09-27 06:29王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青年教师原则

王萌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探究青年教师在小班化班日趋常态的班级管理现实下如何应对自身经验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学生、教师个性化发展受阻等问题。在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地策略方法,指出尚待解决但需关注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字:青年教师 小班化 技巧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正文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由理论探索走向更深入的实践,迫切要求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在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富足、父母对子女教育关注度日益提高的社会现实下,“小班化班级管理”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個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国内教育改革试点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各种与小班化类型相类似的“精品教育”、“贵族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这一班级管理形式的认同与肯定。其实小班化作为刚刚崭露头角的管理形式还存在许多有待探究的盲点,深入地研究和有效地利用可以加速这一理论的成熟,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二、 现状梳理

(一) 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小班化课堂班级管理已经成为大多数青年教师关注的并应用的策略之一。但是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策略仍停滞在班级授课制的牢笼中,改进仅仅停留在细枝末节的变动上。普遍存在“同目标要求、同内容、同进度、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班级管理理念,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管理者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严重制约教与学的屏障,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中难以摆脱的“鸡肋”。

(二) 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向我们展现了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中由理念到实践、由内化到外化、由分化到整合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具体梳理一下现有的研究成果。

1、现有的教育理念包括: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19世纪由费尔巴哈创立的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现代哲学思潮。人本主义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探索人之为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将人的理性和感性相统一。不断地将人与物区分开来,寻求人的真正解放。

○2、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传承的优秀传统班级管理原则之一,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史的始终。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其“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培养成什么样的。也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一直沿袭的一条重要原则。

○3、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考夫卡曾经指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转化为整体动力向前推进。

2、班级管理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班级管理原则与各种班级管理策略的运用。目前小班化班级管理策略主要是基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为前提的灵活性、综合性的原则和策略的研究。由此延伸出一系列的执教原则及班级管理方法,例如: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交互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分层班级管理方法、角色班级管理方法、合作互动方法、自主探究方法、活动班级管理方法等。这些策略虽具有普适性,但是就其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方案等实践层面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盲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和探讨。

3、已有的班级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已经涵盖了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层级性,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青年教师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但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具人性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青年教师自身优势使已有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更加有可操作性、促使人人进步,仍然是值得青年教师探索的课题之一。

三、 技巧策略与评价方案

(一) 青年教师可借鉴的技巧与策略

1、 积极参加培训,扭转陈旧的班级管理观念

小班化班级管理不是在固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上的改良,而是彻底的脱胎换骨。从新打造出一种独具创造性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因此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接受新生事物快、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参加各种理论培训、课题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开放式的授课、听课观念。

2、 利用多样化的班级管理资源丰富课堂

电教化班级管理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有效作用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在电子产品涌入班级管理领域的现代班级管理环境下,青年教师可借助已有的计算机基础和对敏锐的电子信息存储能力,将电子白板、微课等新生事物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视野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完善信息资源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留存价值。

3、 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环境设计点亮课堂

小班化班级管理空间及环境设计应遵循组合制原则,即形式的多样化、参与的多元化、理念的人性化、布局的合理化。教师在空间结构设计中可以起引领作用,将预订的设计方案布置给学生,细节及过程部分分派给学生完成。将常用的板块作为同类型课堂的模板,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爱好将人员的分工安排固定下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二)评价策略的优化设计

1、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测评成绩只是评价结果的一部分,而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合作态度、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变化则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只要是涉及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因素都应纳入到评价机制中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求知欲。丰富的评价因素更适合打造个性化专业特长生,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良性循环。

2、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机制相结合

生生间的横向评价只能发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次变化,而无法确切的呈现出一段学习阶段后学生自身的学习进度和量变的走向。建立成长档案袋,搜集本学期学生的标志性成果及每星期在小组内部的表现得分,或者用轴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本学期该生各科成绩升降变化。这样的横向评价不仅能清楚直观地展现学生的阶段性变化,更能帮助师生找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

3、 注重、挖掘评价机制的激励元素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运用恰当的方式给予鼓励。言语鼓励、肢体表达、小组加分甚至可以是小小的物质奖励都可以让他们获得被认可的快乐甚至是高峰体验。激励远远要比惩罚更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其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4、 尝试个人与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机制

作为集体一份子的小组成员应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组合式的形式,而是成员间的内在需求。“互助即自助”应成为互助课堂成员的共识。

以上是自己在班级管理一线以一名初步尝试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教师浅谈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在今后的探索路上还需继续丰富补充。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青年教师原则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小班化的“化”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